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穗汉小朋友 同读大中华”诗歌征集活动,距离4月22日的截稿日期,仅余一周时间。有兴趣的小诗人请抓紧时间,进行投稿。
在之前的投稿中,不少小诗人对评委推荐和拒稿(审核不通过)存在着一定的疑问,这里且进行评述一二,希望能够拨开大家心头的迷雾,在后续的投稿中更加顺畅。
什么样的作品容易被推荐?
能被评委推荐都是优秀的诗作,其优秀之处,可能在于立意新颖,也可能在于视角独特,或者是文采优美。整体来说,评委推荐的作品约为1/15,亦即,大概15篇投稿作品中,有1篇会进入评委的“青眼”。
而被推荐的作品,除了会在南方+APP的活动页面的“评委推荐”栏目中进行展示外,还有机会被选录在南方日报、雅荷诗会南方号、小学生诗歌季南方号、天空城兴趣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媒体上刊登,将来还有机会出现在“穗汉小朋友 同读大中华”诗集(图书)中。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更容易打动评委,从而拿到宝贵的推荐机会呢?一般说来,如果你的诗歌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那么被推荐的概率就很大:
插画作者:罗梓桐 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
·作品富有童真童趣
童真、童趣是这是童诗最宝贵的品质,它折射出童心如钻石般的澄澈。用孩子的纯净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世界,用孩子的天真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那就是诗歌哪!
童真、童趣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存在,只是说它就像是身边的空气,你知道它的存在,但未必可以直接感受到它,也不知道该如何捕捉住它。事实上,想要表达童真童趣很简单,那就是放空大脑,排除掉所有的知识桎梏,让自己回归成赤子稚童,想象这时你所看到的世界本真模样以及心情,再尝试着用最简洁的文字把它们描述出来。
比如说,新冠疫情是本次诗歌征集活动,出现频率最高的,占据了90%以上的题材,但是许多作品都是成人的视角,新闻的口吻,失去生动的血肉,缺少独特的灵魂,只能成为“匠作”。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你对于新冠疫情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感悟呢?是痛恨、恐惧、忧伤,还是说茫然、漠不关心、不知所措?这些感受的真实来源是什么?是妈妈每天回来的第一件事,都要用消毒剂喷洒衣服吗?还是说只能像一只笼中鸟一样被困在家里,已经忘记了公园的清新空气,郊外的踏春游兴?甚至就是街角的一碗馄饨面味道勾起了馋虫,昔日同学之间的打闹都成为久远的记忆,让人怀念……
那些原本是寻常、普通的生活场景与事物,因为新冠疫情而被打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意义,比如说以前戴口罩意味着你生病,而现在戴口罩意味着你拒绝生病;以前宅在家里不去上学被认定是“坏学生”,现在乖乖宅在家里不去上学被认定是“好孩子”……小诗人们应该多去挖掘身边的这些小细节、小场景,用心地去体验生活中的每一缕微风吹拂过的角度,感受每一朵花香的幽微差别,将它们真实、诗意地呈现出来,那么就是一首好诗。
插画作者:杨涵 高州市高文小学
·行文具备音律美
诗歌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最适合用于吟哦、朗诵,这主要是它的行文断句,有着韵律的美感。这种美感,可能体现在字行的长短有致,句末的平仄押韵,或者是节奏的自由灵动上。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表示,“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闻一多更是要求诗歌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音乐美即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韵律感。绘画美即辞藻的华丽,讲究诗歌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即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
虽然对于童诗,我们的要求不会那么严格,不希望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桎梏住孩子们想象力的发挥,但是诗歌的音律感构成了它的内在美学之一。一首节奏明快、韵律自然,朗读起来抑扬顿挫的诗歌作品,自然更容易受到评委老师的青睐。
反观一些投稿作品,连最基本的诗歌格式都不具备,大段大段的文字堆积,缺少合理的断行,字行间缺少必要的转承启合,读起来干巴巴的,如同嚼蜡,自然难于获得评委推荐。
插画作者:颜子愚 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
·诗歌文字优美
汉语言文字具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些都是诗歌的天然宝库。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在用词酌句上会精雕细琢,如一块美玉般,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怦然心动。
诗歌与其他的作品不同,它短小精悍,内容和形式都讲究简练,有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味道。我们追求文字的优美性,并非是让小诗人们流于浮夸,过分地追求词藻华丽,华而不实,而是希望小诗人能够真正领会诗歌的真谛,做到用词精炼、准确、生动,在有限的空间里,把诗歌的意象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汉语文字的魅力,生发出丰富的联想。
诗歌的文字可以口语化,但不可以口水化;诗歌的文字可以浅白,但是不可以浅薄;诗歌的文字可以张扬,但是尽量不要轻狂。
在诗歌的世界中,无论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或者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都是诗意与美好的。但是倘若诗歌的文字不甚讲究,如同女子浓妆艳抹,大汉抠脚挖鼻,那自然让人难于生出好感,也无法上得了推荐。
插画作者:杨皓宇 茂名市愉园小学
什么样的作品会被拒稿?
关于拒稿的原因,之前在《“穗汉同读”诗歌征文,你所想知道的“内幕”尽在这里……》中曾进行过阐述,这里再补充一二:
涉嫌抄袭:非原创作品,一律不通过。
重复投稿:一稿多投,评委只能一毙了之。
非诗歌作品:无论是一句话,或者是一长段话,都很难通过审核。一般会建议修改后重新投稿。
投稿方式不对:投稿必须将诗歌贴在正文中进行投稿,而不能用图片的方式投稿,甚至有些作品还是手写拍照,这样被拒也是正常的,一般会建议修改后重新投稿。
倾向不良或者内容有误:极少数作品在描述、叙述上存在着一定的价值观偏差或者是用词差错,一般会建议修改后重新投稿。
插画作者:曾乐昀 广州市天河区华康小学
希望在接下来的诗歌投稿中,遇到最好的你,以及最美的诗意!
欢迎投稿
你对武汉有什么想说的话?欢迎以诗歌的方式投稿给我们吧!优秀的作品将刊登在天空城兴趣社区微信公众号、南方+“雅荷诗会”南方号、广州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等多个平台上,并将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结集出版,用作公益性教育活动。
投稿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南方+客户端”APP,进入活动页面投稿,或者从南方+APP“首页”-“活动”-“‘穗汉小朋友 同读大中华’诗歌征集活动”页面,进行投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