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代北京人会保存火种,半坡河姆渡居民懂定居耕种……”这段历史课本知识让人耳熟能详,假如用《青花瓷》的旋律演唱,又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3月5日,常平镇振兴中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首别样的《青花瓷》——从中国史前文明到清明年代,歌词将历史中考考点串联,成为同学们口中朗朗上口的“新歌”。
随着“云”课堂正式启动,目前各校线上教学陆续进入正轨。常平振兴中学历史老师叶晓君正是这首“新歌”的填词人,她说现阶段初三历史课的线上学习主要以复习为主,相对于初一初二年级新课学习来说,相对枯燥。她的班上,学生刚刚将七年级历史复习完成。
使出浑身解数,只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是这样,一个灵感在她的脑海中迸发,“何不将历史中考考点写进学生朗朗上口的歌曲中?”为此叶晓君首先想到的是到网上搜索相关资源,虽然找到了很多类似曲目,却难以匹配此次历史教学进度,“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自己填词。”
二次创作花费的时间并不长。从周二上午获得灵感,到周四歌曲正式推出,仅仅只用了2天的时间。这其中还有学生和家长的力量支持。对歌曲进行二次演唱的就是本校的袁艺航同学,叶晓君说,学生家长也从事音乐相关工作,从歌词分段、制作谱曲、指导学生演唱都得到了家庭的助力。正是因为家校联手,才在短短两天之内迅速高效的完成了产出。
“学生听过后有人跟我说’听着歌就能把提纲在脑海中重新过一遍,感觉很妙。’让我觉得这件事做得值。”歌曲发布后,收到了很多留言,有人后悔没能晚生一年,有人打趣称她为“叶文山”,还有人说她是“被历史耽误的作词家”。叶晓君说,只要学生能够学得好这些付出都值得。
【撰文】毛敏 王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