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倒计时,广东碧桂园学校在行动

博实乐广东碧桂园学校
+ 订阅

学校如何将防疫工作做全做细?

家校联防如何达到该有的效果?

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得到保障?

如何维护校园正常生活教学秩序?

随着各地疫情渐渐稳定,多地区陆续明确开学时间,关于学校复学的防疫战,即将拉开帷幕。为做好复学准备,我校进一步落实科学防疫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疫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未雨绸缪,开展复学防疫演习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示,各学部各部门从4月8日开始组织开学疫情防控演练,今天演练的内容包括学生进校报到、图书馆阅读、国际初中教学、进入宿舍、幼儿园教学、中学餐厅就餐。

01返校正门防控

场景一:学生入校体温检测,体温正常。

学生入校时佩戴口罩,在停车场下车后,由保安负责现场停车指引,学生从人行通道排队,老师负责维持队伍秩序,确保学生之间间隔至少1米,按点位排队。

在帐篷入口处,老师为学生喷洒免洗消毒液,并收取“健康卡”和“承诺书”。之后,学生缓慢逐个经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检测,体温正常(温度低于37.3°C)刷卡进校。

喷洒免洗消毒液

红外线测试正常刷卡进门

场景二:学生入校体温检测,体温异常。

入校过程中,一旦发现体温异常(温度超过37.3°C)的学生,立即移送至观察室,并对其所经路线进行消毒,校医询问登记并报告疾控中心确认进一步指示,确有必要再拨打120,引领学生上车就医。学校将联系学生监护人告知送医情况。

红外线测试异常后再次进行体温测试

报告疾控中心确认进一步指示

体温异常学生移送观察室

登记体温异常学生情况

02教学区防控

学生进入教学区必须佩戴口罩,按指定路线行走,分班级,分楼梯口有序排队进入班级,前后左右间距1米,上下楼梯时尽量不触碰扶手、墙壁。

在进入教室之前有序进行手部消毒,经老师用额温枪采集学生体温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测后,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教室。

全自动洗手液感应器

学生上课采用单人单桌形式,避免开展学生小组讨论,面对面沟通时必须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共用教具的使用,若一定要使用,保证一用一消毒。学生之间不得互借或者传递学具 。

国际初中课堂教学情景模拟

电脑室学生间隔一桌

幼儿园课堂教学情景模拟

场景三:教学时学生不适

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或者学生自报)学生身体不适,询问其身体状况。任课教师联系导师(若是幼儿园学生,则联系班主任和幼儿园医务室)反馈情况,导师携带额温枪前往对应课室。若额温枪3次检测均大于37.3度,导师通知年级组长,年级组长通知学生处,学生处上报部门校长及观察室(若是幼儿园,则由班主任通知助理办,助理办通知园长,园长通知学校及教育部门)。导师带领发烧学生选择就近楼梯下楼,经主干道移交至观察室,并通知家长接回学生。

发现学生体温异常及时上报

2. 相应班级实施相对隔离管理,班级/宿舍增加消杀次数,并停止相应班级的体育锻炼活动,减少课间非必要外出,直至部门通知该班级解除相对隔离管理。

3. 发烧学生的返校标准参考校防控小组意见。无学校通知,患病学生不返校。

03图书馆防控

学生进入图书馆必须佩戴口罩,间隔1米距离排队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并喷洒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图书馆。

进馆后,学生听从馆员指引,按照座位标识就座,选书或排队办理借书手续时,保持适当距离,随借随走。如果馆内人数超过30人时,暂停让其他学生入馆。

引导学生定点阅读

场景四:等候入馆时发现有学生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

1. 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并带有其他异常症状学生,馆员要立即将其转移至旁边无人区,让其他学生与其保持距离,并第一时间打电话报告校医室、校领导、班主任(年级领导)和图书馆馆长。

体温异常学生隔离再测

2. 报告前要记录下患者班级或部门、班主任、体温、观察和适当问询病患出现的症状,如面色神态、发热、皮疹、呼吸不畅等,以便能较好反映问题。

3. 如果校医室或校领导指示由图书馆人员引导异常症状学生到健康观察室。馆员在前面引导时也要注意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一米以上,警示路上的人注意避开一定距离,并对其所经路线进行消毒。

