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暖阳,草长莺飞
在大城市群集的粤港澳大湾区
广州北部的这一抹“早绿”分外亮眼
从化生态设计小镇
一个努力“播种”绿意和生机的小镇
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用创意和实干去找回久违的河居诗意
把手机旋转90°来看看~
这里有一条东西向
贯穿生态设计小镇的鸭洞河
发源于从化天堂顶北麓
是流溪河的重要支流
与其呈“丁”字交汇
关于河名鸭洞的来历,据当地村民王伯介绍,这里古称“鸭峒”,概因古代先民开疆拓土,太公逐水养鸭,觅得风水宝地定居下来,由此得名。
周边农户至今仍在河边放养鸭子
拥有极佳的山水资源禀赋的鸭洞河,因城市化大潮造成不可避免的水土流失,逐步出现了水质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久而久之,这条河在人们心里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大家都不去那里玩了”,提到这条河,当地村民禁不住叹气摇头。
2018年,藉由生态设计小镇建设启动的契机,小镇运营团队秉承“设计的生态,希望的田野”的发展理念,经过全面考察评估后,决定对鸭洞河实施微改造,让河居诗意再现于绿水青山间。
2018年9月、2019年4月和11月的鸭洞河一期工程段
经过半年左右的改造,于2019年底完工的鸭洞河一期改造,已成为生态设计小镇的“蓝天白云迎客厅”。
如是新颜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创意与雕琢?
顺应山水生态格局
实施微改造
鸭洞河流域,处于“群山环抱、一水贯城”的生态格局之中。
东西贯穿生态设计小镇的鸭洞河(摄于2019年9月)
生态设计小镇在对其实施微改造时,为避免大规模开发造成的破坏,将鸭洞河生态廊道作为带状景观进行规划,高效串联周边的生态要素,形成傍山串水的生态体系。
一体化保护山水林田草
微改造的重点是生态修复,小镇运营团队将鸭洞河沿岸的山、水、林、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重新恢复鸭洞河的生物多样性。
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设计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鸭洞河防水固沙的能力逐年下降,小镇运营团队在严格保护原生自然环境的同时,使用复绿破损山林、增植生态公益林等措施,修补山体水土流失地区,并使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以上,维育生态平衡。
实施生态修复
涵养水源水土
鸭洞河下游流域存在成片平原地区,生态要素复杂。小镇运营团队通过规划,将乔木、灌木、湿地植物、草地等进行不同类型的乔灌木组合种植。
沿河亲水步道
由此构建的碳汇森林体系,能够实现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目的,对鸭洞河流域消除污染、净化空气、消声降噪、调节气候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生态价值。
经过一期工程的生态修复,鸭洞河得以让周边居民找回美好的“河居生活”。曾经淤积的河道,被多个绿岸滩涂、观景平台、生态湿地和亲水步道所取代。
春风微醺,花开鸟鸣
阳光和暖,流水潺潺
河岸葱葱郁郁
游人流连忘返
黄艳桃是鸭洞河边塘尾村的居民,见证了这一年多鸭洞河的“新生”:“相比之前的脏乱,改造后的鸭洞河真的变化很大,环境漂亮又舒服,很多村民下班或者周末都在这里散步休闲。”
如今的鸭洞河
重现了昔日的澄澈、纯净和花香鸟鸣
居住于此的人们
也得以觅一处在离尘不离世的净土
在日夜流淌的河水里
辨认和倾听自己的内心
来源:生态设计小镇、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
网络编辑:谢艺诗
初审:陈治
审核:梁伟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