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糕是梅县特产之一,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问世,至今盛产不衰,菊花糕因其外观似菊花,口感香甜、质地软韧而受人喜欢。因其粒小、柔韧、甘甜也被称作客家传统的“QQ糖”还有就是因其颜色跟巧克力相似,也有人称它为客家人的“巧克力”。
菊花糕制作过程
菊花糕的来源
发明菊花糕的是清代潮州府丰顺县汤坑镇西市田中央的张氏家族,光绪年间张家为躲避瘟疫举家迁徙到了梅县畲江圩镇上,并以“义兴”为牌号专门做些糖果、糕点的加工、批发生意。
定居畲江以后张家将丰顺汤坑一带流行的“喷水糕”(因蒸时会喷水而得名)加以改良发明出了今天的菊花糕。《梅县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曾有记录客家人往返南洋时菊花糕总是必不可少的“等路”(礼物)之一。
菊花糕制作过程
虽名为菊花糕,只是取其形状,实际是用糯米为原料,加上麦芽、白糖、榛糖、生油等搓成糕坯。
搓成糕坯后的菊花糕半成品是白色的,将其用模具按成一个个形似菊花的小块。
放上蒸锅的盘子前,先把盘子均匀涂上豆油,菊花糕摆放整齐后,再放入蒸熟。
蒸出炉的菊花糕,颜色像黄糖般的颜色还带着点油光,将其冷却后,就是菊花糕。
客家传统特色小吃菊花糕,是许多客家人童年的甜蜜回忆。
内容综合整理自:客家菜师傅、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