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2514 阅读时间:5min
五一假期来了,原本“五一”档是属于电影人的黄金档期之一,今年却异常冷清。电影撤档、电影院关闭、剧组停摆、影视人离世……疫情给全球影业带来致命打击。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疫情之下,全球影视业该如何自救。
▼
(3月23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拍摄的关闭的电影院。新华社 / 图)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生的深远影响已不必赘言,几乎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而影视尤其是电影行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虽然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但中国是全球较早走出疫情阴影的国家,影视行业已纷纷复工。日前媒体报道,香港三位香港影帝决定共渡时艰,郭富城带头以七折片酬接当新片,刘德华免收监制费,林家栋更分文不收。大家齐齐减价,目的是人人有工开。但开工还只是第一步,影院何时重新开张,观众何时重建对影院的信心,仍悬而未决。
放眼全球影业,形势更是严峻,能否熬过疫情成为一个考验。
全球影业现状:惨
从今年春节档大片的撤档开始,原本预计在第一季度上映的电影均已撤档。撤档还将继续延续到五一档。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到国庆档,影院才可能恢复如常。
中国撤档完,好莱坞撤,好莱坞撤完,全球也基本撤完了。《007:无暇赴死》《花木兰》《新变种人》《寂静之地2》《速度与激情9》《灰狗》《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等多部大片均宣告撤档。
《花木兰》原定3月27日在北美上映,由于疫情影响最终延期。影片北美重新定档7月24日。但看北美的疫情形势,很有可能再延期。
电影撤档,影院也纷纷关闭。当前,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影院均已关闭。我国新疆、青海的部分影院自3月16日起复工营业,内蒙古、四川、甘肃、广东、河南、福建等地随即逐渐解禁,但票房惨淡。3月20日全国票房只有1.38万元,3月21日为3.1万元。3月27日晚,一道“禁令”令全国电影院重新全面停工,短期内影院或不会开放营业。
许多剧组亦因为疫情陷入停摆,损失惨重。疫情发生时,博纳影业正在筹备新片《冰雪长津湖》,疫情一来全部停拍,1800人的剧组不得不滞留在丹东,当时直接损失就超过1.5亿元。好莱坞许多在拍大片也因为疫情停工,比如首部以华人为主人公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上气》、真人版《小美人鱼》、重启版《小鬼当家》、真人版《小飞侠》、《最后的决斗》、《阿凡达2:水之道》、《蝙蝠侠》、《侏罗纪世界3》等等。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不少影视剧已复工。电视剧方面,《大江大河2》《青簪行》《有翡》《亲爱的戎装》等剧组复工;电影方面,张艺谋新片《悬崖之上》,周冬雨、刘昊然主演的电影《平原上的摩西》等也已复工。
疫情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也不分身份,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不幸感染病毒。美国时间3月11号晚,正在澳大利亚拍摄新片的国际巨星汤姆·汉克斯在社交网站上确认,自己和妻子在出现类似感冒引起的疲劳和身体酸痛、低烧后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好在治疗之后,他已康复。
但也有一些影视人感染病毒后永远离开了我们。百老汇殿堂级演员马克·布鲁姆,英国演员安德鲁·杰克、美国资深演员艾伦·加菲尔德、英国老牌喜剧演员蒂姆·布鲁克-泰勒、法国著名的演技导师让-劳伦·高谢等人,均不幸去世。
电影撤档、电影院关闭、剧组停摆、影视人离世……疫情给全球影业带来致命打击。
(3月21日,在英国伦敦,一名男子戴着口罩从一家关闭的酒吧前走过。新华社 蒂姆·爱尔兰/ 图)
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疫情带来的虽只是“停摆”,但停摆背后的许多支出却是硬性的。4月14日,万达电影公告称,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5.5亿-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亿元。原因在于,自1月23日至今,公司下属影院受疫情影响全部停业,同时万达影视计划春节档上映的影片未能如期上映。固定成本费用支出却较为刚性,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
许多小型影视公司和影院,已有倒闭、破产的风险;许多影视从业者失业了,笔者认识的几个编剧朋友表示,疫情来了就没活干了。没有人愿意遭遇这样的危机,但碰到了,就只能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这次疫情抛给影视从业者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如何应对互联网的冲击。
疫情发生后,《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等院线电影纷纷选择在视频网站上线,《囧妈》上映时还遭到业内人士的抵制,他们担忧:如果电影优先在视频网站上映的口子一开,会在根本上威胁电影院的生存命脉。
不只是国内,好莱坞不少电影也放弃院线,将片子卖给Netflix。即便是院线电影,也打破了传统的90天窗口期(电影在影院上映后必须至少经过90天才能在线上播放),《魔发精灵2》更是一下子把窗口期缩短到0天。疫情终会过去,但互联网+电影的冲击会更加猛烈,影院+电影该如何证明它的不可替代?
其二,疫情结束后,如何重建公众对影院的信心,如何保证充足的内容供应。
疫情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许多人失业了,更多人收入锐减了。猫眼的一个调查显示,由于收入明显降低,影院观影支出的减少比例达到59%。
要将观众拉进影院,一方面头炮一定要打响,集中宣传资源、影片档期上的调度资源甚至一些实打实的票补资源扶持几部大片,通过爆款大片点燃观众观影热情。
另一方面,必须保证大量的、持续的、优质的内容供应。有影评人呼吁,“在疫情平复之后,应该大批量复映优秀中外电影,时间跨度可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当下……确保一个城市中分属不同院线的影院都能有不同的优质电影供应。”好电影足够多,观众才愿意走进电影院,电影院才能在根本上自救。
其三,中国电影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
固然这几年国产电影票房屡破纪录,业内也常有“取代北美成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乐观论调,但事实上,很多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跟好莱坞的差距,不是票房数据的差距,而是票房背后的差距。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只是其中一部分,它们的衍生品收入、授权收入等,甚至更可观。比如《狮子王》前期投资仅4500万美元,衍生品收入高达20亿美元;《冰雪奇缘》衍生品群中1件商品的全球销售收入就达4.5亿美元;《星球大战》系列的周边产品累计收益超过了270亿美元,是它全部票房的6倍多。
但国内电影这方面几乎阙如,盈利方式太单一了,电影院一关门,大家的脖子就都被卡住了,院线和宣发公司甚至直接破产,抗风险能力太差。
《孙子兵法》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如果疫情造成的危机,能够促进影视行业根本性的改革,让其在涅槃中更好重生,或能“福兮,祸之所伏”。否则疫情只是加剧了行业的危机和衰退。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