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达:重症患者在哪里,我就要去哪里丨战疫英雄谱

南方杂志
+ 订阅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林琳

通讯员丨韩文青

“每天不进去看一看病人,觉都睡不着。”这是徐远达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呼研院第五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徐远达已受命支援武汉40多天。这位曾经的“抗非”老将、51岁的老党员,坚守在武汉协和西院ICU战疫主战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夜深人静时,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巡护病区,那并不高大的身影,诠释着奋战一线的党员初心与大医情怀。

最难的是头两周,咬牙扛下来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暴发,曾经的“抗非”主战场、广医一院8楼ICU里的“火药味”愈发浓烈。徐远达预感到,这又是一场硬仗,他暗自铆足了劲,要跟来势汹汹的病毒“大干一场”。

1月26日,广医一院接收了第一个从外院转来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战疫正式打响。

“我们是钟南山院士团队,决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接到上级支援湖北的通知时,徐远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2月1日,徐远达如愿以偿,7名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奔赴武汉。“当时心里有一丝忐忑,之前跟随黎毅敏教授会诊过,病区里也收治了几例,但接触时间并不长,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病毒的发展规律。”徐远达说,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优势技术和“抗非”经验带到武汉战场。

飞驰的高铁上,徐远达静静地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心里却在为此次支援武汉工作进行谋划。他的脑海里不断闪现着半个多月来接触过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情况,想从病毒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些“破绽”。

徐远达现场为改造ICU缓冲区提供意见

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在领队广医一院副院长张挪富的带领下,团队立即进驻武汉协和西院,并迅速接管了ICU。

由于这里不符合收治传染病人的院感要求,徐远达结合20多年的ICU经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在院方的大力配合下,ICU改造顺利完成。2月3日晚,徐远达接收了第一位转来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并及时为其完成了气管插管。

实在太累的时候,徐远达就在办公室椅子上稍稍眯一会儿,调整一下再继续奋战。

病人陆续转来,压力逐渐增大。作为临时行政主任,徐远达负责整个医疗组的统筹工作。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一群并不熟悉的同行,大家工作习惯、思维方法都有所不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合理排班、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这对经验丰富的徐远达来说也是一个考验。“我们一边要为这些危重病人制定救治策略,一边要与来自不同单位的医疗团队进行磨合,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医疗制度、流程,还要想办法让大家都能去执行,头两周是最痛苦的阶段,咬牙扛下来了。”徐远达说,医院“大后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包括钟南山院士等前辈和同事及时指导和帮助,让大家能够尽快地调整、适应。

“徐主任的孤本秘籍”

徐远达与团队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各项制度流程逐渐理顺,工作也步入了正轨。每天早晨8:30,徐远达会准时出现在交班现场。医疗交班、院感交班、物资交班,他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与安排,然后参与医疗组的危重病例讨论,分析总结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协助领队做好行政工作的安排与部署。

每天上午10:30,徐远达会严格穿戴好防护服,带着医生进舱查房。跟随查房的医生发现,每次进舱,徐远达都会拿着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上面清楚地记录着病区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具体的呼吸机支持力度,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种类以及需要关注的医疗要点等。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它为“徐主任的孤本秘籍”。

原来,这是徐远达摸索出的一个提高效率的“小妙招”。“穿上防护服、勒上N95口罩之后,人体容易缺氧和疲劳,大脑的思维和灵活性会降低,难免会有所遗漏。”为了及时有效干预患者病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徐远达进舱前都会做好“功课”,以便查房时发现病情变化可以迅速有效作出决断和处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治疗的有效方法要在实践中摸索。”他还将这个“小妙招”分享给队员们,建议他们也一起带着“秘籍”进舱。

下午处理完行政事务或参加会诊后,徐远达会再次穿戴好防护服进舱。尽管办公室配备了对讲机和视频监视屏,他还是坚持要亲自到床边查房。“如果不进去看看,我实在不放心。”徐远达说,前辈们那句“哪里有重症患者,重症医生就在哪里”,他一直铭记于心。

“我有一个ICU胃”

