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乐学通万路,必得书中黄金屋。春风定能胜瘟疫,归来仍是风华代。华夏学子,勇攀高峰,共克时艰,不惧万难。以乐学报国,以乐学强国!
这首《乐学赋》是李裕城同学创作的,他来自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高二年级。寥寥数百字,立“乐学志”掷地有声,享“宅家学”怡然自得,与他同行的还有一大批梅州学子,你且看来!
3月下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启“乐学小先锋”南方报业小记者创作大赛。比赛启动后,全省21个地市的中小学生争当先锋,积极响应,通过写作、绘画、手工等方式分享自己居家生活、学习体验,宅在家的你还有什么妙招要跟我们分享呢?赶紧戳上图投稿吧!
《乐学赋》
作者:李裕城
学校: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高二年级
指导老师:余贤辉
今岁初春,神州大地,病毒肆虐,举国忧心。无数风华学子,居家苦读,乐学善上。以学折取蟾宫桂,以学报国战疫瘟。
星辰浮空,拂晓未破,灯火已盈满书屋。翻书阅卷,迎风诵读,声声能传千里处。一字一句,一诗一赋,感慨昔人满江树。不觉星辰既落,日色临空。唯有乐学之感,心满意足。日影渐高,光映琉窗,翠叶斑驳。于时闻课意兴,抄摘金言,神遇圣贤,得妙识于心。心亦自喜,以德才兼备树己,以满腹诗书萦身。埋头奋进,乐学不倦,学子之情。皎月霜白,江波如鳞,灯火依旧,通透区明。作文叙学思感悟,提笔书颜筋柳骨。乐学雅致俱在,似觉月下花开。逐梦之马,脚踏实地,其前必有璀璨光。今朝所学,今日所毕,成熟于心气自华。居家乐学通万路,必得书中黄金屋。春风定能胜瘟疫,归来仍是风华代。华夏学子,勇攀高峰,共克时艰,不惧万难。以乐学报国,以乐学强国!《国泰民安,年年有余》(金鱼衍纸)
作者:杨瑞蒲
学校:梅州市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三年级
指导老师:杨翠燕
《星星点灯》
疫情当头,我明白青春不是桃面鲜衣,也非丹唇柔膝,而是知你身在何处,懂你心向何方,而是以一川银河水的姿态融入家国的星辰大海,怎能虚度光阴浪费时光!星星点灯,我将拳拳赤子之心全部分了出去,一分给了星河,三分给了孜孜矻矻的汗水,剩下的全部给了生活。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懒沉迷与不前归还给昨天的我。明日之我啊,常怀少年意气予胸中山河,予那片爱的深沉的土地和人民。
我明白宅在家中,刷的每一道题,都会变成渡我的河;斩的每一个单词,都对得起我作为学生的身份;背的每一句古诗,都是作为大国青年的责任。我热爱钉钉发出振奋人心的提示音;我热爱每天打印资料散发出来的踏实的墨香;我热爱白纸黑字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天籁。题海是我的战场,笔尺是我的武器,日日夜夜是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也许,我很渺小,也许,我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我真的,真的真的想要发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微光,哪怕只有一点点……
为国努力,为家奉献,不驰空想,不鹜虚声,热血难凉是家国,丹青难写是情怀。蓦然回首,原来啊,那眉眼盈盈的故土,是我热忱一生的山河。
愿星星点灯,照亮你我前程,驱散华夏阴霾。
《中国加油》
作者:赖梓杰
指导老师:陈述
《抗击疫情,吾看中国精神》
作者:罗元茹
指导老师:林婵玉
何谓中国精神?我言:乃为中国品格,中国力量,中国高度。
中国品格,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君可见,陈薇将一生献给祖国事业,燃烧青春,以身许国,乃是“以不息为体,以日月为新。”然中国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像陈薇院士一样为无私建设者,以奋斗为精魂,以无私为基石,筑起了中国精神的万里长城。
中国力量,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曾记否,洪水决堤,我们万众一心抗洪灾;曾记否,“非典”暴发,我们齐心协力渡难关;曾记否,汶川地震,我们勠力同心重建家国。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上下一盘棋。一张张被口罩勒红的面孔,一份份不记名的物资,一队队派往武汉的援鄂医生,中国精神下的我们凝聚的是必胜的力量,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中国高度,是穷则独善,达则兼济。中国源源不断向海外捐助核酸试剂盒、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中国医疗队,可谓“逆行”世界,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神龙雄起,胸怀天下,是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扶摇直上,需借奋斗之翼;乘风破浪,需登团结之梯;逐梦神州,需铸兼济之心。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以拳拳爱国心,蘸青春之墨,为中国精神绘就更绚烂的风光。吾辈更当发扬中国精神,做有中国品格,中国力量,中国高度的青年。心怀家国,坚定梦想;迎着光芒,砥砺前行!
