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起,江门市餐饮服务业开放堂食,取消堂食限制和间距限制。这一消息出炉,不仅为受此次疫情影响的餐饮企业打下强心针,也让上游不少生鲜配送商看到“曙光”。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江门餐饮业线下“停摆”近一月,复工开学有所延迟。溯其上游,供应餐企、饭堂的B端生鲜配送营业额相应下跌。而另一方面,市民为应对疫情,纷纷选择“家里蹲”,加上江门当地曾出台“每户每两天一人出门采购”的防疫规定,社区生鲜配送需求上升,不少生鲜配送商看到C端商机。
在防疫大背景下,江门本地生鲜配送行业变局渐生,因疫情受限的B端选手跑进C端赛道,原有的C端玩家也积极抓住机遇谋发展。
疫情之下,社区生鲜配送吃香
每日凌晨四点,江门市鹏中皇食品超市有限公司(下称“鹏中皇”)的员工开始到仓库中分拣货物,六点左右启程将新鲜肉菜运送给客户。自2002年发展食品供应配送业务以来,鹏中皇专注为政府企业单位、学校、幼儿园、旅游社、厂企等B端客户服务。但疫情期间,鹏中皇服务的客户还多了三个社区的隔离户。
“疫情期间,江海区外海街道办联系到我们,希望我们协助街道办,为被隔离的家庭配送食品和生活用品。目前我们已为彩虹社区、永康社区、银泉社区进行配送,主要为他们提供肉类、粮油和日用品。”鹏中皇经理谭玉萍介绍,合作社区的工作人员负责在前一天统计居民的买菜需求,鹏中皇第二天会根据统计分拣、配送菜品到社区,再由社区工作人员为住户逐一派送。
如果说鹏中皇进入C端市场有“误打误撞”的成分,那江门市珍侨农产品电商有限公司(下称“珍侨电商”)就是主动到C端市场分一杯羹。与鹏中皇相似,在疫情发生前,珍侨电商以B端业务为主,主要为江门市内近100家中大型餐饮企业供货。但疫情期间,珍侨电商原有的业务受到影响,餐饮业停业造成公司库存压力,但“全民宅家”也让公司负责人刘建安看到了新商机。
“疫情之下,很多市民减少了外出采购,于是公司就和物管、业主群合作,进行无接触配送。”刘建安介绍,目前珍侨电商已为蓬江、江海、新会三区近30个小区配送生鲜,公司通过业主采购群等方式统计客户订单,再将生鲜送到小区物管或合作伙伴处,由物管或合作伙伴负责最后的分发。
选择与小区物管合作的还有江门市鲜品汇餐饮食材供应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鲜品汇”)。公司创始人崔英茂从事B端生鲜食品配送十余年,2018年成立鲜品汇研究C端市场,公司在五邑碧桂园试运营的智能食材售卖机在疫情期间引起关注。崔英茂称,公司在疫情之前已开始布局C端市场,但疫情期间智能食材售卖机被媒体报道曝光后,有近16个小区向他表达了合作意向。
社区配送商机何在?
原本作为B2B食材配送供应商的鹏中皇和珍侨电商,都考虑打入C端市场,崔英茂更是成立鲜品汇公司研究C端市场,C端市场魅力何在?
