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经济学〡李跃华被指“无证行医”,这个证有多重要?

南方产业智库
+ 订阅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江湖“神医”李跃华,一句“我不去韩国了”,再次引发外界对他的质疑。此前,根据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的文件,坐实了李跃华的无证“非法行医”。

不过,很多网友对这份调查并不买账,认为没有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权威鉴定,而是揪着他的行医资格说事。那么,这个资格真的不重要吗,它背后有怎样的经济学现象?

质疑围绕执业资格展开

此前,湖北方面下发的《关于李跃华、张胜兵治疗新冠肺炎等相关情况的调查报告》称,李跃华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医师执业证书),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连续两年未按期校验。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非法行医,已责成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严肃查处。

李跃华诊所

例如,李跃华提供的《医师执业证书》,显示为2004年4月25日由武汉市卫生局签发,编号151420100002727。持证人“李跃华”,执业地点为武汉长城医院,执业类别为西医,执业范围耳鼻喉科。经查,该证编码不符合国家目前编码规则。

李跃华接受武汉市汉阳区卫生局执法人员调查时,也承认自己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可以说,上述这些质疑,都是围绕他的执业资格展开。

用信号水平推测产品质量高低

那么,职业资格重要性有多大?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是指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Spence)于1973年首先提出的理论。信号理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但仍可以实现潜在的交易收益。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Spence)

斯宾塞的基本观点是若高质量产品的卖主能够找到某种活动,为此付出的成本较低质量产品的卖主的低,作为一种高质量的信号,他可能会从这种活动中得到报偿。即使买主没有意识到这种活动的潜在成本差异,他们也会了解到这种信号与较高质量相关,因而愿意支付一份额外的款项。

因此,无论是发信号还是不发信号,只要某种交易的边际成本对于较高质量产品的卖主来说是较低的,则就会出现某种均衡,买主完全能够根据卖主发出的信号水平推测产品质量的高低。

回到李跃华这个例子中,他迟迟没有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但他并非不想证明自己,如他公布的一些专利、学术投稿,都被媒体一一揭露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明,来展示他的疗效,而不是“疗效全凭一张嘴”。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也谈到,“我亲戚吃了某偏方好了”,你认为非常准确的数据都属于偏差数据,并不能得出一个理性结论,这叫“幸存者偏差”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作判断

在生活中,“信号理论”与你息息相关。

例如,大学“考证热”,英语四六级证书基本上是必备,证书可以提供相关组织作为背书的比不相关人士更优的证明,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竞价能力;对企业来说,有证书的存在可以节约筛选成本;对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说,证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职业道路为导向分流高端劳动力,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整体福利。

生病了去医院,面对一大串的医生信息,你最关注的是TA是“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你天然就会认为,主任医师肯定比副主任医师有更高超的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更高的职称,就意味着更多的努力,你辛辛苦苦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一路考证,其实也是提高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某种程度上你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竞争双方之间的信息一般是非对称的。如在产品市场,卖者对产品质量的了解通常比买者多,而买者对产品需求及价格分布的信息比卖者多;在信贷市场中,贷款人对借款人的投资项目的收益及风险等缺乏了解,等等。

信息的非对称性已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假设,造成了市场的不完全和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在现代经济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考虑在信息完全对称的环境中人们会如何行动,而且更关心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人们会怎样行动。信号理论于是成为你行为的一个依据。

【策划】陈韩晖

【统筹】郜小平 赵兵辉

【撰文】郜小平

【海报】丁薇薇 许蕾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扫码加入“睡前经济学互动群”。欢迎投稿交流:nanfangcyzk@163.com)

编辑 刘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