查房时,遇上患者病情恶化,徐远达要立即组织抢救,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隔壁床患者也可能出现“突发状况”,要等到患者们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徐远达才能放心离开;有时刚刚出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会接到紧急会诊通知,要马不停蹄地赶赴会诊;会诊完如果有新收重症,徐远达又会再次入舱……

一天就在查房、抢救、会诊、新收、抢救中渡过,他经常忙到忘了吃饭这回事。“当了这么多年ICU医生,我有一个ICU胃,两三点吃午饭很正常,习惯了。”队员们不忍心,劝他多吃点,他总是笑笑说:“真的吃不下了!”想为他准备些爱吃的,他也总是说:“我都可以的!”

为了节约防护物资,避免反复出入引起的院感隐患,徐远达连续进行两三个小时的危重患者查房后,并不会选择出去透透气,而是经常直接从病人通道去其他病区会诊。“我们的污染区是相通的,这样不换衣服直接过去,还可以节省一套防护服。”徐远达说,最多一次他会诊了七八个危重患者,一圈下来,到下午2点左右才出舱,穿在里面的衣服早已全部湿透,甚至能拧出水来。

徐远达这种“忘我”的工作状态,在17年前的“抗非”战场上就已经开始了。那时,他3个月没有休过一天,为抢救病人48小时没有合过眼。“我放心不下这些病人”,同样的话,从17年前讲到17年后,他却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我是医生,看护好病人,这是我的职责!”一向低调做事的徐远达很少跟人提及非典往事,很多年轻人是通过前辈的讲述得知,这位温文尔雅的主任是位“抗非”英雄,曾因抢救病人被感染,病好后又杀回战场,以出色的表现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

2003年抗击非典,徐远达(左)在分析患者胸片

两位恩师锻造了他的“韧劲”

作为最初到达武汉的“核心团队”,而且是重症医学专家,徐远达承担的重任超乎想象。除了指导参与救治工作,还要想方设法让这艘装有不同品牌“发动机”的“大船”平稳行驶。“先后来支援我们的有来自全国的30多支队伍,有很多是非呼吸科、重症科的医护人员,我们就要手把手带起来。”徐远达说。每新来一支队伍,他都要做一次培训,小到物品摆放的位置,大到病区的管理,只有大家了解熟悉之后,才能尽量避免犯错。

哪里漏就补哪里,徐远达所在的这支队伍成了“糊裱匠”。然而他们除了“糊裱”,更讲究战略与战术。“我们核心团队不能容许犯错,不然这艘‘大船’就会失去平衡,怎么能抵御风浪呢?”为此,领队张挪富提出新队员跟班一周再上岗的建议。

为帮助大家尽快熟悉工作,徐远达每天会带领新队员入舱查房,手把手指导他们操作呼吸机、体外膜肺(ECMO),讲解危重患者的治疗及观察要点,让新队员尽快熟悉病情。得知有的医疗队员生活物资紧缺,徐远达还贡献出自己在酒店的“库存”——洗发水、洗手液、饼干、鱼罐头等日常用品及食物,帮助他们克服一些不适。

徐远达不善言辞,但他的身上却透露出一股特殊的韧劲,这得益于两位恩师的言传身教。“最让我钦佩的两位专家,一位是钟南山院士,一位是侯恕教授,他们可以说是我进入ICU的领路人。”徐远达说,1992年他毕业来到广医一院,有幸跟随两位专家学习与工作。每个星期天早晨,钟南山院士一定会去医院ICU床边查房,风雨不改;侯恕教授则传授了他很多重症基础知识,让他感受到重症医学的魅力。两位专家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徐远达,让他养成了“少说话,多做事”的性格。当困难与挑战来临时,他毫不畏惧、冲锋在前,践行党员医者的精诚初心。

由于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徐远达照顾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得知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有志向学医的时候,徐远达感到很欣慰,“之前的态度还不太明朗,这次战疫让他也有一些触动。能学医很好,可以和我一样,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责编丨戎明迈 李焱鑫

统筹丨张蓓蕾

编辑丨陈冰青 莫群校对丨华成民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