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快评丨150亿“看戏”项目火速动工,珠海更有“戏”

南方+ 记者

今天,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正式动工建设,这一总投资达150亿元的文化“巨无霸”项目,从签署协议到落地动工,仅过去221天。而这期间,还经历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紧张防控期。

珠海·宋城演艺谷火速动工背后,是从10天前珠海在全市范围掀起的一场剑指优化机关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的大会战。在那次珠海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推进会上,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就一刀见血地指出,“干部作风不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一句空话!”

10天来,聚焦“僵、浮、慢、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珠海从市直部门到各区镇,纷纷组织召开专项工作动员部署会,强力推进“两个专项整治”工作,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之一振。

珠海·宋城演艺谷能在疫情防控仍然紧绷的环境下,火速启动建设,就是珠海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最新例证。

在这次动工仪式上,斗门区区长马洪胜回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事情还未完成之前,它总是看起来不可能实现。这个项目从开始接触到最终落地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闪现,一次次的互访、洽谈、协商我仍记忆犹新。就在这几天,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精诚合作,快速办理了一系列商事登记、施工许可、路名更替等事项,展现了珠海速度和斗门精神。”

马洪胜所言的路名更替,指的就是从斗门黄杨大道驶入珠海·宋城演艺谷的那条旅游路,现已更名为“宋城大道”。在这一道路中央,项目方打出标语——宋城,让生活有戏。

宋城项目的进驻,让生活有戏;更关键的一点是,机关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不仅让早点让全世界的游客来珠海“看戏”,更能让珠海的未来更有“戏”。

2019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开局之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和0.6个百分点,达3435.89亿元,位居珠三角九市第六,多年后重回珠江西岸龙头的宝座。

曾经走出一条“小而美”发展道路的经济特区珠海,曾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喊出“重铸特区精神,再燃改革激情”的城市口号,大力推出“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三大行动,吹响珠海“二次创业”的号角。

从2018年到2020年,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珠海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从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到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从建设国际创新人才高地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焕发城市活力,直接推动了经济总量的爬升和发展质量的升级,重新擦亮了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

在“二次创业”两年之后,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珠海再次喊出要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两个专项整治”行动,对“僵、浮、慢、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动刀子”,既是对经济特区开拓者的深刻致敬,更是面对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现实需要。

前几天刚刚公布的珠海经济一季度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03.46亿元,同比下降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25亿元,同比下降20.7%;外贸进出口总额549.94亿元,同比下降17.4%,受疫情的短期冲击明显。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趋势不减,多年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前十名的珠海,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全球经济、贸易整体减速的“逆风”环境。

因此,只有继续优化机关干部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珠海才有足够的底气“逆风飞翔”。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珠海开展“两个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是要对“僵、浮、慢、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动刀子”,更是要为经济特区的再出发提供作风保证,能者上庸者下,为机关干部消除暮气,让干部队伍永葆朝气,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增强珠海经济的发展韧性。

从宋城项目的火速动工,可以看出珠海再造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正在快马加鞭的动起来。在这次仪式上,马洪胜就代表斗门区表态,将以“两个专项整治”破题开路,全过程跟踪、零距离服务、创新性协调,携手共建文旅产业新高地、演艺行业新标杆,为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贡献力量!

在“逆风”中,才能更加凸显一座城市的坚守和初心,才能在危机之后锻造更加强大、韧性十足的城市经济体。

【撰文】林郁鸿

【图片】钱文攀

编辑 叶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