《樱花树下,我们再见》(水粉)
作者:陈思源
学校:梅州市兴宁市新陂中学初一年级
指导老师:王敬东
《人间光芒》
指导老师:赖丽萍
庚子年初无边的黑暗
漂浮在九州之上
鲜活的生命变成冰凉的数据
灰落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人间沦为地狱
只有看不见希望的黑,刺骨的寒意
以及侵蚀人心的流言蜚语
无尽深渊中
走出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领着那群身着的白衣的普通人
迎波涛汹涌逆危流而上
只为与死神博弈
人间的第一盏灯亮了
紧接着的一盏又一盏灯
引领着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它照亮了所有疾恶乌影
为人间重新点亮了满天星斗
万丈星芒高悬夜空
目睹了学子寒窗苦读奋笔疾书
注视着白领在书桌前修改方案
人间逐渐回到原来的样子
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匆匆忙忙却又充实美好
凛冬终将散尽,星河必会长明
待山河无恙,江城清晏
我们共赴江城
赏这十里樱花
《我的网课生活》
第一次接触线上教学,我由于不清楚网课操作流程,搞得手忙脚乱。早上八点坐在电脑面前,老师群发的信息还来不及看完,英语直播课就开始了,才刚看一半,另一边语文网课又要进行了,急急忙忙看完,数学又来了……最后七手八脚终于完成提交了作业,那一刻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在妈妈提醒下,我制定了网课学习日程表,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果然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七点开始英语和语文的早读;八点十分观看数学直播网课;九点十分准时收看英语希沃直播;十点后观看语文直播网课。看完这些网课再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逐步完成。下午两点开始,完成未完成的作业,巩固上午学到的知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真是忙碌而有序的一天!
对于网上教学模式,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轻车熟路。相比在学校,网课不受课程的限制,比较自由,还可以重播巩固知识点,但是我觉得经常用电脑看直播,损害眼睛视力健康,所以我还是打心底希望早日解除疫情,能够开开心心地背上书包去学校正常上课!
《灾难中的逆行者》
作者:张子玲
春“疫”义神州》
正值春意满城即,疫病突袭人惶恐。
幸有万千真君子,不计生死只为民。
众志成城摧金石,白衣逆行宵难寐。
万千民众听指挥,居家隔离不添乱。
而今满城樱草色,抗疫战争将胜利。
四月四日清明日,遥把哀思寄轻云。
举国同悲悼英雄,九州哀鸣念逝者。
何其有幸生华夏,山河无恙民心安。
《在家上学的别样“味道”》
作者:钟子懿
和煦的阳光招呼洁白的云朵,用一支四味钢笔,蘸了学习的墨水,写出我在家上学的味道。
第一种味道是失落的酸。每次上课,听着老师甜美的声音,看着电脑上精致的课件,学校里的画面浮上心头,与同学们玩耍的欢快课后时间,也被病毒没收了,现在,我只能独自在家写作业、看书。酸的味道便涌上心头。
第二种味道是开心的甜。在老师们精心设计的网课上,不但有生动的视频、与课堂相关的小游戏、丰富的知识拓展,如:活力四射的体育课、智慧满满的科学课、充满想象的美术课等等。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第三种味道是苦恼的苦。线上学习把课堂压缩到了20分钟,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我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十分考验我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更让我苦不堪言的就是弟弟的骚扰了。有时候我正上着课,弟弟就跑来抢走我的书、拿走我的笔。好不容易抢回来,鼠标又被他夺走了。上课好像就是一场“革命”。
第四种味道是生气的辣。因为疫情原因,电脑、手机就变成了家里的宠儿。我要用电脑上课,妈妈要用电脑做课件;我要用手机交作业,妈妈要用手机改作业。每次我和妈妈都在争抢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权。这不,我刚上传完作业,正要读口语呢,妈妈立马就催了,辣的感觉立刻充满全身。
(注:以上内容节选自“乐学小先锋”南方报业小记者创作大赛参赛作品。)
比赛相关信息将第一时间在“南方报业小记者”南方号上进行发布,敬请留意!
统筹:饶玲 谢苗枫 汤凯锋 张盛良
执行:陈峥 吕晓雁 李镓洧 蒲思伊 邹炜 张昉 刘东海 李倩倩 实习生 徐晓杨 洪燕文 余晓清
推文:陈峥 实习生 洪燕文
制图:崔澄碧
校对:陈大钻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南方日报社 南方+客户端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梅州记者站
特别支持: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注:本活动一切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