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溢:孜孜教诲,困知勉行

岭南师范学院
+ 订阅

纵使疾风起,向学不言弃。新冠病毒肆虐华夏大地,阻断了学子返校复学之路,但是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教科院的老师们及时响应,积极准备,利用各类网上教学平台,为广布在各地的学子们提供学习支持。身在韩国的我校特教系杨溢博士,也被病毒的肆虐阻碍了返校的步伐。杨溢老师身在异国他乡,面对线上教学出现的时差、网络延迟、教材资料匮乏等问题,仍坚持克服,以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杨溢老师进行线上教学

未雨绸缪,精益求精

杨溢老师认为,网络授课不同于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如何监督学习成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不仅是崭新的课题,更是艰巨的挑战。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杨溢老师和教科院的其他老师们从线上教学模式、平台选用、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做了积极准备,并在“雨课堂”教学小组中开展多次专业讨论、分享筹备网课的经验。为了高质量地开展线上教学,杨溢老师还在“慕课”、“雨课堂”等教师直播平台上观看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吸取更多的线上教学经验。由于居住在韩国,与中国有着一小时的时差,杨溢老师需要在兼顾家庭日常的同时,设好闹钟,在课堂正式开始前的半小时进入腾讯会议为上课做好准备。

立足现实,细节着手

杨溢老师本学期授课四门,且均为概论课。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把这些生硬的概论知识在线上教学的模式下讲清晰、讲明白、讲透彻是个巨大的挑战。杨溢老师表示,由于在线上教学缺少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机会,老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清晰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能够自主的学习概论知识,杨溢老师在总结了前两节课的教学经验后,对教学模式做出了一定的改变。

杨溢老师采用“线上线下,多管齐下”的新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方面,首先是让学生成为线上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杨溢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常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计划负责讲解相应章节的部分内容;自己则负责讲解重难点,以及做必要的补充和拓展。其次,让学生成为线上课堂的积极反应者。杨溢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通过发布练习、随机点名、提问等方式,及时确认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情况,使同学们主动地跟进课堂。在线下教学方面,让学生成为线下学习的先行者。杨溢老师会让同学们利用雨课堂、慕课中的在线课程,实现充分预习,以便有效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讲解。其次,让学生成为线下学习的实践者和合作者。杨溢老师让学生根据各自上课时所讲的主题分别创建微信小组群,在群中共同商议、讨论和查找相关资料,自己则不直接介入小组活动,在群内起监督和协助作用。

师生共情,春风化雨

在经过近半个月的网课教学尝试和摸索后,教学逐渐步入正轨。而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杨老师认为老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了解课堂上学生的想法,多让学生参与线上课堂的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19特教2班黄永煌同学反馈到:“对线上教学的担忧在杨老师的课堂上都消失了。除了精心讲解课堂内容外,老师还会在课外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与补充知识点,课堂氛围非常好,班上的同学都倍受鼓舞,信心倍增。”

针对目前在家学习的教科学子们,杨溢老师给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端正思想意识,让自己明确认识现在已处于上学阶段;二是学会自律,做到上课要准点、预习要充足、复习要及时,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无关事物上;三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早中晚饭点以及就寝时间要有规律。即使在家里,也要尽量与在学校的日常作息保持一致。课余时间还可以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拓展学习。

杨溢老师在群上与学生互动

特殊时期,杨溢老师用智慧和责任谱写线上教学新篇章,用行动用心培育学生。感谢老师用一颗爱心去沐浴学生,愿学生和老师在线上教学的新学习模式下共同进步!

文字 | 向蔚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黎文勇 梁燕飞

审发 | 关天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