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麟
不久前,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宣布,全年改造8000亩村级工业园。这一目标相比原计划的4860亩接近翻倍。而且超过全区年度总计划的1/4。
今年由于疫情,各地经济均受到一定影响。顺德镇街也不例外,但就在各地叫苦不迭的时候,“见过风浪”的顺德镇街却稳得住,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
当今中国的区域竞争愈发激烈,各地群雄并起。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顺德镇街在镇域经济中是一枝独秀、一马当先,那么今天则是百花齐放、并驾齐驱。谁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率先走出一条新路,谁就能在新一轮的竞争当中取得优势。
在如此态势下,顺德镇街没有被眼前的成果迷惑,他们对标新发展理念,寻找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而疫情并未能阻止他们苦练“内功”,追寻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幅以新发展理念为底色的攻坚高质量发展美丽画卷,在顺德大地徐徐展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改革开放中拼杀出来的顺德镇街压力不小,身为先行者的镇街深刻感受到了身后追兵的压力,既有省内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打开顺德地图,河网密布的顺德拥有105国道和325国道两大交通主动脉,它们形成了强大的经济产业带,其中105国道更是一口气串起了东部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和容桂五大镇街。
以容桂为例,105国道容桂段不长,约4公里,但却依次分布着“海信”“格兰仕”“万和”等众多响彻海内外的明星企业。几乎每一个品牌都标志着国内这一行业的起点或龙头,站在市场的最前端。驾车走在这条路上,两侧巨大的企业品牌广告接踵而至。因此,这段路还有另一个名称——名牌大道。
扎根顺德镇街的企业所创造的名词,直接丰富了国人对市场经济、企业博弈、全球化竞争的感性认识。在珠江东岸,外资拉动、融入跨国企业供应链是最为熟悉的发展模式,而在珠江西岸的这一侧,顺德镇街诠释了草根经济蓬勃的生命力,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经济观察家的眼球。
已经如此辉煌的顺德镇街,在困惑什么?
如果不是走进镇街,如果不是坐下来和顺德人攀谈一番,你肯定想象不到,外人看来已经发达富裕的顺德镇街,却纠缠在很多困惑之中。
以内源型经济为主导的顺德镇街,有着完善的产业链、人才链,从而实现了资源的自我配置与完善,加速了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但长此以往,在享受经济发展巨大成果的同时,土地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成为镇街发展的阻碍之一。顺德的土地开发使用已近饱和,大量企业渴望获得土地实现增资扩能,但却无地可用。
而在思维上,甚至有部分人存在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落袋为安”的过度务实观念,急需增强对战略、对未来、对创新的敬畏和追求。
与此同时,企业寻找要素驱动成本更低、市场更大的区域谋求发展这一主观存在的叠加,带来了顺德镇街制造业开始外溢。
身为顺德南大门的容桂感触最深,大量的容桂企业在中山进行投资,这些容桂企业主要分布在南头、小榄、黄圃、三角、东凤和阜沙等镇。其中黄圃大岑工业区中,从顺德搬入的企业占比达70%,另据企业反映,南头的企业中至少有一半也是从顺德迁入。
更大的困境还在于,以专业镇为特征的顺德镇域经济,已开始遭遇“天花板”,以镇域为界限的发展思维,事实上已经成为镇域经济跨越前行的桎梏。
事实上,这一问题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达区域非常普遍。种种问题之下,身为“领跑者”的顺德镇街,必须要让大家知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想到哪里去”。要让大家知道顺德镇街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怎么办?
这的确是颇费思量的难题。镇街不是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跨地域、跨行业地发展,而顺德镇街所有的努力只能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期待破茧而出。
他们环顾四周,看周边区域竞争,看国内外一线城市发展,心有不甘。顺德的优点在于:尊重常识,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地里不会长黄金;自然成长,不会拔苗助长;与时俱进,不故步自封;勇于变革。顺德一直都遵循市场的规律在稳步发展,正因为这样的基因,让镇街明白,市场的赢家永远是先行者。
顺德镇街不讳言自己的不足与不满。民众或期望或牢骚,但对镇街主官们而言,现实的种种是频频扬起的策鞭,片刻耽误不得。顺德镇街的掌舵者们在平心静思:未来发展的道路究竟在哪里?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镇街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实际上,曾经作为顺德工业发展“产床”的村级工业园,广泛分布在顺德镇街,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占地13.5万亩,拥有1.9万家企业,占全区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的70%,却只贡献27%的产值和4.3%的税收,已经成为落后产能、安全生产隐患和环境污染高度集中的“温床”,成为“散乱污”低效用地的“代名词”。
顺德镇街敏锐地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新机遇,拿自己“开刀”成为镇街的选择。他们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在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各镇街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整合资源、创造优势,坚决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下称“村改”)攻坚战,一场“土地再革命”“效率再革命”在顺德镇街磅礴展开。区镇村合力攻坚,一举奠定顺德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村改的不断深入,顺德镇街发现,不仅底气足了,眼前的视野也豁然开朗。他们坚持开放为先,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促进内外联动发展。他们瞄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分工和配置,借力发展新兴产业。博智林机器人谷、库卡机器人、开源芯片基地等纷纷上马,打造了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过去离开的企业也“急哄哄”想回家。
当前,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风险隐患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但危中有机,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是面对风险挑战,顺德镇街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在从容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坚定不移地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做强发展优势和长板,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面对时代大格局,顺德镇街正在跨入二次创业的大时代,开启新常态下的区域大格局,我们期待顺德镇街再度引领中国镇域发展未来30年。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南方+顺德频道执行主编)
延伸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