04宿舍防控

学生进入宿舍的值班岗位,间隔1米距离排队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并喷洒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体温正常则按照《广东碧桂园学校防疫期间学生宿舍活动指引》要求,及路线指引进入部门指定的宿舍楼栋。

学生进入宿舍楼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间隔距离,上下楼梯间隔4个台阶;学生离开宿舍时,按照间隔时间每个楼层错峰2分钟,每个房间错峰1分钟,间隔1米以上排队出宿舍。

场景五:进入宿舍前发现有学生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

生活老师立即引导发热学生进入就近的田园健康观察室,并通知校医室,立即向学校防疫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04中学餐厅防控

1. 学生之间保持1米间隔距离,在餐厅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体温正常方可进入餐厅。学生进入餐厅前需排队使用间隔水龙头洗手。

2. 疫情期间,以套餐形式购餐。学生按地面1米线排队取餐,取餐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就座用餐。

3. 分区错位用餐,综合馆改建为临时就餐点。学生按标识定位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禁止分享食物。

4. 用餐结束后,检查桌面保持干净,按1米距离排队,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桶后,经指定通道离开。

面对突发的疫情,重视、正视、积极快速落实防控措施才是最硬核的办法。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多措并举,积极抗击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织牢校园疫情“防护网”。

统筹协调,制定疫情防控方案

疫情发生后,我校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多次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体系,构建防控工作网络,随时沟通收集报送相关信息。

我校积极分析研判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去抓,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发布《广东碧桂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迅速出台了《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广东碧桂园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广东碧桂园学校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广东碧桂园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教室宿舍清洁通风消毒制度》、《广东碧桂园学校晨晚检制度》等规则制度,保证各项防疫工作有章可循,全方位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升级防线,实施校园封闭管理

“将师生安全放在首位”是所有安保人员的职责。2月9日,学校发布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通行管理通知,从2月9日开始,除学校安排防疫值班、消毒人员外,其他人员在疫情解除前一律不能出入学校。保卫处布下校园战“疫”的第一道防线,关闭两处校门进出口,只开放正门,以便更好地控制人员进出,并要求全部值班人员上岗前均需测量体温并登记进校信息后方可进入校,在岗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掌握动态,加强畅通上报渠道

我校强化落实主体责任,了解掌握校园动态,坚持每天“日报告”制度,对数据进行核对、筛选、提炼,及时上报顺德区学校防控新冠肺炎信息报送系统;与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密切沟通,及时传达各类防疫文件并对各类上报数据进行核对说明;级部主任、班主任实时跟踪管理,与师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精准摸查,动态关注个人情况,落实教职员工和学生“一人一档”健康卡建档工作。

确保安全,全面加强清洁消杀

后勤保障中心张主任放弃休假,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协调指挥校园消杀工作,100%确保校园清洁消杀全覆盖。后勤保障中心根据《广东省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每天进行清洁消杀工作,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加强对楼道、走廊、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和物表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安排专员对楼梯通道、卫生间、电梯(特别是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等人群频发接触的物品进行物表消毒。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复学准备工作,3月28、29日,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联合后勤保障中心统一行动,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在室内消毒过程中,老师们严格遵守室内消毒要求,精心配比,对门窗、课桌椅、储物柜、地面等进行了细致的喷洒、擦拭清洁。每间教室打开 4 盏紫外线灯同时进行不少于40分钟的照射消毒,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至少 10 分钟。

消毒完成后,老师们需认真填写消毒记录表,做好消毒台账,各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直到开学,各学段还会安排专人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每隔三天进行一次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登记。

后勤工作人员对学生宿舍门窗、地面、床铺、储物柜、空调等进行全面消毒、清洁,并使用紫外线灯对宿舍进行照射消毒。

3月31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到各部门开展“全面防疫消毒及卫生工作”大检查,领导小组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校园清洁消毒实现全覆盖,全面切断疫情传播源。

