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 安仁擂钵抖辣椒:抖出辣的穿透力

南方+ 记者

享人间美味,品百味人生,欢迎来到南方+客户端美食+专栏。

◎饮食故事

安仁擂钵,又名椒钵。相传其制式是神农所传,起初是抖药用具,是一种纯土陶制品。安仁椒钵整体呈圆型,口宽底窄,呈黑灰色,外饰绳状横纹,内制丝状竖纹,钵口留有一小指痕迹般的小口,是滤药汁用的。这种制式是很实用的,钵外横纹有很好的防滑作用,便于手拿而不滑。钵内竖纹有很好摩擦作用,能提高抖的效率,使药汁很快抖出来。也就是说,安仁椒钵最初是一种抖药用具。究竟何时用于抖辣子,取名为椒钵,恐怕难已考证了。据记载,明代辣椒引入华夏,盛行于长江水系西南、中南地区。至今,湖南人能吃辣,把得蛮,不怕辣,辣不怕的个性,成了一个地域的人文标签。由此可见,安仁擂钵抖辣椒,时光追溯最多应为明代以后。

安仁擂钵的制作

安仁擂钵,是安仁农耕生活的活化石,历时数千年,得以传承下来,要问其究竟,说远可追溯到神农艰苦奋斗的精神,说近是源于安仁人恒古朴实的人文情怀。如今的安仁椒钵,就不仅仅是用于抖辣椒了,可抖出风味各异数十种花样不同的菜,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抖菜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安仁擂钵抖辣椒的技法也在逐渐改变,由传统的柴火碳煨熟,改良成油爆辣椒。过去擂钵抖鱼仔、抖茄子,抖苦瓜,抖扁豆,抖荞头,抖芦笋,抖小笋等,到今天的抖皮蛋,抖瘦肉等等。有业内人士称,安仁抖菜系是湘菜系列的重要品牌。

安仁临近的株洲市茶陵县、攸县、衡阳市耒阳市,及郴州永兴县等周边县(市)都有。从周边县(市)各类椒钵的制式看,安仁椒钵起源更早,粗放实用,“农”味十足,制式独特,且蕴含着安仁人只求实用不求好看纯朴的人文思想。也就是物以“实用为上,外观次之”,“好看不好用,好看不好呷”,安仁人最忌。其中,安仁抖辣椒的味道之独特,以安仁本土产,或永兴县金龟镇所产的豆厮油为正统的特殊佐料为硬核。

柴火,取碳火煨熟

在安仁民间,辣椒果熟始于农历五月早稻插秧季。农妇清早浣衣挑水,锄草摘菜归来,起火捞米煮饭,就要下田扯秧。此时,把烧好的碳火从炉膛里扒出来,盖在新鲜采摘的辣椒上。待扯秧回来,再张罗在炉膛边的碳火中扒出来煨熟的辣椒,然后拍拍灰尘,置于擂钵中抖烂,再佐以蒜蓉、葱花,豆厮油。

◎食材清单

主材:青辣椒、红辣椒,或安仁本土干红辣椒约300克

配材:鱼仔、皮蛋、瘦肉、油豆腐、腊肉、油渣等,或茄子,苦瓜,扁豆,荞头,芦笋,小笋等各100克,可任选其一

佐料:一瓣蒜籽、葱花少许,豆厮油

◎做法步骤

1.青椒或红椒,去梗,洗净置于捞箕备用;

2.起锅,植物油烧成八分热,倒入辣椒翻炒至熟;

3.将一瓣蒜籽在擂钵中抖碎,加上炒熟的辣椒抖烂;

4.加盐、少许鸡精、胡椒粉、及葱花,起锅烧油,淋在佐料上面,嗞嗞冒烟更佳,更入味;

5.加上加工的配材,任选一样即可,用筷子拌匀,即可上桌入席。

干红辣子抖荞头

◎食养密语

安仁擂钵抖辣椒最传统的技法,还是碳火煨熟。这种原始的技法,是对农耕文明的推崇,也是对食物原生态的探源,使食物保持本原的味道。若是选用湘北湘阴县樟树港镇的辣椒,此物更甚一筹。樟树港辣椒堪称辣椒界的“爱马仕”,再选用几颗红色的樟树港辣椒搭配,红绿相间,犹如“LV”奢华与洋气。樟树港的辣椒皮薄肉均,入口绵香,辣味穿透力极强,大大增强食欲。

樟树港辣椒

即使吃到最后,擂钵还剩少许残留,仍可装点米饭,把周边撸均匀,这也是安仁擂钵抖辣椒的秘笈。擂钵撸饭,亦是安仁人节俭的生活姿态,更是对食物的敬畏。

◎美食+档案

谭旭日,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美食专栏作家,佛山市政协委员,陶瓷企业职业经理人。

【文图】谭旭日

【编辑整理】马华

【统筹】马华 蔡华锋 李劼

扫码入群,遇到更多美食达人。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