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为使广大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东莞的地域特色、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东莞局微信公众号推出“东莞人文地图”栏目,陆续推出东莞市各镇街行政区的人文地图。相信,你会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大朗镇
大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始建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因古时遍地野生卢蒸(俗名“蓢”),故名大蓢,后为书写方便,写成“大朗”。1949年10月至1952年12月,属东莞县第一区(犀牛陂乡属第二区)。1953年6月30日,大朗改设为乡级镇。1955年9月,东莞县第四区改为大朗区。1957年撤区,废乡级镇,大朗区分为大朗、东坑、黄江3个大乡。1958年9月20日,废大乡制,成立大朗人民公社。1983年8月至1987年3月,大朗公社改设大朗区公所。1987年4月,撤区建镇,成立大朗镇。
大朗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97.5平方公里,辖下28个社区(村),常住人口约6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8万人,是WCBA广东女篮主场所在地,坐拥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材料实验室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项目将规划建设于此。“三大支柱产业”分别为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毛织产业,先后获得“中国荔枝之乡”“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中国毛织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明镇”“国家生态乡镇”等22张国家级名片。
【通讯员:东莞市自然资源局 叶毅贤】
粤自然小编团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