实际上,这不是鹏中皇第一次涉水C端业务,此前市民就可以通过鹏中皇的微信小程序下单,鹏中皇再委托第三方配送公司运送。谭玉萍表示,微信小程序菜品价格与超市一样,公司还要额外承担运费,因此属微利经营,仅作推广之用。但社区生鲜配送就不同,配送由鹏中皇员工完成,且配送量大,盈利空间比微信小程序销售更广。
“疫情期间,原有的配送服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谭玉萍介绍,在采购方面,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餐饮生产商和店铺暂时停业,导致难以采购订单商品;在订单方面,由于客户单位上班人数减少或推迟上班、轮岗上班,多数客户只开午餐但早餐停膳,加上学校、幼儿园、旅游业等至今仍未完全运作,因此公司营业额受到一定影响;在运营方面,由于物价上涨及营业额受到影响,但公司租金、工资、税务、社保等支出不变,给公司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但机缘巧合之下,鹏中皇踏进了C端市场,也发现了其中商机。谭玉萍表示,疫情期间面向三个社区隔离户的配送只收成本价,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但启发了她对C端市场的兴趣,即使疫情结束、三个社区不再需要为隔离户配送菜品,鹏中皇也考虑进军社区配送。她认为,虽然C端业务盈利能力未必及得上B端,但可以触及更大范围的用户,不失为提升企业品牌和知名度的一个方法,而且对配送品质和服务满意的C端客户有望带来其工作单位或社区的B端业务。“例如疫情期间,我们所服务的永康社区就有住户表示对我们的服务很满意,希望和我们开展合作。”谭玉萍说。
刘建安则认为:“与月结、有倒闭风险的B端餐饮企业相比,C端客户忠诚度高、结账快、稳定,长期做下去对公司现金流有好处,风险承受能力也更强。”在疫情期间,珍侨电商原有的客户大多受到影响,因此为珍侨电商带来一定的库存压力和现金流压力,但及时转型迈步C端社区配送市场,一定程度上有止损作用。另外,刘建安表示,餐企饭堂等B端市场竞争对手较多,但目前社区配送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转型做C端业务属差异化竞争,疫情结束也会继续做。
同样,对于在疫情之前就踏足C端市场的崔英茂来说,他认为相比起B端市场,C端客户较稳定,虽然在打开市场方面的投入较大,但一旦铺开便有可为。
如何维持和开拓客户仍是难点
不少商家看好C端社区配送前景,但如何控制配送成本、疫情过后如何维持和开拓客户等问题,也困扰着他们。
“我们看好江门的社区生鲜配送业务,因为社区家庭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虽然刚开始时觉得繁琐,但后来慢慢适应了。住户对我们的送货质量和售前售后服务态度评价很高,令我们越来越有动力。”谭玉萍表示,社区配送的一大难点就是“繁琐”:“以往的客户采购量大、易整理、易采购,但社区配送的商品较零散、数量少、品种多,公司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满足家庭户的需求。有时连一包牙签、一块豆腐都需要配送。”为了控制配送成本,鹏中皇希望能继续与社区、小区合作的形式。
刘建安也表示,与B端市场中大中型餐饮企业客户的订单量相比,社区配送订单量少、品种少。同时,对于习惯线下购物的市民来说,如何培养其线上买菜的消费习惯也是疫情过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疫情终会过去,过后社区生鲜配送市场是否继续红火仍待验证,如何维持和开拓客户成难题。对此,江门本地的生鲜配送企业仍在不断摸索中,同时也认为自己有一定的留客优势。
以鹏中皇为例,谭玉萍称,由于公司原本主营B端业务,货量大,因此食材批发价低,由公司直接配送给客户,省去中间的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自然比市场零售价低。而“鹏中皇”这一品牌在江门当地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例如鹏中皇腊味是当地的老字号,江门市鹏中皇畜牧有限公司也是当地的省级民营农业龙头企业。
崔英茂则认为,对于鲜品汇来说,除了在价格上有竞争优势外,江门在智能食材售卖机方面的市场竞争不大,公司正利用差异化竞争路线逐步打开市场
珍侨电商的黑皮鸡枞菌和荔枝菌在2016年时通过有机产品质量认证,实现了蓬江区有机产品认证零的突破。刘建安表示,公司旗下部分特色农产品以往只供应B端客户,公司拓展C端业务后,普通市民也能买到这类专供餐企的食材,疫情过后还要考虑培养更多C端客户,扩大社群营销,如今只是探索期。“我希望能做到B端业务和C端业务五五开。”刘建安说。
【文/图】叶芷晴 黄烨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