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民宅家抗击疫情的时候,诈骗分子可没闲着,不断“推陈出新”的骗术,让人稍不留神就跟不上防骗的步伐了。近日,中山一位准妈妈,人在家中坐,骗局从天上来,险些被“冒充公检法”诈骗骗走11万元。幸得中山市反诈骗中心及警方联动接力,识破骗局及时止损。
3月8日早上,古女士在江门市鹤山的家中休息时,接到了一个自称“广东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
广东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古女士,你有一张电话卡在北京发了很多骚扰信息、诈骗信息给别人,现需要你马上停用。”
古女士:“不可能呀!我没有去过北京!更没有给其他人发过骚扰信息!”
广东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你很可能是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建议你赶快报警,具体情况你加‘北京市通州公安指挥中心’的QQ了解一下吧!”
古女士:“好吧!那我现在添加QQ。”
古女士添加QQ账号后,对方一开始便发来“北京通州公安刑侦队胡兵”的工作证,并表示古女士在北京办了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需要先将她所有名下的银行卡冻结,之后再转入指定的国家账户内以配合调查。
随后,该“警察”将一张逮捕令的文书发给古女士,并威胁如果不按照程序去冻结银行卡,“北京公安机关”将安排人过来抓捕,到时古女士就需要在监狱里生孩子。
网络图片
在监狱里生孩子?
听到这,古女士一下子慌了神,马上表示愿意听从对方的安排,将所有的银行卡余额先转移到自己的中国银行卡内,以便冻结,再等待下一步转账至“国家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当天下午,古女士从江门市鹤山来到中山古镇,准备将中山农商银行存折上的7万元转到自己的中国银行卡内。因周末银行未营业,古女士又听从对方的安排,先入住古镇曹一村某商务酒店,待第二条再办理。
期间,对方继续要求古女士下载某贷款软件,将借来的4万元转入银行卡内。
当骗子以为钱快要到手的时候,其实这一切早已被警方盯上,当天中山古镇警方接到市反诈骗中心预警信息,一名古姓女士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现在人正在古镇辖区内。古镇警方接报后,迅速联系古女士,但是电话、短信联系她也不回。得知古女士正在某商务酒店内,民警立即上门走访。找到古女士后,民警发现她是一名已有七个多月身孕的准妈妈。刚开始古女士对突然找上门来的警察十分抵触,不相信且不乐意向民警吐露事情经过。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思想劝说和宣传教育后,古女士最终相信了眼前的是真警察,自己确实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
接个电话几年积蓄全进了骗子腰包
疫情期间,惠州大亚湾居民李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某公安局打来的电话,称李某涉嫌到一个口罩诈骗团伙。当时李某都吓蒙了,猛跟对方“某某公安局民警”解释自己的清白,结果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李某根据对方的指引操作,从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等渠道借了一笔“巨款”转入了自己的银行卡中。接下来更是听从“某公安局民警”的安排,将自己手机银行的登陆账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发过给“某某公安局民警”,以查实证明自己的清白。
结果可想而知,所谓的“某某公安局民警”其实就是骗子,李某将骗子的谎话信以为真,一个不留神,自己几年的积蓄全被骗走了。
广州反诈中心拦下11万元
3月8日10时许,广州市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番禺区一女事主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警方向事主发送防诈骗警示短信,并使用96110反诈专号数次致电事主均处于“停机”状态。值班员根据经验判断,事主手机可能被设置了“呼叫转移”。
经查,事主有在番禺区某酒店活动的记录,番禺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打击新型犯罪专业队立即按指令出警上门劝阻,并在该酒店某房间找到事主。
考虑到有不少事主在被骗子“洗脑”过程中,会按照骗子指引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民警引领事主回到辖区派出所,进行面对面了解情况及防诈骗深度宣传。
经了解,事主被冒充“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诈骗嫌疑人,以其名下的电话号码发布违法诈骗短信为由实施诈骗,事主在收到骗子转发的伪造工作证及文书后信以为真,添加对方QQ进行“电话笔录”,并已按照对方指引从若干个贷款平台借取提现合计11万元,正准备执行骗子的下一步操作指引……
骗子的各式骗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遇不到!最近骗子还蹭上了疫情热点,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邮局、通管局等部门,按照剧本拨打电话给受害人,谎称事主涉嫌非法买卖口罩、体温枪防疫物资等涉疫情犯罪,再通过多人配合,层层设陷,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进行威胁、恐吓、威逼受害人将钱款汇至,所谓的“安全账号”进行诈骗。
3月6日,惠州惠东的黄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惠州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准确报出黄先生的社保卡号,并称其用医保卡购买过大量酒精和口罩,此行为在疫情期间涉嫌违法,需要负刑事责任,同时医保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马上报警。
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到自称“惠州公安局”的“刘警官”处,并要求黄先生添加“刘警官”的QQ,让其通过网络异地报案,“刘警官”以其身份被盗用、银行卡被冻结为由,让黄先生试试银行卡能否转账,在前两次转账成功第三次失败后,对方又发了个网址让其登陆,称能监测其手机。黄先生按对方指示,在网站以及农业银行APP上填写了身份证、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并将验证码告知对方,最终被转走10万余元。
利用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分析
“您好,我是XX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您是否用XX医保登记,购买过大量酒精和口罩?”
“……不可能吧,会不会是你们搞错了?”
对方声称事主身份可能被人冒用了,医保卡银行卡将停用,恐吓称疫情期间涉嫌违法需要负刑事责任,帮事主转接相关部门“澄清”。
然后又自称是XXX公安局、XXX检察院、XXX法院工作人员,通知事主有人利用其个人信息,从事犯罪行为。
并声称要“清查资金”,然后一步步地引导事主把钱存进“安全账户”。
疫情期间,骗子会以事主涉嫌非法买卖防疫物资等理由,然后假惺惺主动“协助”,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行骗。
厅哥希望每个真实案例,每一个人都能知晓。多一人知晓,少一人被骗!大家如果遇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网页等形式办案。
所谓的“逮捕证”“刑拘证”“人员相片”都是骗子伪造的,办案单位不会通过网上执行这些措施。
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查验资产合法性,更不会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索要钱财。
切记以下五个“凡是”
①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②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都是诈骗!
③凡是要求通电话内容绝对保密,或通过网络出示“通缉令”“警官证”“通缉令”的,都是诈骗!
④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⑤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的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恐吓威胁的陌生电话或短信,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沟通求证,也可拨打110或到派出所咨询,一旦被骗,马上向警方报案!
来源 | 惠州公安、中山市公安局、大亚湾公安、广州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