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婴儿+完美受害者”,剖析疯狂粉丝眼中的TA | 娱眼

南方+ 记者

疯狂的粉丝和偶像崇拜一样源远流长,当他们在群体中占的比重不大的时候,一切非理性的行为是可控制的,不会发散成为群体事件。

但当疯狂的粉丝大规模积聚在某个群体中,并且通过互相不理智的发言叠加情绪后,就很容易引发“以爱为名”而展开的大规模网络暴行,或者毫无底线为偶像砸钱的行为。

日前,互联网世界正经受长达两个月的舆论飓风,引起主流媒体的发声;娱乐资本市场则在疫情期间,打造出3元/首数字单曲,93小时达成1亿销售额的“神话”。

以上事件,均由去年下半年爆红的艺人肖战的粉丝群体引发。针对这一娱乐圈集体躁动行为的升级版,南方+ 这次邀请了三位心理学的专家,将分别从“资本能否造星?资本造星的特点是什么?”“怎样特质的艺人最容易激发粉丝的集体狂欢”“理智OR疯狂的自我审视”“家长和孩子之间关于偶像话题的探讨该如何展开”等话题入手,分上下两篇进行深度剖析。

 【背景】

肖战的粉丝最近为他打造了一项“壮举”——他于4月25日凌晨发行的单曲《光点》,作为一首售价3元的电子单曲,在93小时35分钟后突破了1亿元的销售额。

另外有两项数据我们也可以对比一下:

2000 2010 2020豆瓣标记热度前三的华语歌曲

2000 周杰伦《Jay》孙燕姿《我要的幸福》王菲《寓言》

2010 万能青年旅店《万能青年旅店》曲婉婷《我的歌声里》林俊杰《她说》

2020 肖战《红梅赞》 肖战《竹石》 肖战《光点》

同时,因为这一令人震惊的销售数据,《光点》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专辑销量第三的歌曲。

那到底肖战是位横空出世、才华横溢的歌手,还是说他这首豆瓣评分4.9的单曲,空前的销售数据绝大部分是来自粉丝的反复购买?

相信不了解肖战甚至不大了解粉圈文化的各位互联网居民都会心一笑,“懂了,就是粉丝砸钱打榜的事”。对,此事并不仅存在于肖战一个人的事业轨迹中,只是这次的集体躁动过于狂热,才不小心砸出了一个吉尼斯销售记录。

在这个一亿销量的背后,是一场更为巨大的互联网舆论飓风。

飓风的起源是今年2月,肖战的粉丝因为对在某创作平台上出现一部以肖战为主角的同人小说的巨大不满,直接把平台举报了,导致该平台上其他类别艺人的粉丝,甚至包括动漫、游戏的爱好者失去了作品交流平台。这一事情被网民称为“肖战粉丝举报事件”。

失去精神家园的互联网居民们,必然会因此和肖战粉丝在微博、豆瓣等一切可以公开论战的地方展开角力。而肖战的粉丝在尝到了举报成功的甜头之后,继续秉承着“我们是爱他”的出发点,使用“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举报”等过激手段对付一切持有和自己不同意见的人。

当然,这场舆论大战中,肖战的路人缘跌到谷底,失去了大量“传说中”的工作机会,他推出的新歌《光点》,是粉丝唯一可以为他砸钱扳回颜面的地方。在反复的“肖战只有我了”“这首歌销量上不去他就彻底完蛋”的群体内部舆论催迫之下,才形成了豆瓣评分4.9 VS 1亿销量这种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出现巨大反差的结果。

【娱眼圆桌会】

晴子:“资本造星”是现在娱乐圈非常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到底资本能不能,或者说是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诱导、迎合、改变一个人的审美?“资本造星”的模式有哪些?

翠红:从人的发展、成熟过程来说,未成年人生理上处于成长发育期,与之相对应,心理上处于发现和找到自我的阶段,也就是说,很多人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稳定的核心自我。这个探索阶段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要向外寻找家庭乃至学校之外的偶像,通过认同他们的行为,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既有寻找偶像的需要而自我立场又不是那么坚定,所以他们的行为容易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这是资本利用的突破口。

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领域都有一个共通的术语叫做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羊群的行为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头羊动起来,羊群不假思索跟着就跑了。人在缺乏理性思考时容易盲从跟风,而未成年人由于身心没有成熟,更容易受到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影响。当资本通过舆论塑造出偶像,把偶像打扮成“不粉他你就out了”的时候,响应的粉丝就有面临变成羊群一员的危险。接着粉头再进一步偷换概念,把爱偶像等同于要砸锅卖铁为他消费,买数字单曲100张起跳,羊群遂转变成韭菜,被资本连根拔起。

