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为真菌类药物,清热毒药之一,临床上是治疗咽痛失音、吐血出血的重要药物。
《本草纲目》记之:“马勃,生园中久腐处,紫色柔软,状如狗肺,弹之粉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味药的生长环境、主要特征等等。
马勃的传说故事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财主家请了一长工,叫马勃。有一天,马勃和几个孩子上山打柴,其中有一个小孩子的小腿被树枝划破了,流血不止。大家正惊慌失措,马勃却镇定地叫这小孩用手把伤口按住。然后,他到山中转了几圈,找到了一个灰褐色的包样东西。用它往伤口按住,用布包扎好。
说来奇怪,过了三天,小孩子揭开伤口来看,没有化脓,再过两天,已经全好了。于是,这灰包能止血的功效就传开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它能治疗咽喉肿痛等证状,更加广而用之。
由于这味药是马勃首先发现的,于是大家就把这药命名为“马勃”。
马勃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马勃科植物脱皮马勃、大颓马勃、紫颓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主产:江苏、湖北、广西等地。
性味:辛、平。归肺、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1.5-6g。
外用适量:内服:1.5-6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作吹药。
使用注意
马勃的服用:《本草纲目》:“马勃轻虚,上焦肺经药也,故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因此,马勃可以治疗: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本品味辛质轻,入肺经。既能宣散肺经风热,又能清泻肺经实火,长于解毒利咽,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马勃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功,用治火邪迫肺,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证。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