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档 | 蔡徐坤:C位光环,是聚光灯也是放大镜

南方+ 记者

素人才艺比拼、全民投票选秀,这本来不是什么新奇事物。去年沸沸扬扬地为周杰伦打榜的“夕阳红”粉丝团,何曾没有经历过为超女投票的岁月。

但偏偏是蔡徐坤,这个在19岁的时候通过《偶像练习生》C位出道的少年,被认为开启了中国娱乐圈的“偶像元年”。本来只局限在粉圈的很多名词和衍生品之所以能走到大众讨论的范围里,例如“C位出道”“流量”“超话排名”等等,都通过蔡徐坤这个“文化现象”,或者说放大镜,传播开来。

两年之后,蔡徐坤重新回到他最初为人所知的舞台,以《青春有你2》青春制作人代表的身份,带领那些像他当初一样怀着梦想和不安的年轻人,踏上鲜花与荆棘并存的偶像之路。

经过前几个月的宣传造势,大家对《青春有你2》可谓充满期待,而这期待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落在了蔡徐坤身上。

春节前,蔡徐坤在《青春有你2》的录制现场和小南聊了很多。

戳视频↓↓↓看坤制作人的心得分享,以及他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些感悟。(PS,本文有两段视频哦,记得不要错过文末精彩花絮)

3月12日,《青春有你2》终于开播。作为一个似学长又似导师的角色,节目中蔡徐坤的表现还算不错,得到了许多夸奖。

有人赞他态度真诚,懂得以自己的经验和细心来帮助选手缓解紧张、减轻压力。

他还勇于自嘲,“回锅肉”“篮球”“破音”……这些梗都被节目里的蔡徐坤用来调侃自己,成为了他和选手拉近距离的桥梁,也让大家看到,现在的他愈发成熟、从容了。

赞扬声不少,但争议仍在。本来,在一个考场上成绩最好的“状元”回去担任这个青春制作人代表角色无可厚非,但20出头的蔡徐坤坐上这个位置,难免也会让人疑惑,他的经历和资历,足以让他为后辈“指点江山”吗?

当然,这仅仅是关于蔡徐坤的争议的一个部分,这两年来,巨大的收获和巨大的考验,都将这个男孩打磨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即使在经过了9个小时的录制之后,他还可以怡然自得地坐在小南面前,心平气和地讨论怎么看待外界对他的评价,“我要做歌的时候,该卸载的先卸载了”

舞台:给了你主角,但未来还是你自己演

或许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科班出身、从群演到配角,再到主角的艺人成长生涯更好理解,也更能唤起同理心。而他是通过选秀出道,短时间内就成为了舞台主角的艺人,有时难免面临更挑剔审视的眼神。

舞台对于蔡徐坤来说,是一个熟悉又喜欢的话题,他可以一次又一次,向你描述他为一个舞台所设计的蓝图,细致到伴舞的衣服和灯光的聚焦,考虑的范畴早已超出了一个歌手的责任范围。

最近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舞台演出,是他在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上表演了自己的最新单曲《重生》,对这个2019年最后的功课,蔡徐坤给出了很高的评价:“那对我来说是蛮爽的一次表演。有点像是2019年交完了最后一个功课,2020年我们要开始做新的舞台,新的音乐了。”这是他心目中的满分舞台演出吗?面对这个问题,他露出了少年人独有的狡黠,“满分是不能自己给自己打的”

从参加节目时起,蔡徐坤对舞台就表现出一种近乎严苛的执着。他自认不是学东西特别快的人,在他的信念中,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舞台表演,与之对应的是无止境的练习。“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你觉得自己练得还不够,你就要继续练下去,哪怕所有人都休息了”。所以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练习,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出道之后。即使由于繁忙的行程,蔡徐坤能呆在练习室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他会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甚至学会了在大脑中模拟练习舞蹈的技能,以便自己在坐飞机的过程中,闭起眼睛也可以模拟舞台演出,“可能会不经意间手舞足蹈,想想也怪吓人的”。

舞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物理空间,但对于蔡徐坤来说,是初心所在。“我经历过不被认可和无人问津,所以要抛开之前所有不好的经历和压力重新开始,说不上赌,但也的确需要勇气。”