莉莉:资本对于娱乐行业的诉求和投资在任何行业都一样——尽量高的收益和尽量快的回本周期。

我们回首看看,20年前、10年前,豆瓣最热门华语歌手,周杰伦、孙燕姿、王菲、林俊杰,回想你们喜欢上他们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多是通过理智的考量,肯定了这个人的艺术价值和个人品德,慢慢形成一种感情。这种情感是理智的,是有底线。这样成长起来的艺人,就像周杰伦等等,他会拥有很多长期陪伴的粉丝,但他发歌,粉丝就会花三五块去买,但很少人会毫无理性,狂砸钱买同一首数字歌曲。

从资本的角度考虑,打造这样的一个明星周期太长,而且一个理智的粉丝是不可能疯狂、无底线地花钱的,那如果要达成1亿销售额,那真的是需要庞大的粉丝基础。

所以从资本的角度考虑,要快速变现回本,更适合的方式是放弃艺人通过艺术价值吸引粉丝的这个漫长的步骤,直接推出一些成为能够击中粉丝心理需求点的艺人,一旦打开了这个心理需求点,粉丝就会进入一种偏执甚至是疯狂的状态,什么才华、理智等等都可以抛开。

在娱乐圈有一句话“虐粉就是固粉”,是资本回收投资的前缀。但这种所谓“虐粉”的做法是非常短视的。第一,完全牺牲了一个艺人的艺术价值,他变成了粉丝满足心理需求的一个工具。第二,丢失了理智的粉丝和路人的好感,留下的只是那些因为情感需求而砸钱的人。这种通过心理刺激造成的集体狂欢式氛围,毕竟是一个虚幻的梦境,粉丝终究会醒悟过来,回首发现并没有留下任何艺术享受,甚至产生懊悔、自责等情绪。这实际上毁掉了艺人的前途和艺术生命。

晴子:在讨论到“资本造星”更多的是迎合受众心理诉求,其实在很多艺人的粉丝群体中,都会有一句话“他只有我们了”。这种观念的输出,是迎合了粉丝怎样的心理诉求?而这种观念为什么特别能打动肖战粉丝?

莉莉:“这个人除了我,他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偏执幻想,在来做心理治疗的人里面其实挺常见的,它有很多名字,有人说这是一种“依赖共生”关系。例如拥有不良嗜好的人的亲属,反复来咨询却不见成效。后来我们会逐渐发现,这里面有部分人,他们其实一直是在“我帮助我的亲人,我在拯救我的亲人,他只有我了”这件事上获得自身价值认同。一旦对方真的戒除不良嗜好,被拯救了,他们反而会陷入失落和低价值感之中。

有理论认为上述心态的产生,反映了一种在母婴关系中出现的“全能自恋”的需求。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离开了谁就活不下去的。只有婴儿会觉得,如果我失去了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全世界。但这个感受,如果一个人在“口欲期”(六个月到两岁)被照顾的比较好,就会从这个阶段“毕业”,逐渐成为一个明白世界上没有了谁,自己都能活下去的成年人。

但一个人在这个期间,如果没有得到精心的照顾,在心理上,他就会有一部分停滞在“口欲期”。这种停滞会导致两种倾向,一是在成年后,还是潜意识扮演婴儿的角色,寻找一个完美母亲来照顾自己。一种更好的办法是,去扮演一个全能的母亲,去为自己心灵上那个六个月大的婴儿遮风挡雨甚至对抗世界,满足自己曾经未能得到满足的自恋需求。这就是“哥哥只有我了,我要为他付出一切”的心态的根源。

就像在上一个问题中说到的,资本要快速变现,他们要推出的是击中部分人心理需求痛点的一个艺人。而肖战,是一个被资本寻觅到的“完美婴儿”的替代品。“无脑无思想无力量”的感觉是“完美婴儿”的必要条件之一,不然当一个人还陷入在全能母亲的角色扮演中,而“婴儿”突然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愿意受控制,不就很让人出戏吗?

晴子:从我们业界媒体的观察角度看来,肖战确实具有的特殊性:第一,在他向外界展示的从造型到自己愿意分享的日常细节上,并不体现力量感,不散发成年人的荷尔蒙。第二,在最近半年的采访和一些重要场合的发言中,他所说的可以理解为“场面话”,并不真正展示自己的思维和系统的逻辑,不表达、不表态是外界对他最大的诟病。第三,他对于粉丝强加自己身上的剧本并不驳斥,显示出一种空白的接纳。

我们也采访和接触过很多艺人,按照莉莉你之前分析的,“完美婴儿”最重要就是不能让“全能母亲”这个角色出戏。我倒是想起几个特别让粉丝出戏的例子:

例如有艺人被问到,最想对粉丝说什么?TA说“少管我”;有艺人被问对那些想嫁给自己的粉丝说什么?他说“不要想嫁给我,这毫无意义”。还有艺人遇到粉丝对自己喊“XXX,妈妈爱你”,毫不客气地回怼,“我妈在国外呢”。这样想来,真是让人一秒出戏。

莉莉:如果他们的粉丝是在寻找“完美婴儿”替代品的心理补偿,很可能因为这种回应而脱粉。所以,当社会舆论普遍谴责肖战“偶像失声”的时候,恰恰是更为完善了他“完美婴儿”的角色塑造。越是早期母婴关系受损的人,越会容易沉迷和偶像虚拟互动中,达成这种母亲和婴儿的角色扮演,对这种绝对的互相依赖感上瘾,欲罢不能。

