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民:宅出来焦虑 可拨打热线求助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 订阅

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人们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受疫情持续影响,回归正常生活节奏后,有些人会出现各种心理层面的不适。佛山心理专家提醒市民在持续对疫情保持警惕的同时,如何让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调整,也是不能忽视。

直击:“宅”出来的焦虑

“一方面是对于疫情和自身健康的担忧,在家时间待久了,加上工作等方面的一些事情,难免出现一些烦恼和焦虑。”在佛山一银行工作的小杨,近段时间开始正常上班。他表示,即使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渐恢复正常,但常会被一些焦虑情绪困扰。

“本来计划春节期间自驾车出外短途旅游一下,结果计划落空了,基本都待在家里。”小杨表示,春节旅游计划取消,加上每天各种渠道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宅在家的他逐渐感到枯燥烦闷。“即使跟朋友微信聊天,或每天刷微信群,大家讨论的基本上都是疫情。”

“本来还在担心假期结束后要上班了怎样做好防护,结果收到在家办公的通知。”小杨表示,这种形式对工作的开展必然产生一些影响,因为担忧接下来的销售业绩,晚上常常失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正常上班。

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并非个例。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承担了帮助市民疏导因疫情引起的心理问题的任务。热线组长王晓妮介绍,在疫情发生初期,市民致电求助的问题多关于对疫情的不确定感、过于担忧自身或他人的健康等。如今,不少市民还对工作或经济收入影响,以及从外地回到佛山是否顺利等方面表示担忧,并由此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和焦虑情绪。

调整:可尝试自我舒缓焦虑

除一直“宅”在家里的市民回归正常工作后不适应,在广大学生仍未能回到校园的情况下,不少家长和学生也面临着一些烦恼,心理波动频繁。

因工作需要,从春节就开始坚守工作岗位的方女士,最近终于能稍为轻松下来。但家中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却常让她感到焦虑。她表示,由于儿子还没复课,近段时间白天小孩多由家中老人帮忙轮流照顾。

“没有老师或父母在身边监督,小孩上网课时还偶尔会分散精神和打瞌睡,不上课时就喜欢玩手机。”方女士说,由于担心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复课后学业跟不上,她上班一有空就会忍不住打电话回家监控小孩的情况,一定程度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王晓妮建议,市民如出现一些轻微的焦虑情绪,或出现由焦虑引起的心慌、肌肉紧张、身体发抖等不适,可尝试通过开展一些自我舒缓的方法进行缓解,包括转移注意力和身体放松法。

身体放松法较常用的方法为腹部呼吸法。可把室温调到26摄氏度左右,穿着舒适的衣服,盘腿坐在垫子或床上,闭上双眼,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一吸一呼时,腹部也随之一起一伏,每次10~15分钟即可。

此外,市民如有与疫情相关的心理问题,也可拨打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7-82667888咨询求助。该热线除了设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解答相关疑问,也可通过热线实时获取正念呼吸法等在线指导,帮助缓解焦虑等多种心理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