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清明将至,你在怀念谁?今年的清明,因为疫情关系,大家不能出门祭祀,那就“以信传情”,写一封寄给天堂的信吧。
自发起清明寄给天堂的信活动征集全城征集 | 清明了,写封寄往天国的信吧!【我们的节日·清明】之后,后台陆续收到许多读者的来稿。细细读来,令人动容。
今天, 由党报网红瑞儿为大家带来“思念的声音”第四期。
四月景雨
四月的雨,似绸丝
无声地飘落,我仰着
无表情的脸,让它
落在我的脸颊上。
我知道, 那是你
你的手,温柔地
抚摸着我的脸颊
述说着你的爱意
四月的雨,似银针
无声地落下,我伸出
拿着艾叶的手
让它刺中我的掌心
我知道, 那是你
昔日劳作拈着的花针
千万根地落在我的掌心
告诉我一生要勤勤恳恳
四月的雨,轻唤万物
像被冷风吹断的零星话语
我穿着踏青的鞋子
旁如无人,向前奔跑
我知道,那是你
你亲切的呼唤
我要找到你,抱紧你
道尽无穷的思念
啊,我的太奶奶
最和蔼的天使
你在天国,可好?
你又是否知晓
这一纸情书所承载的
深情与祝愿?
作者:欧海滢
写给宾金于的信
宾金于:
你好!
好抱歉,最近差点又记不起你的名字了。
出生于1928年,岁月漫漫,你一定看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了吧。
作为一名将军的长女,你在深宅大院里过着大小姐的优渥生活,学习琴棋书画、女工绣作,但也要遵循旧社会的礼制,裹着小脚、足不出户,直到十八岁结婚才真正出阁。
后来,父亲早逝、丈夫逃离、儿子去世,生活似乎将你抛向了无底深渊。幸好,那根植于你内心的坚强,让你不忍屈服,你终究顽强的爬出了深渊,开始了新生。
你找了一位贫苦出身的教书先生,家徒四壁,你却知足,他身体不好,你忙里忙外,既下田耕作、也做饭洗涮,日子开始有了色彩,你生养了四女两男,接着,开始迎接第三代、第四代的出生,家族就这样繁荣了起来。
教书先生十多年前溘然长逝,你的日子慢了下来,虽孑然一身,却思维清晰,身体也算健朗,只是听力不太灵光,被裹过的小脚也让行动越发不方便,但怕麻烦子女,你仍然坚持自己伺弄三餐,颤颤巍巍的背影熟练地围着灶台转。
后来,你经常一个人坐着,听力障碍让对话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于是,你索性选择孤独,总是发呆或者回忆,但若有人走近你,你必然先给对方一个亲切的笑容。
对你的名字记忆最深刻的是你九十岁大寿那天,宾金于这三个字出现在了家门口临时搭建的庆祝舞台上,红底黑字、醒目灿烂,但没想到的是,生日过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还是你的名字,却已经印在了白色的讣告纸上了。
宾金于,从未亲口对你说,你是我最敬重的老人,也是我最敬爱的外婆呀!
还记得你给我做的衣服吗,那是我出生的那年冬天,你虽已六十高龄,但仍然连夜为我手工缝制的一件棉袄,我至今仍然保存在衣橱的角落里;还有你在弥留之际塞给我母亲的一个手工零钱包,我向母亲讨来留作纪念,一直放在枕头底下,但已不敢再次打开,因为不忍设想你将这些硬币和零钱一点点存起来的场景。
在你生活了90年的人生岁月里,我习惯了用外婆这个称谓,从未用心去铭记你的名字,但我想,你不会介意的,因为如果有来生,你会有另外一个名字,那时,你一定要酣畅淋漓、自由洒脱的活一场!
丽娜致上
3月31日-4月6日,我们会每天为大家推出“清明节·思念的声音”系列。
“爱不会被磨灭,逝去的人留在心间”。明天我们继续倾听。
回顾第一期☞你听,思念的声音 | 我们的节日·清明①
回顾第二期☞外婆的爱,藏在哪一碗菜里?| 我们的节日·清明②
回顾第三期☞我养你,好不好?| 我们的节日·清明③
“清远+”—江南七怪工作室出品
统筹:刘洋 蔡硕
配音:朱瑞飞
海报:谭清梅
校对:果果
编辑:番茄没有酱
编审:刘厚斌
值班编委:樊沃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