规范采购,保障防控物资储备

我校结合班级数量、规模,师生人数,消毒面积,测温、消毒次数等综合因素,按照防疫物资储备要求,合理测算储备物资需求,及时购置84消毒液、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仪、紫外线车、75%酒精、免洗手消毒凝胶等疫情防控物资,对存储的红外线测温仪、消毒液、医用外科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种类、数量、质量认真进行清点整理,每日盘点疫情防控物资库存,力争学校所需防疫物资储备到位,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此外,我校还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热心支持,收获一批批的防疫物资捐赠,包括医用外科口罩、75%酒精、84消毒液等。

学生家长为学校捐赠防疫物资

增强意识,加强防控知识宣传

宣传办认真传达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及时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制作防疫宣传横幅和海报,引导教职工、学生、家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防护意识,通过官方公众号、学校官网、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全面动员密切做好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并引导师生和家长尽量减少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措施,自觉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微信、网站齐宣传

设计防疫海报

用“心”关注,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我校高度重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月7日-8日,学校心育中心的老师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对各班情况的调查后了解到,我校部分学生面对疫情产生了烦躁、焦虑的情绪,并且由于假期的延长,一直“宅”在家里,不能随意外出,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无聊、恐惧等感受。为了缓解学校师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对疫情的心理免疫力,广东碧桂园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开通心理支持热线。

云上教学,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我校自2月10日开始实施线上教学,构建“互联网•家•学与教”模式,通过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教学活动,为返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切实满足广大师生居家学习和网上教学需要,一批教职工志愿者化身“快递分拣员”,对学生配套线上学习书籍分工进行分拣、打包,以最快的速度将新学期教材安全有序地送到每位学生手中。

为保障教学质量,提高线上教学效率,学校组织召开线上教学专题研讨会,开展网络教学示范课,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宝贵的经验技巧和交流学习的机会。

爱心援助,参与防疫抗疫活动

我校中国高中十二年级学生范西莎、陈宝宝和何焯昕同学积极号召校友筹备物资,最终筹集了23500元的善款,向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和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捐赠了1800个KN95口罩,向武汉交通管理分局捐赠了120个KN95口罩,并将剩余捐款悉数捐给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这是武汉大学医院捐款渠道之一。

国际高中十二年级学生赵思涵同学作为“武汉加油*北美留学生组”的宣传部核心成员,不遗余力地驰援战“疫”,筹集了83万元的善款,购买了口罩、医用面罩、防护服等物资运抵纳雍县人民医院、江岸区球场街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峰街道荣芳里社区居委会、宜城市中医医院等。这次献爱行动,还得到明星姚晨的点赞。

由国际高中AP十一年级的冯嘉莉、王润民、陈思澄、刘子昕组成的insighter支援武汉小组,筹集了1万余元善款,购买了1000个KF94口罩捐赠给武汉市黄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中心捐赠物资

Pre-DP 10 -2班的学生自发地拿出1000元班费购买了医用外科乳胶手套、医用帽、防护服等医疗物资送往武汉。

邓慧莹老师积极投身防疫工作,加入到佛山市防疫工作小组当中,负责在白云机场内的佛山驻点进行旅客信息登记、为指挥部安排车辆及时提供信息、引导旅客进行转运,高峰期一天会接待返佛旅客300人左右。她表示,在战疫的过程中有着困难和挑战:如面对情况未明的入境人员、为了节省防护服6-7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卫生间等,但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她严格细致地完成了所属的防控工作,并为能给战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自豪,对战胜疫情也充满信心。

医务室朱光辉主任,积极配合社区,动员员工居家隔离,每天他都坚持到员工宿舍为大家测量体温。他还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义工,到高速路口为返顺人员测量体温。

……

以“艺”抗疫,创作爱心战“疫”作品

同学们用文字为中国加油,用色彩传播光与热,用音符影响更多人,以声传爱、以笔绘心、以信寄情、以诗抒情,创作了一批战“疫”作品,给所有英勇的“逆行者”和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加油鼓劲,表达对战胜冠毒的美好祝愿。

以笔绘心

以诗抒情

以声传爱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