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硬底化村道、粉刷一新的民房、宽阔漂亮的文体广场、醒目的村名标志与悠然惬意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走进高要乐城镇社播村,如此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 苏科伟 摄
乡村振兴战略,勾勒了美丽乡村的壮阔画卷,绘就了农民美好生活的光明前景。
2017年以来,高要区乐城镇紧紧抓住肇庆市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乐城镇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建设。
▲ 乐城镇 供图
2020年3月初,省委书记李希到肇庆调研,在高要区乐城镇,李希强调要确保乡村振兴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点击查看详情<
▲ 张湘宇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乐城镇将如何写好这篇文章?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苏科伟 摄
村庄颜值的不断提升,得益于乐城镇抢抓机遇,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建设的同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方面,该镇抓住肇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记项目的重大机遇,全面启动了该镇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建设。乐城镇区总体空间建设框架为“一带两轴五区多节点”。其中,一带为大迳河景观带;两轴为264省道与415县道(镇区段)景观主轴线;五区分别为滨河环境风貌提升区、山林生态休闲示范区、农业休闲经济示范区、产业经济发展提升区、村庄环境风貌提升区;多节点包括滨河公园、文化广场等多个公共空间系统节点。
另一方面,该镇围绕生态宜居的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对全镇所有行政村完成村庄规划,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规划建设村前小景及道路、环保、文化、体育等惠民工程,补齐公益设施建设短板,农村居住环境大大提升,村民宜居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 美丽廊道建设银村段 乐城镇供图
深挖特色旅游资源
山上绿屏、村道绿荫、街区绿景。
在乐城镇,出门见绿、移步换景的生态格局,随处可见。
▲ 乐城镇供图
乐城镇充分发挥山区优势,以“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为建设理念,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开展生态绿化,深入挖掘特色资源,以创新、前瞻性的角度打造森林小镇。
自创建森林小镇以来,乐城镇先后完成了圩镇各路段、区域的路面整治、人行道铺装、公园建设、绿化提升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打造“一带两轴多节点”的新风景,全面提升街区绿化和城市品位。
▲ 上云洲村梯田。吴勇强 摄
▲ 乐城镇金钟山景区
自2018年5月高要区启动“河乐水”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以来,乐城镇扎实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其山区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整合升级旅游资源,成功推出一系列特色乡村旅游,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除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稻草文化旅游节,乐城镇还大力推广“社播—仙人坑—银村—伍村—领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完善建设金钟山森林公园、红茶花基地和油菜花基地。同时,集环保科普园和吃住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体基地也在有序推进中。
▲ 2018年12月30日,乐城镇社播村举办高要区首届“稻草文化旅游节”。
▲ 2019年9月23日,我区在乐城镇社播村举办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南药文化展活动。苏科伟 摄
▲ 在乐城镇社播村,200亩油菜花开出一片花海,游人在花丛中赏花自拍,为乡村旅游新添了一个靓丽景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乐城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出一条绿富同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 钟养昌 摄
▲ 高要广佛手
当地处于丘陵山岗地带,
土地肥沃,光照充足,
以及舒适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这里的农作物种植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
乐城镇大力发展“河乐水”山坑菜种植产业项目,
打造具有乐城本土特色的产业名片。
▲ 乐城镇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陈彦成 摄
乐城镇重点推进蔬菜产业发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在社播、仙人坑、息源村、罗带村建设了800多亩绿色生态蔬菜基地。该镇蔬菜种植可覆盖到全镇各村,面积达到5000亩。
大力推进水果花卉种植基地建设,该镇整合社播村、仙人坑村、银村、思可村500多亩土地,发展种植火龙果、油菜花等水果花卉品种。
加快现代南药产业园建设,引入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乐城镇在思可村已发展100亩优质高产广佛手种植基地,扶持发展潮兴合作社500亩广佛手基地,打造山区南药品牌。
▲ “河乐水”山坑菜种植示范基地。钟养昌 摄
漫步美丽乡村,与自然亲近,听一曲鸡鸣狗吠的乡村乐曲,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乐城镇美丽乡村,是新时代新农村的典型,是新时代新农村的美好愿景的示范,这里是一个诗意栖居的环境。
安静的村庄里,装着颗颗沸腾勃发的心,装着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 乐城镇社播村。苏科伟 摄
文:梁俏玲
资料来源:乐城镇
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高要区新闻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编 辑:黄绮雯
编 审:梁俏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