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端州区不少学校都开展了
颇具特色的线上教育教学。
特别是一些数学小游戏、
科学实验类的特色课程,
各门学科各出奇招,
将教学内容“玩”起来,寓教于乐,
切实做到“不停教,不停学”。
游戏让学生玩转数学
“6+4=10,12+2=14,
10+14=24,成功!”
3月24日上午九点,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五年级的韩卓凝
在自家的客厅玩巧算24点游戏。
他把手中的一副扑克洗牌后,随机抽出4张牌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组成一个算式,得数就是24。只不过十秒左右,小卓凝已胸有成竹大声报出算式。站在一旁的妈妈有点不相信,自己再核准一次,发现儿子确实是算出了正确的答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小卓凝说,前几天数学老师在线上教学推出了巧算24点小游戏,一下子就把他迷住了,当时问妈妈要扑克牌妈妈还以为他不务正业,一番解释之后妈妈打消了疑虑,把藏起来的扑克找了出来。现在爸爸妈妈不仅支持他玩,而且还和他一起玩,比谁又快又准。
小卓凝:
本来还以为线上教学的语文数学会是一些比较枯燥的讲课内容,谁知道还设置了这么多有趣的小游戏,让我这个漫长的假期变得丰富起来,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了。
与此同时,十六小四年级的莫凯茵在卧室的电脑里玩数学游戏九宫格,她稍微想一下马上信心满满地往格子里填写数字。两三分钟后,数字填写正确,游戏结束进入下一关,她给自己竖起大拇指以示加油。
莫凯茵自豪地说:
这些数学游戏很好地锻炼了我的心算、速算能力,自己一关又一关地闯了过来,非常有成就感。
莫凯茵的妈妈对这些特色线上教学表示很满意,孩子年幼好动,老师把这些数学知识揉进游戏当中,既有趣又开拓思维,很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进行学习。
科学实验
学生居家能动手
肇庆市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科学老师温础诚已经准备就绪,他戴上耳机,开始录制视频。“同学们,一张纸能承受多少重量呢?如果把纸张变形后,它的承重会不会改变?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我们从家里找出三个一次性水杯,一张A4纸……”
视频录制完毕发送到指定的网站,
全区的四年级学生都可以收看到。
第一小学四(五)班的邱浩林坐在家里电脑前,跟着温老师开始做“纸的承重”实验。因担心水杯打翻弄湿桌子,他把其中一个杯子用小木块代替,按照实验步骤首先在两个杯子中间放上一张白纸,然后把小木块一片接一片叠加在白纸上,以检测纸张的承重能力。
“你看,对折一次的白纸只能放两片小木块,但是我按照老师说的将白纸折成扇子形状,放十三片木块纸桥都不会塌,太神奇了!”邱浩林惊奇道。
▲ 以上图片 李永君 摄
温础诚老师表示,受疫情影响,很多课本中的实验难以操作。为此,肇庆一小和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依托“名校”+“名师”,组建科学微课研发团队,通过网上会议的方式进行教研,讨论现在一些热点课题,以及学生在家里面能更加方便地进行生活实验。
目前,他们组织学生在家开展一些安全、有趣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如“水的张力”“纸桥承重”“纸飞机如何飞得远”“吹泡泡”等,提升学生居家学习的兴趣。
音乐美术书法各出奇招
“新冠肺炎不可怕,
勤洗手,多运动,
线上教育齐歌唱,
联防联控战胜它。
‘乐动不停学,拥抱艺术春天’
欢迎同学们来到端州音乐课堂……”
在这次的线上教育中,为了课程具有端州音乐教育形象和特点,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张穗宁与其他成员精心筹划,确定音乐课开场视频版面、开场导语和结束语统一,让每一位学生听到开场导语就知道进入音乐课堂。很多老师结合自己的课程内容把开场导语展示有声有色,打着节奏,说唱手语齐上阵。
在选择教材内容授课同时,以专题形式选择“我的祖国”、疫情原创歌曲、古诗词音乐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线上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美术书法学科也不甘示弱。在线上教学当中,美术书法教研理事会根据居家学习的特点,制定好适合居家进行锻炼的内容、涉及的器材和场地,确定各学段教学内容,以乡土文化为特色,重文化轻技法原则,减少工具材料购买。如结合防疫宣传,开设防疫招贴画绘制课程,使学生重视防疫,联系生活学以致用,一个孩子的学习,提高了全家的防疫意识。
▲ 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景德校区学生制作漂亮的手抄报(图源 端州区教育局)
书法课则以硬笔书法学习
《黄自元间架结构十二法》
提高学生硬笔字书写能力。
▲ 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景德校区学生练写书法(图源 端州区教育局)
线上教学不枯燥,
每天“玩”出新花样!
这样的课堂你喜欢吗?
资料来源:端州区教育局
记者:李永君 黄海涛
编辑:翟舒婷
编审:吴竞先
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