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陆建新:见证历史,我之幸

南方+ 记者

“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陆建新:见证历史,我之幸

2020年2月4日,国内疫情正在蔓延。陆建新接到了一份通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要紧急开建。

他迅速赶往施工地,到现场后直接开始工作:指导技术部解决技术问题、为前期准备和后期施工出谋划策……直至深夜,他回到宿舍才办理住宿手续。这座应急医院最终在20天极限工期内建成。

陆建新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从业近40年来,他从未停歇。1982年,刚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他南下来粤,被分配参建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1984年,他又被派往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进行测量工作,自此起,他在“钢结构建筑”领域专注了一生。

陆建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陆建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如今的深圳高楼群起,陆建新也从一名普通测量工人,成长为中国顶级钢结构建筑施工专家,2019年,他还荣获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五一前夕,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到陆建新。这段时间,他正在大疆天空之城、南山智谷产业园、宝安1990等项目间忙碌。他说自己是中国建筑工人的缩影,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也见证了中国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施工“现场”

技术在一线才能起作用

40年前,深圳始建经济特区。迅速掀起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陆建新是其中之一。

南下来粤时,陆建新年仅18岁。在接下来的10000多个日夜里,他辗转国内外,投身过44项工程建设,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400余项……数十年时光里,中国的钢结构建筑被他从100米级推升至600米级。

南方日报:当初您是怎么与建筑结缘的?

陆建新:1979年时,我所在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很差,父母为了让我有一个国家正式职工编制的工作,要我去读中专,学的是工程测量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建三局,一转眼,就跟建筑打了快40年交道。其中也经历过很多困难,但我从没想过离开,也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我们这一辈的想法很单纯,只想着从一而终。

陆建新在介绍建造经历

陆建新在介绍建造经历

南方日报:您说自己经历过很多困难,那么您是怎样走出那些困难时刻的呢?

陆建新:会有一些很受鼓舞的瞬间。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我参建深圳地王大厦。当时背着个十公斤重的经纬仪,手上拿一个木头三脚架,百米高的楼顶,我是用钢管脚手架搭的简易楼梯爬上去的。做测量要来来回回地走。20厘米宽的钢梁,前后十几米的距离,走到中间会左右甩动,很怕。有时我会蹲下来骑到钢梁上,一点一点挪过去,手心都是汗。

快封顶的时候,我照例在顶层测量,偶然一回头看到一个陌生的老太太在楼房中间的核心筒电梯处向我招手。我也跟她摆了摆手,突然看到她眼泪流了下来。我当时很疑惑,后来才知道那是位老专家,她因为看到我走在高空独木桥上拼命地干活,受到触动所以哭了。这件事让我很感动。

南方日报:直到现在,仍能看到您在一线施工现场。您是怎样持续对一个行业保持热爱的?

陆建新:专注做一事,把工作当修行,是我的座右铭。我认为我的长处是做技术,技术要在一线才能起作用。也只有在一线,才能发挥工匠精神。

这两年我在参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建筑面积最大、用钢量最大的建筑。我认为它会成为深圳的第五个地标,所以干起来也是非常自豪的。

我是一个特别重视推陈出新的人。项目过程中会不断总结经验,把碰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形成技术总结,然后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鉴定,这样也可以不断激励自己学习和进步。

深圳“速度”

成功用3天建好一层楼

多年来,陆建新持续为广东建设“添砖加瓦”。1982年的深圳在陆建新的眼中,还是一个小县城。除了闲暇时去罗湖区的渔民村“淘宝”,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深圳国贸大厦的施工现场。

那一年,同样在建的罗湖大厦就在旁边,上面高挂着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每一个字都刻进了陆建新的心里。不久后,在保证楼宇安全的前提下,他创造了“3天建好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南方日报:您可以讲一讲创造“深圳速度”的经历吗?

陆建新:这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建国贸大厦时,施工技术还很传统,7—10天才能建好一层楼。我尝试采取新技术,前后失败了3次也没有放弃,成功用3天时间建好了一层楼。我们最初说的“深圳速度”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上世纪90年代,我参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高384米的深圳地王大厦。总结之前的经验,仅用两天半就建好了一层楼。到2007年建广州西塔,我发明了“斜钢柱无缆风绳临时固定技术”,两天就能建好一层楼,突破了世界高层建筑施工的最快纪录。

陆建新讲解由他所建造的京基100大楼构造

陆建新讲解由他所建造的京基100大楼构造

南方日报:这些经历中都贯穿着“创新”。您对创新有什么体会?

陆建新:创新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重要的是要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意识,并付诸实践。

我记得建地王大厦时,有两个来自香港的测量工程师,他们用的是全站仪测量,我用的是经纬仪配合钢卷尺。在300米高空,风一吹卷尺直抖动,我测出来的精度和准确度肯定没有仪器好。

但我发现他们搭配全站仪用的菱镜过大,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于是我研究了菱镜原理后,找到商店定制了一个只有大拇指粗细的小菱镜,往口袋一放,测量方便多了。

如今小菱镜配全站仪已是建筑行业的标配工具,可以说是从我这里开始的。

城市“地标”

希望再造一座中国地标

437.5米的广州西塔、441.8米的京基100、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0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陆建新在“北上广深”4座一线城市都留下了汗水与智慧。多年来,他参建的工程总高度达到了3600多米。在推动新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陆建新是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各个地标建筑模型

各个地标建筑模型

南方日报:哪一次的地标建筑建造的经历,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陆建新:其实每次都是特别的回忆。现在记得比较清晰的是2012年建造的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当时痛苦了3个月。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我计划突破传统施工方法,使用4台大型动臂式塔吊,附着在井筒外壁后,逐步爬升到600米高空。这一做法当时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就在那个时候,我听到了“咔嚓咔嚓”的响声,预感到情况不对,机器可能会脱落。接下来我用3个月研究设计图纸和施工遇到的问题。最后,这项技术圆满实施,节省工期至少96天,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680万元。这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2017年夺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南方日报:您常称自己是“城市地标的建造者”,那么您怎样看待地标与城市的关系?

陆建新:是的,我是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对高楼大厦很有感情。我来广东38年,深圳成立经济特区40年,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从开始的罗湖区,到福田中心区,再到南山区、宝安区,地标一座座起来、城市一天一个样。

我参建了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金融中心……可以说,我见证了中国的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见证了我们一步步摸索施工技术以逐渐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见证了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深圳外,北京、上海、广州我也都有去过,为这些城市的地标建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方日报:您接下来有什么计划?青年节要到了,有什么想对青年人说的?

陆建新: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建造千米高的大楼。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实现。我距离退休还有四五年的时间,希望能够再造一座中国地标。

其实从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中国建筑工人的缩影,靠努力、勤奋取得成绩。我想对青年人说,让我们共同把工作做好,为我们的国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

【记者】陈伊纯

【摄影】郑一见

【剪辑】何志豪

【统筹】李强 何雪峰


编辑 麦小华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