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师资团队!松山湖这所高端公办新校首次亮家底

教育莞家
+ 订阅

作为“一号文两攻坚”部署的重要领域,东莞教育启动千日攻坚计划——将推动新建、改扩建227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3.99万个。作为千日工程开局之年的代表项目,松山湖北区学校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目前学校建设工程正在火热进行中。

点击链接了解报道详情:公办学校建设千日攻坚计划,助力东莞城市品质升级>>>

定位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首个九年一贯制现代化高端学校,它背后是怎样的教师团队?办学理念有何特色?课程建设又有哪些亮点?3月21日,南方+从松山湖北区学校筹备组了解到,学校实行小班额精细化教学,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管理闭环。师资力量方面,不仅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同时81%新教师为硕士学历。

实行小班额精细化教学,构建学生学习管理闭环

坐落于松山湖北部工业西路与工业南路交界处,松山湖北区学校建成后将有小学48个班,初中36个班,提供3960个学位。学校将于2020年9月1日开学,首批招生对象为一、二、三年级和七年级学生。

据介绍,松山湖北区学校以“无痕·未来”为办学理念,“无痕”为施教原则,让孩子适应“未来”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以“与世界同步,与未来同行”为办学愿景,致力于培养“身心自然完整、未来自由胜任”,具备中国根基,拥有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课程建设方面,松山湖北区学校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胜任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落实5C核心素养,构建了独特的“1+4”课程结构,即国家必修课程+无痕特色课程。

学校实行小班额精细化教学,小学每班控制在40人左右,初中每班控制在30人左右。

在教学管理方面,北区学校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管理闭环:大数据精准评价——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分层走班制课堂——多元个性化学习方式——包班导师制“一对一”成长,因材施教尊重并接受每个学生的发展差异,确保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其中,包班导师制“一对一”成长,主要策略是计划在七年级实行每4名教师全方位、多维度跟进一个班级孩子学习、心理、生活情况。

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是主体部分,体现国家意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无痕特色课程为校本课程,是北区学校展现其特色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产品,包括必修拓展性课程、必修融合性主题课程、选修社团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四大版块,丰富多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81%新教师为硕士学历

学校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型的人才队伍。据了解,北区学校师资雄厚,既有专家型校长掌舵,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骨干支撑,还有从一万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的教坛新秀。

学校首任校长为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冯正华。他曾于分别于2005年、2009年参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和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创建,2010年主持筹建松山湖实验小学并担任校长;2019年参与创建东莞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

副校长徐岚为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初中政治学科带头人,曾获松山湖最美教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首届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曾于2005年参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创建并担任德育主任,于2015年参与松山湖实验中学创建并担任副校长。

据统计,学校共有市级以上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5人;教师获国家级荣誉10人次,省级荣誉30人次,市级荣誉72人次;42名应届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81%;985、211高校,香港地区以及国外名校毕业生占90%。

校园空间设计充满未来感

校园空间与学校的育人功能直接相关,虽然目前学校工程建设尚未结束,但校园空间设计蓝图已经绘就。据介绍,在北区学校,每一处空间设计都别具匠心,除了满足安全、生态、文化、实用、美观等功能之外,还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北区学校整个校园环境通透和谐,建筑错落有致。学校的“四室一厅”大走廊空间建设,突出“学习社区”的概念,满足学生归属感及认同感 ,便于交流和学习共同体建设。

为了便于资源整合,北区学校的创客空间将同类学科群的学习空间联在一起,按功能进行分区,能满足同一节课采用学习方式或资源,在不同在教学区域内流动。

再如,北区学校的中医馆,将传统学校的医务室融入课程设计理念,成为“医务室、中医课程与中医实践室”相融合的中医馆。

【撰文】毛敏 王慧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