夜思 | “五一假期后的第二天,还是心累”

汕头政法
+ 订阅

小年说:

这个五一,好友动态成了野餐行为大赏。不少人费尽心思选址、摆盘、凹造型,直到成功上传朋友圈......完事还可能留下一地垃圾。

一通操作后身心俱疲,让人不禁发问:这样的精致有意义吗?野餐也好,旅行也罢,出来一趟,还请把身和心都带在路上。

推荐给你,静夜思。

“五一假期后的第二天,还是心累”

今年五一难得的5天小长假,很多人都选择出游。

旅行本是开阔眼界,放松身心,如今却变成了焦虑品。

为了摆脱眼前的苟且,你攒钱去旅行,打算来一场精致的生活,却在机场回家里的路上,感叹一句:明天周一又要上班,好不现实啊!心好累啊!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啊?”

所以,旅行真的有意义吗?你的旅行真的精致吗?

01

每天熬夜加班,银行卡还是三位数,这样的日子没有任何盼头,太苟且了。

你开始想着“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能摆脱眼前的苟且,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强者,于是你出去旅行。

事实是,在别人眼里,你只是用了各种滤镜拍满了微信的九张图,疲惫地摆着各种拍照姿势,吃着贵而无味的当地小吃。

你只看到人山人海,连诗和远方的后脑勺都没见着。

在伪精致的旅行里,你一路寻找旅行的意义:

以为能减轻压力,却要边回工作微信边自拍;

以为能涨见识,却发现这趟旅行只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以为能蜕变,却发现旅游最后一天的心慌比上班时的压力来得更猛烈些;

最后一身疲惫地回到了家里。回来后,你还是要面对原来的破事。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旅行有意义吗?”

有个高赞回答是:“旅行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才是最大的意义。”

有人坚持认为,旅行是有意义的,期待能在旅行归来后成为一个强者。

真正的强者,是身体和心灵的自由。

02

许多人奔着开阔眼界去,却一无所知。

有人可能会说:我好不容易攒个钱,只想出去走走吃吃喝喝,开开眼,我不是去学习的。

我并不是说,走万里路一定要学到万卷书,而是你不尝试在旅途中去接纳新事物,你的眼界要怎么打开呢?

大部分人攒钱去旅行,出发前兴高采烈,回来后心情一落千丈:“什么玩意儿?看不到,看不懂,浪费钱。”

浪费钱的,不是没意义的旅行,而是你不肯接纳和包容新事物的心态。

你看不懂也不要紧,最起码,你可以对新事物有自己的感悟,而不只是一味批判。

世界看多了,眼界千篇一律,但是心界各有千秋。

03

有一种旅行心态:

· 炫耀自己去过的国家、城市、景点数量;

·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尽可能赶路增加签到数量,旅行计划满的像在跨国送快递;

· 旅行结束后,真心觉得比日常工作还赶还累还枯燥。

很多人在走着这套旅游流程,通过朋友圈刷屏发照,点赞越多,旅行越有价值,他越开心。

你以为旅行的意义是取悦自己,却把旅途的开心交给了别人去打分,点赞少了,自己就不开心,旅程就没价值。

让旅程没意义的,不是取悦不了自己,是你从来没用心去体验过旅途的点点滴滴。

曹晟康,8岁失明,却成为了第一个登上乞力马扎罗山的中国盲人。

失明的人,恐惧会将他囚禁在无形的牢笼里,不安全感会包裹全身。

然而,他喜欢旅行,喜欢自由,于是冲破了牢笼,拿着盲杖走遍了地球六大洲。

他看不见,体验旅行全靠摸和听,世界在他的耳朵和手指发光发热。

据报道,在河里划船时,他不知道清澈是什么?朋友就将他的手放进河里,告诉他,这就是清澈;

在卢浮宫,工作人员带他去摸雕塑,让他感受什么叫艺术的精美;

在埃菲尔铁塔,他摸着塔上的铁锈,去感受建筑的雄伟。

在非洲大草原,老虎狮子大象他摸不了了,他就仔细听动物们的脚步声和嘶吼声。

在雅鲁藏布江,他坐在山顶,仔细听流水声、鸟声、风吹过花丛声,在心里感受春暖花开。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看不见还要去全球旅行,这不是瞎折腾吗?

曹晟康的朋友在接受采访时,给了很好的回答:“他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虽然他看不见,但是他的世界没有黑暗。”

曹晟康在旅行里,取悦自我,找到自我,用自我去解读这个世界的面貌。

旅行的快乐没有那么多附加值,用心体验,足够了。

04

旅行一定要出门吗?

有人问了环球旅行作家皮科一个问题:“你最向往的旅游地方是哪里?”

有人以为他会分享一个最好玩的目的地,而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哪都别去。”

有人会觉得,旅游大师是去了太多地方,审美疲劳了,才说出这句话。

事实并不是这样。皮科说:“旅行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是,用正确的视角看世界,否则大地依旧黯淡无光,就像你带一个容易生气不会欣赏美景的男人去爬喜马拉雅山,他只会抱怨那里的食物难吃,这跟哪都没去有什么区别?”

另外,在他看来,培养更专注和更珍惜世界的视角的诀窍是“哪都别去”。

在这个时代,我们很难快乐起来,在家呆着会更焦虑,于是想从旅行中取得快乐,摆脱焦虑。

然而很多人去过了很多地方,回来面对现实时,发现自己还是不快乐。

安静地呆在房间里,你可以看书,看纪录片,看电影,身体不用出去,灵魂照样在路上。

金庸老先生享受阅读,哪怕他不用出门,也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武侠世界。

金庸一生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提到的地方有许多,但“襄阳”是被提到最多的一个地方,出现了260多次。

很多书迷会觉得金庸老先生经常去襄阳,才将襄阳描写得这么生动,让人向往。

然而,他从来没去过襄阳。

他足不出外,却将襄阳的“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描写得淋漓尽致。

旅行的滋味不一定要出门才能感受,当你享受阅读等一切能拓宽视野的东西时,你也能获得同样的旅行体验。

05

旅行也好,独处也罢,它们最终的目的都不是逃离现实,而是更好地让自己面对现实的生活。

旅行不是炫耀品,取悦别人忘了自己;

旅行更不是焦虑品,不要陷入越旅行越焦虑的死循环。

虽然旅游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旅行还是要去的。

你依赖不了旅行的意义,但你能靠自己在旅途中找到新活法。

你更应该知道生活不是只有一种活法,不要在一个生活死结上死磕,打开自己的围城,打通内心的死胡同。

比旅行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用旅行的心态,在现实生活里打怪。

姿态不一定要帅,但是一定要豪迈!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自国馆(ID: guoguan5000)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