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你为什么没离开深圳?

南方+ 记者

“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B站视频《后浪》再一次吸引全社会将目光投注在“年轻人”身上。

1.gif

而深圳,恐怕是国内最“年轻人”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2.5岁,是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今年,深圳经济特区也才刚满40岁。

“四十不惑”的深圳是否也“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尤其是,在这个特别的春天——“深圳人口增速减缓”“深圳房价太高”“深圳企业生存艰难”“深圳GDP增幅下降”......诸如此类的声音甚嚣尘上。

面对这些唱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年轻人,选择来到,并且坚定地留下?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一个城市也是。

image.png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我们采访深圳的年轻人,听他们说爱上深圳的理由。

image.png

4月8日武汉解封,下午一点,互联网工程师小余坐的高铁终于抵达深圳。他已经联系好社区工作人员,回到小区就开始隔离,并会等待专人上门进行核酸检测。

千里之外的长三角某城市,他的大学同学小陈因为打不到车还在机场徘徊。小陈买了武汉到该城市的第一班飞机,早上9点就已抵达,结果迟迟无法下飞机。下飞机后,又因为是武汉人的缘故,而被多个出租车拒单。

看着小余小陈离开,在北方某中心城市上班的小雷羡慕不已。因为该城对湖北返工人员政策的不明朗,他回城的日子一推再推。

一场由武汉发现,扩散到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从各个城市对待武汉人湖北人的态度看出一座城市的风格。

而自始至终,深圳对湖北人始终保持着尊重和开放。无论是对湖北来深确诊病例的医护照顾,还是复工后对湖北返深人员的有序接纳。

那句 “来了,就是深圳人”,依然是深圳开放包容精神最好的诠释。

也正是这份开放,让深圳在数十年间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扎根、生长。

近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1343.88万人,比上年来增加41.22万人。2017-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50万人。

开放的深圳,每天都欢迎年轻人和人才来这里生活和发展。

image.png

问:世界最大的口罩厂是哪家?

答:深圳企业比亚迪。

一家别人眼中的新能源车厂,比亚迪在疫情时临时转产人民最需要的口罩,只用了2个月,口罩产量从日产0到1500万。

这就是深圳速度。深圳速度背后是强大的供应链和产业支撑。

英美达是一家致力于为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微创诊疗器械的深圳企业,公司只有七十多人。疫情期间,该公司临时决定生产医用护目镜,7个人的团队一周内做好设计,同步申请各种证件,找各种供应商,最终20多天产品就成功上市。

一个小小的医用护目镜,除了研发设计外,还需要模具厂、塑料供应商、组装厂等多方的配合。

90后的工程师说,深圳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的高效,才成就了深圳口罩、呼吸机、医用护目镜等防疫物品的快速研发和生产。

image.png

而产业高效意味着,创新的企业可以得到更快更高的发展,能干的个人可以得到更多更优厚的机会。

产业如此,政府服务亦如此。对于每一个想要落户深圳的人来说,只要符合条件,资料齐全,早就实现了秒批。

“在深圳,大家一起高速运转、不拖沓,协同合作,这就是吸引我的深圳速度”,创业者小余说。

image.png

疫情中,不少人深圳人感叹:“社交媒体欠深圳一个热搜”。

对此,深圳大学副校长、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并不认同。他说,“不上热搜,恰好证明了深圳抗疫工作的高效。因为深圳抗疫工作布局早、反应快、行动有效,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有了这份底气,疫情后的深圳迅速复苏。

复工初期,深圳采取审批制复工,企业提交材料才允许复工。一周后,结合疫情的情况,迅速改为备案制,这让能够复工的企业应复尽复。

企业复工缺乏防疫物资怎么办?供应链受到冲击怎么办?深圳组织部先后深圳从市直单位和市属国企中选派200名年轻干部,安排到200个重点非公企业和园区党组织“一对一”驻点服务。结束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后,4月底,这些干部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滞留在外地的员工怎么办?深圳住建局、人社局等多个政府部门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专车、包车、包机等方式,全力打通返岗“最后一公里”,保障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如今,看着上下班拥挤的车流、公共交通上拥挤的人流,我们终于知道:活力四射的深圳回来了。

深圳的活力需要活力的深圳人,而深圳人的活力就在每天的安居乐业中体现。

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原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曾在一次论坛上曾表示,深圳历史上出现过几次衰退,这当中,深圳却从“三来一补”走向“模仿”,走到创新阶段,在“一个聚集、扩散、再聚集的过程”中,深圳的经济实现了不断的发展。

深圳经济的韧性,正是深圳最大的活力所在,无惧短暂的波动和停滞,整理行装,期待再次腾飞。

image.png

如今,在中国一线城市甚至很多二线城市,每个月1500元钱都很难租到宜居的一室一厅单间了。

但是在深圳可以,深圳庞大的城中村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

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发布的《2019全国夜间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城市夜生活指数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等的存在,让深圳的生活24小时都一样便利。

在一个城市过得好,除了要有与收入匹配的居住成本,良好的公共配套、便利的生活,还要有高质量的空气。

2020年1-3月,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七,远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如今,在深圳,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

寸土寸金的深圳,随处可见绿色、处处可见公园。深圳特区40年,1090个公园,共有公园1090个,也就是说,每个月建超过2个公园。深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在网络上,深圳也是不多见的,因为“天蓝”“绿色”“看海”“运动”而“网红”的中国一线城市。

image.png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爱深圳↑

【记者】王春艳 

编辑 胡佩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