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月上旬,共产党员周其鉴等受中共广东区委、团广东区委的派遣,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公开身份,回肇庆广宁开展农民运动,肇庆市广宁县成为广东较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县份之一。
同年10月,广宁县农民协会成立,这是西江地区第一个县级农会组织。当时广宁乡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地主对农民的榨取,地租重、苛捐多、盘剥甚,农民不堪其苦。广宁县农会一经成立,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减租斗争。
武装斗争波及广宁各区乡
广宁县的减租斗争,首先从区乡开始,后来逐渐形成全县性的大规模减租运动。但减租运动直接触犯了地主的利益,他们对农民减租的要求不仅不接受,甚至还成立了“保产大会”“业主维持会”“业主军”等组织,与农会相对抗,以暴力强迫农民纳租。
1924年12月1日,是原商定召开田主、农会双方代表会议的日期,当时农会代表遵约到齐,而田主代表却无一人到会,他们正在纠集反动民团分头进攻农会。
面对地主民团的袭击和进攻,广宁各地农会立即行动起来,一面呈请广东省政府缉匪惩凶,一面发出宣言,申明武力自卫。于是,双方争斗愈演愈烈,一场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波及广宁各区乡。
中共广东区委、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接到广宁县农会的报告后,迅即派彭湃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赶赴广宁,领导这场斗争。鉴于当地的地主武装强大,彭湃先后向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报告,请求派军队支援。
12月11日,广东革命政府派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80余人来到广宁,支援广宁农会的减租斗争。12日,农会方面以农军为先锋,铁甲车队为后盾,向潭布民团据点发动进攻。
经过一天的激战,团匪不支,退守以江姓炮楼为中心的几个据点。江姓炮楼高五层,墙厚楼实,建筑坚固,农军武器简陋,屡攻不克,无奈于当晚撤出战斗,铁甲车队党代表廖乾五回省报告敌情,请示增援。
地主劣绅向农军求和
12月16日,廖仲恺以大元帅府名义,下令就近驻防的粤军第三师,立即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协助广宁农军,同时决定组织“绥缉善后委员会”,负责处理广宁事件。
27日,广宁绥缉善后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两项决议:缉拿江汉英、谭侣松等8名广宁事件祸首,收缴地主反动武装。这两项决议,意味着革命势力将对反动武装进行彻底清算。
缉拿谭侣松之后,广宁农军旋即部署了对江姓炮楼的围攻。1000多人的农军,在铁甲车队的配合下,向炮楼里的团匪发起攻击,守敌据楼顽抗,激战终日,仍未攻克。
1925年1月,彭湃从广州带回了大元帅府的命令,同时也带了一批枪支弹药到广宁。2月1日,农军、铁甲车队和卫士队开始向潭布的民团,以及泰安、江姓、黄姓炮楼等各据点,发起总攻。
2月16日,农军在铁甲车队和卫士队的配合下,乘胜追击,扫清了潭布等地的团匪,其余各地地主劣绅眼看大势已去,纷纷向农军求和,表示愿意缴械。至此,广宁农民反抗地主的武装斗争宣告结束。
广宁减租运动的成功,使广宁农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农会组织迅速壮大。受广宁减租斗争胜利的影响,广宁周边各县的农民运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内容来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内容有删减。
【栏目指导】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内容整理】汪祥波 吴玉美
【党史精读栏目主持人】李强 张丽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