翠红:“除了我,他什么都没有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唯我独尊——我是这世界上唯一能令我偶像具有价值、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人。和这个观念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行为——决不允许任何人说偶像半个不字。哪怕是善意的批评,粉丝们在疯狂刷社交媒体时搜到了,也必然要召集一群打手进行围攻。

唯我独尊和需要人不断表扬是自恋人格两个典型的特征,沉浸在自恋幻觉里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神一样的存在,拥有最高价值且是唯一能给予他人价值的存在。同时他们把世界(偶像)看成是自己的延伸部分:你们(指其他人)要不断地表扬我维持我“独尊”的幻觉,否则泡泡被戳破,“我”就瞬间陷入自恋暴怒,要对你们进行攻击。

正常情况下,青少年的偶像对象是以“强”为特征,才艺强、人品好,等等,因为寻找偶像的目的是作为榜样学习。“除了我,他什么都没有了”,它不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偶像崇拜——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强大,而更多的是把自恋投射到偶像身上——“我一无所有,只有你”,独一无二的痛苦也是唯我独尊。

晴子:其实粉圈从来不缺这种喜欢充当“完美母亲”的粉丝,但这次我们更关注的是引发的大规模网络暴力,更多的是源于“受害者情结”的心态。为什么一个靠一部电视剧登上顶流位置的男艺人的粉丝,会觉得他是一个“受害者”,进而产生为他战斗的激进心态?

莉莉: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一直很感兴趣观察的一个现象,心理学界也有研究,叫做“受害者情结”,或者“受害者思维”。在心理治疗里面,通常这是一个工作重点,因为如果来访者一直关注点放在自己如何如何受害了,而没有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负起责任的话,那么是非常难有成长和进步的。

如果说一个粉丝,他单纯是没有度过“口欲期”的成长障碍,那他的表现应该只是说像上述那样“拼命保护偶像,为偶像花钱”,在重演一段母婴关系。但我们这次还看到部分的粉丝,是去寻找和肖战相关的人或者合作方,不断审视他们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内心希望的方式做事,就开始疯狂谩骂,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强化“肖战很可怜”“全世界都在欺负肖战”的受害者思维。

晴子:说到在寻找证据不断证明自己的“受害者情结”部分,最近确实很多营销号会透露肖战可能在对接某些工作,但随后工作落空了。他的粉丝很多都坚信这是舆论压力对他的伤害,你觉得这背后是有资本和舆论的运作吗?

莉莉:我很难说这些放出来的“希望”是真是假,是不是资本方刻意透露的。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这种反复的“希望”和“失望”的折磨中,有受害者情结的人寻找到了更多自己想看到的证据:肖战,或者说,那个承受了自己心理投射的肖战,正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如果这个人曾经在校园、职场上也承受过一些不公平待遇,但是没有机会为自己争取权益,把这些委屈压抑进了潜意识,那为肖战去谩骂这些工作的主办方,或者说那些让肖战失去工作机会的“假想敌”,其实也是为过去受过委屈的自己发声。

所以,有“受害者情结”的粉丝,其实可能是把自己潜意识中不愿意承认的受害者情结,投射在了偶像身上。在这批人心目中,肖战扮演的是“完美受害者”的替代角色。而且可怕的是,当粉丝把自己和肖战一起捆绑为“受害者”之后,越是来自各方不赞同的声音,越是像“营养剂”一样滋养他们的信念,使得他们越来越坚信肖战是受害者,坚信自己必须反击。这才是网络暴力越演越激烈的关键。

【结语】

不要看到心理补偿中的“完美母婴关系”“受害者情结”等词,就和心理疾病挂上钩,每个人或多或少在成长中总会受到挫折和伤害,而这些情绪有时候就是会以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宣泄出去,关键是如何把握适当的度。

这篇文章希望能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当我过于激动地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的时候,我到底在弥补什么或者宣泄什么?不找到真正情绪的痛点,可能你为追一个明星追到倾家荡产,都还是无法弥补“口欲期”的缺陷,又或者把一个想象中的坏人骂了一百次,也没办法摆脱曾经被不公平对待的阴影。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次大型的网络舆论风暴背后,还有非常可怕的思想:当我们人数足够多,我们就能“消灭不喜欢的事物”;当我们聚集的资金足够多,就能改变外界对一个人或事物的看法。这样的想法,既天真、不切实际,也会对社会风气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把何炅老师的一段经典话语送给大家:“你的偶像他要自己努力的,他不是靠你喜欢他变得更好。”

上半场的娱乐圆桌会就到此,休息一下,下半场我们会更多从自我审视和沟通的角度,来谈一下这场娱乐圈风暴的未来走向。

【撰文】南方+ 记者 梁燕 张思毅 刘长欣

【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 刘奕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