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度净利跌回五年前,混改的格力能走出低谷吗?

珠海新经济
+ 订阅

近期公布的格力电器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格力实现营业总收入2005.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7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4%。几乎同时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则更为惨淡,营业总收入预期为207亿元至229亿元,同比降至少四成,净利润则同比下跌七成。

2019年底,格力电器完成混改,股权发生变更,珠海明骏成为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格力集团持股比例降为3.22%。这是格力电器“混改”后的首个年报成绩单,但也是多年以来少有的惨淡“成绩单”。

早在疫情影响之前,格力电器2019年第四季度的单季度净利润就出现同比下降,降幅创数年来新低。张由琼 摄

早在疫情影响之前,格力电器2019年第四季度的单季度净利润就出现同比下降,降幅创数年来新低。张由琼 摄

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明显下探

此前,格力电器董明珠曾表示,2月格力电器销售额是零。2月,受疫情影响,线下销售几乎停滞,格力电器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跌,可以说是在预期之内,亦可以理解。不过,南方日报记者注意到,从2019年业绩快报可以推算出,早在疫情影响之前,格力电器2019年第四季度单季度净利润已创数年来新低。

据格力电器2019年三季报,格力电器营业前三季度总收入为1566.76亿元,净利润为221.17亿元。以此算之,2019年第四季度,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为438.32亿元,净利润为25.55亿元。

在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上,格力电器2019年第一季度为410.06亿元和56.72亿元,第二季度为573.35亿元和80.78亿元,第三季度为583.35亿元和83.67亿元。相比2019年其他季度,第四季度的营收仅高出第一季度,而净利润远不如其他季度,甚至不到第一季度净利润的一半;而同比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下降逾10%,净利润则下降近五成。

而更鲜为人知的是,格力电器单季度净利润低于25.55亿元,还得追溯到2014年的第一季度,彼时净利润为22.55亿元。自从2016年开始,格力电器单季度净利润从未低于30亿元。

价格战正严重伤害主营业务?

如果说疫情严重影响一线下销售“大杀四方”的格力电器,那2019年的第四季度究竟发生了什么?

格力电器2018年年报显示,格力电器空调业务占其营业收入的77.8%,尽管2019年详细年报指标还没有全部披露,但空调销售毫无疑问仍是格力电器主营业务。

回溯到格力电器2019年第四季度的大事,不少厂商和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那场价格战风波仍记忆犹新。2019年11月到12月,多年未打价格战的格力电器突然掀起三次降价促销。

降价带动销量,并非格力电器一贯的做法。此前,董明珠曾多次表示,格力电器不打价格战。事实上,从当前国内空调市场几家巨头的价格策略来看,格力电器的空调往往定价更高。也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格力电器占据国内空调销量第一的宝座,其比国内竞争对手更高的定价,是利润重要的来源。

而主动掀起价格战的背后,亦有着格力空调销量的压力和对营收的担忧。2019年前三季度,家用空调累计同比下跌0.97%,销量累计同比下跌1.78%。行业增长速度受挫,而2019年(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整个家用空调行业的库存高达4862万台,超过2018年销量的一半。格力电器并没有公布其库存量,不过业内预计占比在行业总库存量的10%以上。

彼时,就有竞争对手直指格力电器意在去库存。尽管格力电器在2019年第四季度发动了数次降价促销,但以当前的年报数据推测出的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来看,价格战营销也许去掉了库存,但给格力电器造成的伤害也不小——营收可谓保住,但净利却明显下滑。

罕见拿起资本市场自救“武器”

在资本战场上,格力电器也迎接着“厮杀”。

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格力电器2019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5.71%,同比2018年的33.36%,下降了7.65%,在2017年、2016年、2015、2014年,这一数据分别为37.44%、30.41%、27.31%、35.23%。比25.71%还低的数据,要回溯到2006年年报。这意味着,格力电器净资产收益率降至十余年来的最低点。

利润率方面,2019年,格力电器为14.6%,横向对比综合性家电制造巨头,这一利润率仍是较高水平,不过,若纵向对比自己这些年的表现,则为2015年来最低。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是一家企业盈利(赚钱)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这一点上,格力电器一直表现亮眼,而这也是支撑其资本市场股价表现的重要因素。不过,随着这样的能力遭受挑战,在股价方面,格力电器自今年以来,一度从年初的70.56元/股下探至48.4元/股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格力电器也在资本市场开启了股价回购。

为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格力启动了历史上首次回购。4月12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

此外,南方日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年来,在寻求业务新增长点上,格力电器一直备受关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个新主题,从重型装备、手机、新能源汽车再到芯片,而今年4月又增添了医疗板块。主题不停变换,几乎每一个“新主题”,都是当年备受热议的风口议题,但尚未在年度成绩单的营收、净利等指标上作出突出贡献。

尽管不少人认为空调市场已经见底,但在中高端市场上,格力电器等知名国产品牌在与日韩品牌的竞争中,仍不占优势。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高端市场的潜力仍有待挖掘,品牌竞争力也有待提高,从该角度讲,即使是聚焦主营业务,格力电器也并非没有空间。但显然,格力电器把更多精力花在每年探求新业务可能性上,且不断切换。

时间拨回5年前,201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05亿元,同比增长16.63%,但紧接着的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1005.64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格力电器各项成绩指标在彼时跌入低点,随后,格力电器“坚强”走出低谷,一路上扬。

然而,相比2015年,2019年的格力电器在几项关键指标上表现更为“惨淡”。随着2020年的到来,21世纪20年代已经开启,混改的格力电器还能走出低谷吗,将何去何从?

【记者】姚翀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