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清理多余的土方;4个塔式起重机已搭建起来,旁边的主体建筑物已初见雏形;钢筋工、木工、电工、泥工、瓦工等多个工种的工人正如火如荼的施工着…
4月28日下午,记者在滨海湾新区湾区1号二期项目看到这“热火朝天”的一幕幕。滨海湾湾区1号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61200.33平方米,共有6栋建筑,包括3栋多层产业服务中心(即产业服务中心一、产业服务中心二、产业服务中心三),1栋多层酒店,1栋多层商业中心,1栋高层滨海观光塔。
据了解,湾区1号的一期项目,企业服务中心已于去年启用。从2019年3月下旬启动基础施工和钢结构工程,到8月15日交付使用,前后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是滨海湾新区建成的第一个项目。
湾区1号二期项目施工现场
打造“迷你版”广州小蛮腰
湾区1号项目围绕“产城融合”理念,打造集产业、商业、办公等多样化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产城社区。项目邀请了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根据优选方案,采取了钢构装配式建筑方式,不但建筑效率提高了10%以上,还可以循环利用,节约建材,利用坡面、连廊、中央庭院、大架空层等营造立体化花园式办公环境;采用分布式污水处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技术,同步建设智慧停车、智慧安保、智慧灯杆,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示范样板。
“滨海观光塔的建设是滨海湾湾区1号二期项一个难点。”项目施工方中建五局东莞分公司项目执行经理廖松表示。最大层数12层,建筑高度≤50米的滨海观光塔可以被视为“迷你版”的广州小蛮腰。“滨海观光塔是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廖松指出,造型独特的滨海观光塔意味着高难度。目前,他们团队正在进行“两步走”的施工方案,第一步将观光塔核心筒建好,第二步建设外围钢结构。
滨海湾湾区1号二期项目效果图
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手抓
“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在滨海湾湾区1号二期项目工地上,提醒工人注意防疫的广播每天循环播报着。
项目施工方中建五局东莞分公司项目安全员刘雄智介绍,疫情防控是项目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保项目进场人员的安全,才能保证施工进度不会受疫情影响。
湾区1号二期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注意到,在外来人员进入到项目之前,除了量体温外,还要登记姓名、身份证、电话以及有无去过疫区等信息。项目执行经理廖松表示,项目的施工人员进场前,需提交个人身份信息、疫情防控调查表、疫情防控承诺书、莞e申报登记截图、近期行程轨迹查询截图等相关防疫资料,除此以外,还规定工人用餐禁止围餐,要求工人打完饭菜后去寝室分散用餐等。
“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我们禁止脚手架搭设、梁模板安装等工序夜间施工作业。”滨海湾新区控股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赵松伟介绍,控股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组成了质量检查小组、安全检查小组,严格落实现场质量安全“每日一查”制度,对现场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限期整改。
据介绍,滨海湾湾区1号二期项目已有500人同时作业,全天候加快建设。截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商业中心第二层支模架正在搭设、产业服务中心一、产业服务中心二、产业服务中心三均在进行首层支模架搭设、观光塔处于基础施工阶段,酒店垫层已完成浇筑,外架、支模架正在搭设。
重大项目建设加足马力
2019年,滨海湾新区交椅湾“五纵二横一园”基础设施动工建设,虎门港综保区一期工程通过正式验收,OPPO智能制造中心、紫光芯云产业城、欧菲光电影像产业、正中创新综合体等省重点项目陆续动工。2019年,新区完成市重大项目投资55.6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8%,其中市管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58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34.5%;全年实现5个项目开工,1个项目投产,获得了2019 年度东莞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得分排名全市第三名。
当前,滨海湾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2月10日全省复工复产以来,滨海湾新区战“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为重大项目建设加足马力。至2月19日,仅仅用了10天时间,新区11个重大项目(含省重点建设项目4个)就实现了100%复工。截至2020年3月底,11个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额73.48亿元。交椅湾“五纵二横一桥一公园”也加快建设进度,截止4月26日已完成投资8.44亿元,其中滨海湾大道、湾区大道、交椅湾大道、海芯大道、兴海路、湾区东二路、东宝公园计划于今年内完工。
滨海湾新区管委会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解难题、促开工”攻坚行动,“五加二,白加黑”,千方百计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逆势而上,担当作为,奋力完成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记者】施美 郭文君
【通讯员】单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