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粤北的红飘带:长征乐昌路(中)

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
+ 订阅

1934年11月5日至11月13日,红军长征经过韶关乐昌,红一军团翻越大王山、抢占鸦鹊岭,取得九峰山战斗的胜利,确保红军主力顺利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

 

乐昌长征:蔚岭逶迤,军情似火

由前文所述红军的行军部署可知,红军主力将从仁化城口进抵乐昌北面的湖南宜章县城附近。

从城口到宜章县城画一条直线,那就要经过蔚岭大山之中的五山、九峰和两江等地。如果红军中央纵队走的是直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就会从乐昌走过了。可惜这一直线太过于崇山峻岭,红军中央纵队在城口休息之后,还是选择经过汝城延寿、文明司,宜章的里田、白石渡这条比较好走的弧线,绕过蔚岭之北到达宜章县城。

这一路很有可能经过乐昌黄圃镇的新塘、紫溪等村,可惜地方太小时间太短,基本找不到史料记载。不过乐昌倒也不缺伟人足迹,毛泽东、朱德更早的时候就来到乐昌考察和战斗过。

长征的红军分左中右三路,右路红三、红八军团等,走郴县南部、骑田岭,离乐昌更远。左路的红一、红九军团,按计划,则就要走刚才我们说的九峰、庆云,再在白石渡与坪石间跨过粤汉铁路,护卫党中央通过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红军拟行进路线

首先进入乐昌的长征红军,是红一军团2师5团,11月5日午后,仁化那边铜鼓岭还在激战,该团就从汝城小垣镇,进入乐昌五山镇的石下村。

此时的红一军团还在仁化境内的山林里骑马赶路,他们正在激烈争论。原来中央命令红一军团派一部抢占九峰山,以防备粤军从乐昌冲出来袭击红军中央纵队。

……

九峰山在哪里?实际上,乐昌九峰并没有一个九峰山。地处蔚岭深处的九峰镇,即当时的九峰圩,得名于方圆10余公里内有9座高山,分别叫青云峰、紫薇峰、太乙峰、向日峰等等,很有道家的味道,当地人都认为他们是仙山,上面住着神仙。

红军长征所说的九峰山,是向日峰一旁的鸦鹊岭,它比向日峰还高两百米,一边还俯视着经九峰北出湖南的蔚岭古道。此处构筑军事阵地,即是把乐昌出入湖南的山门给关上了。

乐昌九峰的九座山峰示意图

乐昌长征:翻大王山,夺鸦鹊岭

乐昌盆地平原到九峰,只有一条路;而从九峰出山,除了蔚岭关古道之外,其实还有多条山路,东北可到汝城的延寿,正北可到汝城的盈洞、文明司,从两江镇折正北也可到宜章里田,这些都是红军中央纵队一路上的点。要确保中央纵队的安全,就务必扼住鸦鹊岭,不让粤军主力前进到九峰圩。

反向思维,粤军如果想把红军挡在墙外,并不需要去延寿、盈洞、里田等地处处设防,他们甚至可以放弃九峰圩,只要重兵在鸦鹊岭构筑坚固阵地,也足以确保乐昌盆地无虞。问题是粤军先头部队并没有上鸦鹊岭挖阵地,而是直接进驻九峰圩,这不是对红军取守势,而是取攻势啊!

敌情诡异,万分紧急,耿飚杨成武红四团,6日下午3点多立刻开拔,从石下村以南翻越大王山。

红四团团长耿飚

大王山,是指乐昌蔚岭山脉中,竖挡于九峰镇和五山镇之间的那道高山,从湘粤边界的五指峰以南,一直南行到乐昌盆地,全长20公里以上。

大王山也是红军过粤北的深刻记忆,它太高了,最高点状元墩海拔1500多米,耿团6日所翻越的张姑岭,也要1300米以上,比九峰里除了五指峰以外的其余八峰都高。红一军团另一部从龙王潭绕过去,也需要翻过几处800多米的山岭。山高坡陡谷深,风斜雨冷路滑,翻越大王山的红军战士们之后回想起来,多少还心有余悸。

石下到鸦鹊岭直线距离仅12公里,红四团在风雨中翻过大王山张姑岭就花了3个多小时,下山来天已经黑了。过了张姑岭就好走很多,那是一条叫九峰河的小河谷,顺着它可经过浆源、文洞、茶料,出来到蔚岭古道北上即是九峰圩。而向日峰、鸦鹊岭,则在文洞、茶料的南边。

晚上七点多,初冬的粤北大山里一片漆黑,油火把在雨中艰难顽强地燃烧着,

“红四团的官兵跑到九峰山鸦鹊岭下就开始在暴雨中往山上爬。他们不知道在山的另一面,粤军也正在往上爬,且粤军比红军离山顶更近一些。

但是,狂风暴雨帮了红军的忙,粤军是顶风,红军是顺风,结果刚刚上了山的粤军还没来得及设置阻击阵地,就被爬上山的红军赶了下去。

占领了山顶的红军立即开始挖工事,官兵中有人还穿着从苏区穿出来的短裤,因此在大雨中被冻得瑟瑟发抖。

发着高烧的耿飚嘴上起了一串水泡,师长陈光给他卷了一支旱烟让他提提神。”

红军抢占鸦鹊岭

被打下山的粤军,它一个营已经到了九峰圩,另两个营正走在路上,已经过了风门坳。得知红军出现在浆源,邓龙光怕红军有可能向南直插乐昌城,即令该团紧急抢登鸦鹊岭,谁知比红军快一步爬上山头之后,还是被红军赶下山来。

下回《长征乐昌路(下)》,宜章百姓开城迎红军,汝城战云突变,红军离开乐昌。

 

(未完待续…)

 

(原文刊登于“广州欧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