这和很多人印象中的蔡徐坤并不一样,很多人以为他是天生注定就拥有舞台的人,从未去了解过他一度站在舞台边缘的失落,也无从理解他对舞台的热爱。对于自己出道以来的收获,他提及的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自己所代表的一个群体终于获得更多的关注,“就是有这样的一帮人,他们在为了一个表演,为了一个舞台,为了一个组合,为了音乐梦想在默默地努力着,其实已经(努力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只是之前没有被人看到。他们需要在这个舞台上,希望被人们看到。而且大家越来越关注这件事情,这是我这两年最深刻的体会”。

无可否认,从大家认识蔡徐坤的那一刻开始,他已经站在了舞台中央,但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不是句号,为了对得起这个起点,之后的努力才是更重要的。

本来像《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这类选秀综艺,聚焦和比拼的就是参与者的才艺表演,但无奈的是,当他们通过才艺获得最初的关注和流量之后,更多的讨论也是聚焦于“没有作品”。

但蔡徐坤不同。“作品的话,因为我持续地在写歌。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其实写了不少的作品,有些甚至没有发出来。我也算了一下自己平均发歌的速度大概在,一个月有1.5首歌的样子,觉得还可以继续努力吧,就尽量地把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做到不留下遗憾”。

正因为对于舞台,对于演艺生活,对于作为一个偶像人物有了些许深刻的理解,蔡徐坤对《青春有你2》的选手们,给出来的建议不华丽,但很实际。

谈及被节目组以青春制作人代表邀约,蔡徐坤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学长,“就是把自己之前的一些经验能够分享给她们,陪伴她们,能够让她们不要有太多的负担和压力,好好享受这个舞台”。最初接到《青春有你2》的邀请,蔡徐坤第一反应是拒绝,“我觉得压力很大,怕自己没办法承担这一份重任,但是后来一想一路走过来的这些经历,包括也想到这些选手,看到她们其实也有点像看到当时的自己,最终说服自己的应该是那份初心吧。她们身上正在追求的东西,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流量:在话题的漩涡中成长,是一种能力

曾经何时,流量只是一个IT界的中性名词,而如今,俨然成为了娱乐圈一个让人“悲喜莫辨”的专有名词。从事演艺行业的人,无不希望“流量”,因为背后意味着关注度、收入,还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空间。但他们又惧怕“流量”,因为背后同时关联着“业务能力不强”“失去自我”“粉丝经济”等标签。

对于那些无法撕去的带有有色眼镜的标签,蔡徐坤选择的是不去想那么多,“我觉得能把自己做好,比什么都重要。到现在不能说在意或者不在意(外界评价)吧,就是选择性地(看),比方说我要做歌了,什么东西我都会忘掉,该卸载的先卸载了。就专注于一件事上,我觉得专注很重要”。

蔡徐坤曾经尝试对这世界喊话,他发过一首歌叫《蒙着眼》,主题概念正是“干掉偏见”。“太多脏水泼满身,看着背叛转为动机,那就跟风耍一下,装聋还作哑,这水到底有多深,谁又管你真或假”,蔡徐坤写下的歌词中,不难看出他的矛盾和愤懑。那时的他,像是刺猬竖起了全身的刺,试着反驳,试着对抗。

而现在说起这些,蔡徐坤的心境显得平和许多。他不再试图改变所有人的看法,而是学着让自己不要被别人的评价改变。“因为你去看待别人怎么看待你,不如就是想清楚你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坚持,你喜欢的是什么。”于是他又写了一首歌,寓意着迎来新生的《重生》。“当一针一线缝合了伤痕,将要斩断了所有的谜底,向世界宣告我的美丽”,这次的歌词中,充满了蔡徐坤对自我的肯定和坚持。

说起2020年新的目标和计划,蔡徐坤的脸上露出了沉稳的笑容:“重生。”

偶像艺人的漩涡,很大程度上和粉丝力量分不开:粉丝的支持和鼓励,可以给他出道的机会,给他很多关键的时刻做慈善、帮助他人的能力;但同时,只要带上了蔡徐坤粉丝的烙印,他粉丝的所有行为,都将由他承担结果。

