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居·爱上陈村 | 百年古祠见证大都的乡村振兴~~

绿色陈村
+ 订阅

陈村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15个村居各有历史文化特色。在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乡村振兴的实践道路上,陈村各村居正努力奔跑着、探索着,也展示着自身的美。“绿色陈村”微信公众号将会陆续推出【走村居·爱上陈村】系列报道,让大家感受陈村乡村的古朴、韵味、和谐、美丽。

第十四站大都村

4月的顺德开始变得有点炎热了,在家门口公园的树荫下与邻居聊家常,已经成了大都村村民栓叔的习惯。“这里曾经杂草丛生,但经过改造提升后,就成了一个公园,住在附近的村民可开心了。” 家住在渤海东大街的栓叔见证了这里近几年的变化,心里美滋滋的。

大都村地处陈村镇西南面,紧靠佛陈路、花卉世界,随着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大都村的交通优势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现代楼盘拔地而起。“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实现产业振兴的同时,加快人居环境的整治,盘活村居的文化资源,全面推动大都的乡村振兴是发展的关键。”大都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百年祠堂群焕发新魅力

穿过车水马龙的佛陈路,绕过一个个热闹繁华的小区,走入渤海大街,老牌坊、老瓦当、老门窗,老屋檐、老木匾、老雕花,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并排而立,古榕新绿,荷塘飘香,游走其中,显得格外的宁静、舒适。

▲夏日荷风轻袭甘氏祠堂群,何健军摄。

祠堂是珍贵的国粹建筑,更是族人身份、财富的象征。有钱有势、子孙昌盛的大户人家,祠堂也一定建得豪气体面。不仅光耀门楣、供奉祖先,也用宗亲之情留住了族人的乡愁。在陈村,至今还保留的祠堂有60多座,而涵括了梁氏大宗祠、甘氏祠堂群、罗氏宗祠、区氏宗祠等众多族群的大都祠堂群更是其中的一大文化宝藏。

其中,甘氏祠堂群就包括棠溪甘公祠、甘氏家庙祠、渤海书院、云叟甘公祠等古老建筑。据祠堂内的石碑记载,棠溪甘公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重修于清朝嘉庆年间。它被评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是大都祠堂群的典范。

↓↓↓云叟甘公祠

↑↑↑棠溪甘公祠

↓↓↓甘氏家庙祠

↑↑↑渤海书院

每一座祠堂的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他们用生命见证着祠堂群的荣辱兴衰。上世纪60年代,棠溪甘公祠做过电缆厂、饭堂,云叟祠做过面包厂,后来它们还都做过生产队队址。大跃进时期,老祠堂被严重毁坏。2006年,族人们集资复原、修旧如旧,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棠溪甘公祠,梁巨锋摄。

▲修缮后的甘氏家庙祠。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摄

尽管几经修缮,但棠溪甘公祠的门楼上保留着“严敬”“端庄”的石牌。据村中的老人解释,“严敬”是要求后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长辈;而“端庄”则是告诫后人做人要端正庄重、不轻浮。抬起头就能看到祖宗留下的族规、家训,自己这辈子的为人处事也就有了根。一些有创意的大都年轻人还举办了祠堂婚礼。

除了成为村民举办喜事的场所,近年来,大都村的祠堂从保护走向活化。聚会、议事、倡学、教化……老祠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大都村的祠堂群更成为了村民开展娱乐活动的最佳场所。乡亲们在祠堂里饮茶“吹水”、下棋打牌、唱歌健身,欢声笑语不断。

全民参与振兴草艇活动

古旧祠堂的盘活,让村民开展活动有了阵地,而持续举办10多年的草艇活动更成为将大都村民扭成一股绳的重要纽带。

▲大都村每年举办的草艇活动都会吸引众多的村民参与。

大都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地处珠三角地区,大都村属于比较典型的河网地带,河涌众多。各自然村之间都由河涌相隔,四周河涌围绕,全村河涌总长达19.2公里。以前,草艇是村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必备交通工具。

据《大都村历》记载,由于河涌众多,房屋旁边就是河流,农用草艇从1460年就开始使用,村民走亲戚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草艇。同时由于大都村也是水稻、甘蔗、冬瓜盛产之乡,运输的唯一工具也是草艇,一到农忙时节,就可以看到许多草艇来回穿梭于村内,丰收的喜悦不言而喻。

现在随着陆路交通越来越发达,水路客运才渐趋废止。从2002年开始,为纪念草艇这一农村常用工具,大都村在每年国庆节都会举办草艇竞赛,以提醒年青人要饮水思源,不要忘本。

“每年草艇比赛都会吸引周边地区及镇内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场面十分热闹。” 大都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的举办既体现了顺德农村水乡民风的一大特色,也体现了村民团结互爱,充分展示了社会幸福和谐的新风尚。

草艇比赛,起源于民间、活跃于民间,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亦来自于民间。在2014年国庆节的前一日,由大都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大都村龙舟草艇协会正式揭牌成立,村内200多名龙舟草艇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协会的成立,一方面能活用更多社会力量推动村居的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都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实现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村居的重点工作。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大都成立了乡村振兴促进会,以社区主导、居民主体、企业参与、乡贤支持为机制,群策群力,共谋长远,为大都乡村振兴助力。

大都村

大都村紧靠花卉世界、佛陈路、佛山一环及文登路,面积4.78平方公里,下辖北街、东宣、车埠、禾渚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0561人,其中户籍人口4457人。大都工业区面积656亩,现有企业约125家,主要是机械制造、模具、机械加工、锻打和饮食行业等。

走村居·爱上陈村

往期回顾

走村居·爱上陈村 | 你知道吗?顺德首个万元户出自弼教村

走村居·爱上陈村 | 今日的旧圩除了古建美景,还有一群可爱的人

走村居·爱上陈村 | 遇上勒竹,这里的文化气息留住了我

走村居·爱上陈村 | 看合成社区的古往今昔

走村居·爱上陈村 | 石洲的历史,应该被更多人所了解

走村居·爱上陈村 | 仙涌的“仙气”是这样炼成的

走村居·爱上陈村 | 自古至今,绀现在兴教助学上就是这么的硬气!

走村居·爱上陈村 | 在赤花,不离不弃的岂止我与你~

走村居·爱上陈村 | 在南涌,寻往事锦绣繁华,看今昔璀璨依旧

走村居·爱上陈村 | 我愿与你安居在锦龙~~

走村居·爱上陈村 | 五湖四海齐聚花城,乐也融融~~~

走村居·爱上陈村 | 在“适子故里”构建“和善潭洲”

走村居·爱上陈村 | 在永兴社区,篮球爱好者成为了基层治理的“社区合伙人”

来源:珠江商报、陈村镇宣传文体办、大都村

编辑:绿色陈村编辑小组

目前,陈村设立了疫情防控监督热线:0757-23351313,强化社会监督,形成群防群控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民可拨打电话反映情况线索。

绿色陈村

共建共享花乡·智城

微信:sdccgw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