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

广医二院
+ 订阅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法句经·无常品》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祭拜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绵绵细雨,轻轻薄雾,风淡淡地吹着,空气里透着点点悲伤。如果沉溺于那份哀伤中,恐怕会错过这一季的这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繁荣景象。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清明节的习俗不只是扫墓,还有踏青春游。亲人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的气息。踏青、赏花、聊天、放风筝、划船、登山,快乐代替忧伤溢满心头。

清明时节在农历二三月之交,正是春气最盛的时节,顾护肝气,才能顺应自然。养肝,首先要重视精神调养。中医学认为,日夜操劳,忧愁不解,会导致肝血失藏,肝脏的疏泄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其 他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发生或者加重各种疾病症状。比如生气、情绪激动容易导致,肝气不疏,实则怒,可能出现头目胀痛、两胁不适、反酸嗳气、失眠等症状。于是《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说,春三月,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在旖旎的春光中放松情绪,舒展肢体,心情舒畅,避免愤怒与怨恨,则助于体内的气血流行,天地间的美好生机呼应。

民间俗语曰“春吃甘,脾平安;夏吃辛,养肺金;秋吃酸,护肝胆;冬吃苦,把心补”。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到:“春省酸、增甘,养脾气也。” 在清明时节应该适当忌口,不要吃过酸的食物,如乌梅、山楂等,可以少吃,还应该控制食醋的摄入,以免肝气过盛。而甘味的食物,有助于补益脾脏,以防肝气升发太过。补脾的食物很多,如红枣、山药、南瓜、小米、猪肚等等。其中大枣性平味甘,功效益气健脾,煲粥煮汤时可加入适量。

而这一时期,雨水较多, 寒气偏盛,肝阳难以升发,可以适当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洋葱、生姜等。“青色养肝”,春天还应该多吃些绿色蔬菜。菠菜、芹菜、生菜、苘蒿、空心菜、茭白、黄瓜、芥蓝、荠菜、马齿苋、莲藕、萝卜等都是应季的合适食材。

养生汤推荐

都说春眠不觉晓,绵绵细雨,伴着无尽困意。有说天人相应,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这便是湿气的力量。那来一碗健脾祛湿养生汤好了。

薏米排骨汤

材料:茯苓30克,芡实30克,炒薏仁30克,新鲜山药100克,莲子30克,陈皮3-5克,排骨适量(或鸡腿一到两只), 生姜数片,胡椒、盐少许。

方法:薏米干锅烤黄,备用。排骨(或鸡腿)用热水烫滤血水,再加入上述材料加水适量,煲煮1小时左右,加盐、胡椒调味即可。

当然清明时节,喝一壶绿茶,配上应季的艾果也别有一番春意。

当然清明时节,喝一壶绿茶,配上应季的艾果也别有一番春意。

本期博主 :郑艳华

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生殖分会会员。从医已十载,初以中医针灸从业,后师从马红霞教授,钻研中医妇科。

出诊时间:周日上午,周三全天

出诊地点:番禺院区中医科

来源 | 中医科

编辑 |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