所以蔡徐坤选择了用音乐和自己的行为,和粉丝沟通,“因为我有很多粉丝的年纪还是偏小,我可能不能在每一样上面都做好,做到他们的榜样,所以我知道其实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尽可能地去多传递一些自己正面的能量,我一般都会分享歌给他们听,因为我不太善于用语言去表达,我觉得我可能今天在听什么歌,这首歌能够代表我的心境,我就把这首歌发给他们听,代替了语言”。

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粉丝对自己的关注,转移到更有社会责任的方向,例如各种公益活动,包括以广州十三行为讲述核心的中国首部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也有他的身影。蔡徐坤会参与到《十三行》的拍摄中,正是因为他心中的这份责任感,“作为年轻人应该多发声,多去把我们历史中的这些故事重新带到大家的生活里来”

生活:那个偷跑出去吃煎饼果子的大男孩

蔡徐坤的实诚,有时候让人出乎意料,让他给《青春有你2》的练习生们一点前辈的忠告,他由衷地说:“说实在的就是能吃的时候多吃点,能睡的时候多睡会儿,体力消耗太大了。”

偶像私下的日常生活,是他们在光环之外的最后一方私人领地,也是无数人好奇、试图窥探的东西。但大多数偶像的生活都是简单、普通的,蔡徐坤也不例外。

成名之后,蔡徐坤和身边人的相处模式没什么改变,生活方式也是。不想出门的时候就呆在家里听歌,兴起时也会去朋友家串门,或是找朋友看个电影,也可能是单纯压压马路,馋一下平时不敢吃的路边摊小吃。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大明星乔装打扮偷偷溜出门玩的桥段,在蔡徐坤的生活中并没有上演,他有时会穿着自己觉得最舒服的衣服出门,走在路上有时还真的不会有人认出他来。

蔡徐坤生活中最大的烦恼并不是出行不便,而是吃饭。工作时,留给他吃饭的时间太短了,正如采访那天,经历了9个小时的录制后,蔡徐坤又马不停蹄地赶过来采访,他只给自己留了10余分钟的休息时间,除了扒两口饭,还得再对一遍采访提纲。休息时,蔡徐坤又因为体重管理而不敢大开吃戒。说起吃饭和体重的事,蔡徐坤的语气无奈地说:“不敢胖就对了。”

另外,出道以来的繁忙生活也给他带来另外一个遗憾,“我一直幻想养一只狗,尤其是休息在家的时候。但我很怕我照顾不好它,没时间陪它。”

值得庆幸的是,生活中能让蔡徐坤快乐的事依然很多。出道前就结交的朋友大多没有失去联系,大家都在北京;压马路时没人管,就可以“偷偷”吃个煎饼果子,还有最喜欢的烤冷面;拍纪录片的时候,可以和现场的小朋友一起在海边玩打水漂。

二十一岁,对普通男生来说正是爱玩爱享受的大好年纪。现在的蔡徐坤,在专心音乐创作和事业发展之余,也开始学着享受生活了,会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养一只可爱的小狗,也会想着下次来广州录节目,有时间的话再去吃海鲜,或是去录影地隔壁的水上乐园玩一下。

戳视频↓↓↓看精彩花絮,坤制作人的“幻想世界”


对于很多人来说,“偶像”是一个相当虚无缥缈的名词,仿佛光环一夜之间毫无由来地降临在某个年轻人身上,从此坐拥百万粉丝。只有置身之中的人才会知道,生命给予你的,从来不止玫瑰,还有荆棘。就像蔡徐坤每首精心打磨的歌曲或者每个演出舞台,可能换回的是相当两极的评价,爱他的会绝对地肯定,不喜欢他的人会盲目地批评。

可曾有人想过,这个20出头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最渴望的还是两年前所追求的,一个淋漓尽致展现自己的舞台,一如今天他所希望带给《青春有你2》所有的选手那样。

【出品人】陈志

【制片人】孙国英

【监制】梁燕

【统筹】刘奕伶 毕嘉琪 丁晓然

【采访/拍摄】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 张思毅 张迪

【撰文】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 张思毅 梁燕

【剪辑】张思毅

【图片】受访者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梁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