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读”第二十九期
朝花夕拾
鲁迅
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自传色彩鲜明的回忆性散文集。作品记录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的轨迹,主要内容为追忆往事、忆念故人,偶有涉及针砭时弊的议论和对论敌的辛辣讽刺,与《野草》创作时间相近,可视为同时期创作,因此鲁迅研究学者多提倡将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以感受鲁迅的创作心境。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鲁迅先生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创作背景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因此写下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社会评价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老舍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勇敢的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真挚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话题互动#
你读了哪些好书
想和大家分享呢?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告诉我们~
素材来源于网络
整理:“文明揭东”政务微信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