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普善咒》可疗伤?选错音乐也可能受伤|健康随身听

健康生活圈
+ 订阅

《清心普善咒》可疗伤?选错音乐也可能受伤|健康随身听

00:00/00:00

健康随身听

大家好,这里是南方日报、南方+为你打造的健康随身听,每天听一听,给健康加分。

“只听得草棚内琴声轻轻响起,宛如一股清泉在身上缓缓流过,又缓缓注入了四肢百骸,令狐冲全身轻飘飘的,更无半分着力处,便似飘上了云端,置身于绵絮般的白云之上。过了良久良久,琴声越来越低,终于细不可闻而止。令狐冲精神一振,站起身来,深深一揖,说道:多谢婆婆演奏,令晚辈大得补益。"

这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经典片段,任盈盈以一曲《清心普善咒》为令狐冲疗伤。

在文学世界中,类似的桥段屡见不鲜,比如去年大热的网剧《陈情令》,主人公蓝湛就以古琴曲《洗华》为魏无羡疗伤凝神,而反派角色则利用邪曲《乱魄抄》来杀人等等。

健康随身听配图

现实世界中,音乐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音乐疗法专委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鲁新华教授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乐”即与“药”相关。生命的最古老呈现形式,可以说是一个旋律或波动,当外界的旋律和身体的频率达成共振时,可以让身体回归本来的位置。当身体过度透支损伤,就失去了原来的位置,即中医所说的“失调”,身体失去了本来的“调”,需要用中医药的方法来调养身体的呼吸、脉搏、心跳,使身体回归和谐状态。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已经提到“五音疗疾”的理论。而现代音乐治疗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音乐治疗就曾参与到对当地灾民的身心干预之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音乐治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就提到,“中医特色的五行、五音和五脏相关联的音乐”,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具有独特优势。

健康随身听配图

在武侠小说中,正向的音乐能帮助人舒缓情绪静心凝神,而反向的音乐则可以扰乱心神,甚至杀人于无形。

鲁新华教授认为,音乐的能量确实不容小觑。但是音乐治疗,并非简单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来听。

比如有的人特别爱听张学友的《吻别》、《情网》,长期陷入这些歌曲的情境之中,反而可能诱发抑郁状态,导致肝气难纾,影响睡眠。

音乐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文化、喜好和体质来推荐,有的人喜欢自然的声音,有的人喜欢交响乐,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音乐处方。另外,音乐治疗可以配合呼吸调理,让自己改善睡眠,调节情绪,达到中医所说阴阳调和的效果。

除了听歌,唱歌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当然,这种唱歌并不是说去卡拉OK厅声嘶力竭的发泄,这种发泄固然可以表达情绪,但会透支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气息,其实不利于健康。

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其实是指我们人体管腔发出的声音。最好的乐器,是我们学会调息运气唱出的声音,借自然气息去歌唱,用自己的声音,共振自己的细胞,是非常养生的方法。

除了听歌和唱歌,即兴创作也是音乐治疗的一种。鲁新华教授介绍,比如临床有的孕妇产前非常焦虑和恐惧,我们会让孕妇想象自己孩子可爱的样子,对他们说一些祝福话语,记录下来之后由音乐治疗师配上曲调,形成歌曲,可以很容易就转移孕妇的焦虑情绪。

专家建议,新冠疫情之间,感觉抑郁和焦虑的人,不妨听听与我们大脑频率相应的音乐,如432赫兹的音乐,可以让大脑宁静下来。

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用的小程序,“方舱之声”,里面有很多可以调节情绪的音乐,希望可以帮到你调整心情,迎来美好的一天。

感谢收听《健康随身听》,每天听一听,给健康加分。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鲁新华

【监制】陈韩晖  罗彦军

【执行】严慧芳 李啸啸

【统筹】郭小戈 马华 许蕾

【音频主播】严慧芳

【音频编辑】周鑫宇

编辑 欧旭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