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恶性室颤反复昏厥,皮下植入新一代起搏器为“心”护航

南方医plus
+ 订阅

因不明原因反复晕厥,32岁的李先生日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特发性心室颤动。这是一种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在该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样新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为李先生完成全皮下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植入术,以纠正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发生。

图左:传统ICD电极经静脉植入心脏内;图右:新一代S-ICD为皮下植入,创伤小更安全。

图左:传统ICD电极经静脉植入心脏内;图右:新一代S-ICD为皮下植入,创伤小更安全。

恶性室颤易致猝死

据李先生回忆,近一年来总是突然晕厥,多次就医未能明确原因,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家人也十分担忧。

日前,李先生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医。入院后通过佩戴便携式心电记录装置,捕捉到异常心电,诊断为“特发性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幸存者”。

据了解,特发性心室颤动是指不明原因的心室颤动,是一种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可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若心室颤动不能及时终止,将导致死亡。因心室颤动发生突然、无先兆,这类患者通常需要植入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在病情发作时纠正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的发生率,延长寿命。

由于李先生还年轻,不需要除颤器的起搏功能,而患者本人对植入ICD需要的开胸手术比较抗拒,在与医生反复沟通后,他和家属决定选择最新的S-ICD植入术。

S-ICD皮下植入除颤

“S-ICD是在经过术前参数筛选后,在胸骨上窝、剑突等解剖标志指导下植入。术中只需要在胸骨上下的皮肤表面各开一个小切口,通过皮下隧道的方式置入皮下除颤电极,再将埋置好的皮下电极经皮下隧道连接至腋下制作的皮下囊袋。”陈样新教授介绍,手术创伤小,全程无需X线透视,患者、医护都避免了X线的损害,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此外,传统的ICD需要经静脉途径植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心包积液/心包填塞、气胸、导线穿孔/脱位、囊袋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电极磨损/断裂及其相关的误放电等。而S-ICD无需经静脉路径,不需要将电极导线放在心腔内,可以避免经静脉ICD植入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

4月24日,李先生接受了S-ICD植入术。术中经过诱发心室颤动,S-ICD准确识别并一次性成功将心室颤动转复为正常心跳。这意味着,李先生日后再发心室颤动,S-ICD就能及时处理,让他转危为安。

此次手术采用的是美容缝合技术,看不到缝线,也无需拆线。李先生术后感觉良好,术后5天顺利出院。

S-ICD植入术后影像。

S-ICD植入术后影像。

Micra起搏轻巧安全

当天上午,陈样新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还完成了一例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

28岁患者姚先生,同样因“反复晕厥”入院,动态心电图发现他有长达5秒的心脏停搏,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心源性晕厥”,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考虑到姚先生比较年轻,起搏比例低,陈样新教授给他推荐了最新的Micra植入。

据介绍,传统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Micra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约2克,体型轻巧而电池续航能力增强,寿命可超过12年。同时,其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起搏器,减少了创伤与并发症,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核磁共振检查。

经手术植入新型起搏器,术后观察一天,姚先生就顺利出院了。对于手术效果,他表示很满意。

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后影像。

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后影像。

王景峰教授表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2016年完成首例S-ICD植入,是中国第一批S-ICD植入中心。2019年底,完成全国首批、华南地区首例Micra植入。在心脏器械植入领域达到国内顶级梯队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记者】江玲 

【通讯员】张阳 刘文琴

编辑 朱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