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宅家矛盾不断 清新心辅站来调停

清远发布
+ 订阅

眼下广东开学时间未定,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家中处于“超长待机”模式。“在这个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可能会因为学习、生活等领域的观念不同而引发矛盾。”据清新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以下简称心辅站)介绍,特殊时期,亲子间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及时调节。

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清新心辅站共开展20多次个体心理辅导,以亲子矛盾的“调停者”的角色,为不少家庭提供相关亲子对策和建议。

心辅站一角。

“神兽”宅家催生焦虑情绪

“对症下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长期相处,总会在学习、生活领域发生大大小小的矛盾。”作为清新心辅站负责人,徐婕一直关注亲子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疫情期间,超长假期遇上网课自学等新模式,让一些平日里忽视的亲子问题也会显现出来。

前不久,徐婕便接到这样一例辅导案例。“辅导对象小乐是一位5年级的小女孩,内向寡言,平日里与家长的沟通也偏少。”徐婕透露,网课开通后,因为使用频率和作息习惯上的观念不同,小乐与父母发生了争执。期间,由于父母缺少正确的引导方式,小乐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

据清新心辅站统计,家长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冲突是主要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开始上网课后,叛逆期的孩子自制力较差,长时间使用网络终端或电子设备,出现作息时间不规律、沉迷游戏等问题,家长对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爆发家庭冲突。

“疫情期间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家长和学生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为主。”徐婕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清新心辅站共开展20多次个体心理辅导,辅助对象大多为在青春叛逆期的儿童和青少年。

她还透露,由于亲子问题不尽相同,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心辅站要对来访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不同心理问题开展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适亲子关系,化解矛盾冲突,降低焦虑,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对家长、孩子实行“双辅导”

健康心理是和睦家庭的关键因素

4月3日,小乐和家长再次来到心辅站,继续接受心理辅导。在见到心理老师时,原本内向寡言的小乐面带笑容、主动打起了招呼。

看到这些细微变化,徐婕高兴的说,“第一次见到小乐时,她躲在妈妈背后,由于说话声音小,我需要贴近才能听见。”为了打破小乐的心理阻抗,徐婕利用“沙盘游戏”治疗方法,引导小乐说话,并讲述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倾听、接纳、尊重、真诚等谈话技巧,与小乐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沙盘游戏”深受孩子喜爱。

“亲子关系的构成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我们对两者进行双辅导。”徐婕表示,辅导是针对孩子和家长一同设计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减少焦虑情绪、少一些争执、多一些健康引导,是和睦家庭的关键因素。

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能够自我调节好心理状态,清新心辅站在清新区教育局的推动下,通过电子邮箱、微信等平台把心理健康指引向全区中小学校下发,送到孩子和家长手中。该指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疫情期间产生的心理困扰提供应对策略,有助于孩子和家长自我进行心理疏导。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孩子和家庭的心理工作。”徐婕表示,接下来清新心辅站将视疫情发展情况,有条件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有针对家长的“智慧父母大讲堂”,面向学生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之阳光成长”教育活动,也有走进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让更多人对心理健康有进一步的认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乐为化名)


采写:“清远+”记者樊乾 通讯员黄继坤 陆志强

编辑:朱瑞飞

校对:果果

编审:刘厚斌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