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趴睡死亡!这些坑千万别踩,第一个很多家长中招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近日

一则“婴儿趴睡窒息”的消息

在网上引发关注

一名新手妈妈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

称宝宝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

向群内的引导老师寻求帮助

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没事”

视频里宝宝趴着挣扎

一只脚还卡在了围栏里

哭声让人心碎

然而妈妈一直看着监控

在群里“直播”寻求答案

没有及时去查看孩子

宝宝从大哭到抖动到渐渐没了声息

被群友们解释是成功“解锁趴睡”

约两小时后

这位妈妈在群内表示孩子嘴唇发紫

最终

这个仅三月大的宝宝不幸身亡

孩子的死因是不是因为趴睡

需要通过医学鉴定方能得出结论

但也有不少人疑惑:

训练婴儿趴睡到底靠谱吗?

三个月的孩子趴睡真的安全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康复治疗师黄晓茵不建议三个月大的宝宝使用趴睡姿势。一是容易引起孩子呼吸不畅,严重可能导致窒息引发悲剧;二是宝宝的骨骼发育不健全,趴睡时孩子需要长期侧着头,对于颈椎和背部发育可能造成畸形。

宝宝突然喜欢趴着睡

家长反而要注意

黄晓茵表示,正常孩子生长发育中,三个月大的宝宝刚刚可以自主抬头,但身体其他机能发育还不够好,婴儿的颈椎无法支撑长时间抬头的姿势。所以在趴着睡觉时,一旦无法侧脸呼吸,就容易发生窒息的悲剧。

她提醒,如果宝宝突然喜欢趴着睡,家长反而需要注意,可能是宝宝肠胃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宝宝怎样睡更安全?

01

让婴儿仰卧

根据研究数据统计,新生儿趴睡的猝死风险是仰睡时的 2.3~13.1 倍!

有家长担心经常吐奶的宝宝仰睡时会呛到,但根据生理结构,结果可能是相反的。

仰卧时候气管在食道上方,俯卧时气管在食道下方,侧卧时气管和食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一旦奶从食道里返出,仰卧时气管在高处,发生吸入导致窒息的风险要比俯卧和侧卧小。

况且,为防止呛奶,家长更应该通过改善喂养方式和拍嗝来进行,而不是依赖婴儿睡眠姿势。

02

同室不同床

有许多婴儿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在与成人睡在一起,比如婴儿头部卡在床头缝隙间、成人翻身或者睡梦中伸腿伸胳膊压到宝宝导致窒息等等。

正确方法应该是:婴儿与父母同房不同床至少持续到宝宝6个月,最好能持续到1岁。

03

床垫不能过软

婴儿床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床垫不能过于柔软。另外,婴儿也不适合睡在沙发上。沙发的表面柔软,还有枕头和毯子等物品,对熟睡的宝宝形成“固有危险”。

04

拿走松软的床上用品

有的家长习惯在宝宝的床头堆放一些毛绒玩具、抱枕、毯子等,这些东西如果不小心覆盖在宝宝面部,而宝宝没有力气推开也无法哭闹呼救,容易造成窒息危险。同样,婴儿床柔软的床围也有此类风险,建议小心使用。

05

不要盖太厚

宝宝们虽然看起来很小很脆弱,但不代表他们一定怕冷,相反他们更容易出汗怕热,如果睡觉时穿得过多或盖被太厚、睡眠环境温度过高都可导致宝宝过热、大汗淋漓,严重者就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循环衰竭造成窒息死亡。

慎用“睡眠训练”“哭声免疫法”

在孩子的睡眠问题上,“睡眠训练”“哭声免疫法”等婴儿训练方法,专家也提醒家长要慎用。

“新生儿是可以进行一定的睡眠训练的,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比如用‘包裹’的方式模拟母体环境,或者是通过饮食调节的方式帮助训练。在宝宝45周后,如果宝宝的睡眠习惯不好,可以每天进行10分钟左右的睡眠训练,如白天和孩子多玩耍一会,避免白天睡得过多等,但是强制孩子睡眠姿势这样的‘训练’则是非常不可取的。”黄晓茵介绍道。

对于“哭声免疫法”,黄晓茵并不推荐,黄晓茵认为新生儿对母亲之间有着“母婴共生”的关系,这不仅是生理性的,也是心理性的,母亲能够及时给予婴儿回应,对于孩子未来身心成长都有着正面积极的效果。

“要分清‘回应’和‘答应’,并不是说及时查看就是满足了宝宝的任何需求。婴儿不会说话前,任何的不舒服都只能通过啼哭来表达,父母需要及时给予回应,看看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有疾病那就更需要及时发现和就诊。”黄晓茵提示说。

育儿路上还有这些“坑”要避免

在育儿的道路上,黄晓茵提醒新手爸妈,以下“雷区”要避免,如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有任何疑问,也应到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生意见。

划重点

01

过早让孩子学习游泳

近年来,婴儿游泳颇为流行,有的家长在宝宝出生两三个月送去学习,使用颈圈进行游泳训练。

实际上,婴儿由于骨骼肌肉发育不全,用颈椎游泳时是用颈椎支撑着全身重量,极容易造成颈椎损伤,同时新生儿抵抗力差,如果泳池中吸入不干净的水,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建议婴儿至少在5-6个月会坐之后再学习游泳,此时孩子腰背部发育“有力”了,可以使用套在胳膊下的游泳圈,而且孩子体能提升了,许多预防针也打了,会更加适合。

划重点

02

婴儿睡觉使用“定型枕”

一些商家宣传称使用定型枕,可以防止宝宝睡偏头,塑造漂亮头型,甚至连已经睡偏的头型都可以矫正过来。

实际上,使用定型枕不但使宝宝颈部一直保持一个姿势,造成肩颈肌肉紧绷,不利于颈椎发育,而且因为两边有阻挡,宝宝一旦睡偏,反而容易堵住口鼻,增加窒息危险。

划重点

03

孩子过早学习站立和蹦跳

有些家长以为出生4-6个月的孩子早早站立和蹦跳是发育良好的表现,甚至“揠苗助长”,帮助孩子进行站立训练。

实际上,孩子成长需要遵循身体发育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过早的站立,孩子的腿部肌肉发展不健全,站立时主要靠腿部骨头支撑全身重量,容易导致腿部骨骼变形,造成O型腿或X型腿。

划重点

04

使用学步车

宝宝学会走路让许多宝妈宝爸惊喜不已,学步车的使用似乎能够帮助宝宝更快的学会走路。

恰恰相反,宝宝每一步的成长都需要自身的身体锻炼获得相应的能力,而利用学步车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反而可能造成孩子成长发育的迟缓,同时因为学步车有轮子,滑行速度过快时,如果孩子速度跟不上,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划重点

05

给婴儿戴上手套防止“抓伤”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会抓伤自己的皮肤,甚至在脸上留下疤痕,遂给孩子戴上手套,防止宝宝被自己的指甲抓伤。

实际上,宝宝婴儿时期生长发育很快,戴上手套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宝宝经常抓伤自己,那么家长需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现过敏等不适反应并及时就医。

宝宝成长有自己的节奏

请家长们给多一点耐心

警惕“N天速成”“N步解锁”

这些揠苗助长的商家宣传手段

记者尹蓁

编辑|任君飞  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王慧

部分来源|东莞疾控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