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八妇女节,关注哺乳期女性心理保健

深圳卫生健康发展研究
+ 订阅

2020年年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110周年。为纪念这一世界妇女的重要节日,提高妇女对产妇哺乳期心理健康、情绪疏导调节等知识的认识,健研君整理了一些哺乳期心理保健小知识分享给大家。

一、哺乳期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

1.缺乏自信心

产妇认为自己乳头平坦、凹陷没有足够的乳汁;或认为经过妊娠分娩体力消耗,不能负担起母乳喂养的重任;或者婴儿为巨大儿或体重较重,认为自己无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常常要求添加代乳品;有些产妇因手术引起疼痛,活动受限,就少喂母乳,甚至不喂母乳;少数产妇担心哺乳会影响体型美。

2.焦虑、担忧

常见于新生儿有病或因难产而母婴分室的产妇,担忧孩子会有危险,便吃不好,睡不香;乳房又缺乏孩子吸吮的刺激,使乳汁反射不能建立,造成以后母乳喂养的困难。

3.抑郁、情绪低落

因产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如果亲人或医务人员没有给予亲切的关怀,常使这种症状加重;特别是孩子性别不如意,家人态度比较冷漠或产程艰难,常使产妇对孩子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怪罪于无辜的孩子,这类产妇缺乏责任感及亲切感,无热情进行母乳喂养。

二、哺乳期女性心理保健

1.正确认识哺乳,建立自信

喂养宝宝最安全、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使婴儿免受感染,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增进母子感情,减少产后出血等。母乳是宝宝最好的粮食,并能满足宝宝的一切营养需求,因此不必担心母乳营养不足,产妇应树立自己能健康养育宝宝的自信。另外,应保障哺乳期产妇的营养与饮食健康,鼓励产妇适当运动,逐步恢复身材。并保持产妇心情愉悦,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实施母乳喂养的根本保证。

2.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消除不必要的担忧   

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正确喂奶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方式有助于宝宝顺利的吸吮到乳汁,并帮助产妇缓解涨奶等情况。怀抱婴儿喂奶还能增进母婴间的依恋关系,婴儿和产妇在情绪上也会更加安定。

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产妇心情舒畅

家属应认识到产妇生理及心理的变化,尤其是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性强的特点,要倍加关心和爱护,促使产妇形成积极情绪,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母婴分室的产妇自己需正确认识分娩的流程,相信医护人员能健康合理的照顾宝宝,自己主动排解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家属应以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耐心地安抚产妇,多一些安慰和鼓励,让其有依托的感觉,增强对照顾宝宝的信心。

4.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

妇女内分泌的变化会影响各生理阶段的精神心理变化,因此,孕产期以及哺乳期都属于妇女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时期。哺乳期女性易受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家属应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若产妇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的向心理医生进行个别咨询,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最后,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宝妈们要特别呵护宝宝,除了饮食上要多讲究外,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另外宅在家里的日子更要关注体重的变化,每天配合做一些产后修复以控制体重增长,最后祝大家都能安稳的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参考文献:

[1]杜惠敏,唐桂红.哺乳期妇女的心理保健与母乳喂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07):524-526.

[2]吴光驰,郭素怡,张春如,赵忠国,沈秀兰,张世光,宋淑兰,朱玉敏,范希圣,詹绍康,张雪君.母乳喂养危险因素研究—母亲产后“无奶”原因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1(05):226-229.

-End-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