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探究】丝是故乡滑——顺德缫丝业的流金岁月

顺德区博物馆
+ 订阅

今日的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不过,相信许多顺博粉丝也知道,顺德曾经还有“南国丝都”的美誉,桑基鱼塘、养蚕吐丝的景象曾经在顺德随处可见。虽然现在顺德几乎已经找不到丝厂的踪迹,但在顺德博物馆的“顺德人顺德事”展厅里,我们还能寻得当年顺德缫丝业的雪泥鸿爪,一瞥往昔的流金岁月。

顺德人种桑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在“顺德人顺德事”展厅里,我们能看到当时农民在鱼塘边上种桑采桑,饲蚕选茧的生产景象。顺德人通过这种“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蚕壮、鱼肥、桑茂盛,塘肥、桑旺、茧结实”良性循环。

“顺德人顺德事”展厅桑基鱼塘的场景

清王朝闭关锁国后,广州成为全国生丝唯一的对外输出港口,外国商人都集中到广州来购买生丝和丝织品。需求量的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广州及周边地区的人种桑养蚕、开办丝厂,到1920年代,顺德县成为“广东蚕业的中心,产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顺德因为居广东蚕丝业之中心地位,蚕丝业也最为发达,所以拥有广东全省最大的蚕茧市场,集中在那里的茧市、茧行、茧栈之数占全省总数的80%”。

“顺德人顺德事“展厅蚕农养蚕的场景

“南国丝都”名声在外,如今依然是不少文艺创作的题材,乡土剧《守业者》就是其中之一。《守业者》以民国时期的顺德丝厂为故事背景,还专门去到杏坛逢简和大良顺峰山公园取景拍摄,重现了往昔顺德蚕农和丝厂的繁忙景象。曾几何时,每到蚕结茧的时节,顺德四处可见蚕农的身影,他们将自家蚕茧搬至丝厂或地主商人开设的茧栈、茧市内,茧栈、茧市专人负责挑选、过秤,再把货款支付给蚕农。

“顺德人顺德事”展厅生丝实物展示

那么,一筐筐蚕茧是怎样变成一束束光滑洁白的生丝的呢?丝厂收到蚕茧后,会分派给工人生产生丝,基本的工艺流程为:混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检验。一般工人们拿到选好的茧后,先要把茧溶化,将丝缫出后进入丝织阶段。早期人们用冷水浸化茧,再把丝缫出来,但这样加工出来的丝容易起毛。后来,人们发现用沸水煮出来的茧能够抽出好丝,由此,煮茧工艺得到普遍采用。

丝厂女工们在“云雾”缭绕的蒸汽间进行缫丝作业

除了娴熟的生丝生产工艺,顺德蚕丝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更离不开缫丝机的引进使用。1873年,广东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继昌隆机械缫丝厂,中国丝绸工业自此走入近代化;1874年,顺德第一家机械缫丝厂开业。1886年,顺德“全县机器缫丝产量约2.28万担;翌年,机器缫丝厂共42家,占全省的90%以上”。1922-1923年间是生丝出口的全盛时期,价格涨至每担港币2400元以上,顺德“共有机器缫丝厂135家,占全省的80.83%”。

继昌隆机械缫丝厂旧照

顺德人顺德事展厅缫丝厂场景

顺德缫丝业鼎盛时期,一年四季都能生丝从丝厂运出,沿珠江而上,奔向省城广州的各大丝庄,由丝庄联系安排出口到世界各地,“一船生丝出,一船白银归”。

工人给生丝产品打包装、船运向广州

盛景之下,却存隐患,民国时顺德大部分丝厂的业务一直停留在最初始的缫丝环节,只有生丝产品,鲜有深加工成为丝绸制品,当时顺德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实际上也仅为原材料供应地,地位低下,可替代性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各国对生丝的需求大大减少,加上产量更高、价格更低的人造丝开始兴起,到19世纪30年代,严重依赖生丝出口的顺德丝织厂数量锐减,从鼎盛时期的135家到1932年仅余32家,顺德近代缫丝业走向了衰落。

顺德缫丝业的流金岁月虽已远去,但作为顺德历史里重要的一部分,种桑、养蚕、缫丝曾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顺德人,勤劳务实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顺德人的血液里。期待在战疫取得最终胜利之时,你我能在“顺德人顺德事”展厅相逢,一起重温“南国丝都”的历史。

文中动图截取自《守业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