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平安白云”背后的基础数据力量

广州公安
+ 订阅

疫情当前,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利用本土数据优势,把“平安白云”系统升级为全区数据统一入口,让“智慧管控”真正落到实处、落到基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

01.危中寻“机”,来之能战,科学防控精准出击

白云分局以“每一项决策措施都不过夜”的态度和时间赛跑,紧盯形势、提前预判、迅速行动,通过“平安白云”小程序连续推出“四大神器”助力疫情防控,务求实效。

神器一:涉疫四级预警实现提前预判

疫情爆发初期,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分局已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不等不靠,利用“平安白云”系统的数据积累,迅速比对、核查涉疫区重点人员信息,并建立四级预警模式,根据不同等级,组织警力会同区卫健局和各镇街对预警人员进行核查录入。

其次,在“平安白云”小程序中紧急开发“防疫巡查”功能模块,由派出所社区民警会同网格员、出管员,全面发动辖内的“栋长”、出租屋主、工厂企业负责人员等群防共治力量,运用“防疫巡查”功能开展动态巡查并实时反馈。

神器二:防疫通行证助力社区管控

春节假期之后,回乡探亲及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穗,人流由“静”转“动”,疫情防控形势面临新变化。“平安白云”小程序再次转身,推出“防疫通行证”和“健康上报”模块,对城中村及小区进出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居住人员凭防疫电子通行证进入。

自2月10日全区推行以来,防疫通行证的注册数近200万,为广大城中村、小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道有效的安全防线。

神器三:居家隔离为基层减负

针对各部门之间对居家隔离人员的掌握的数据不统一、台账不清晰、信息不对称、日常统计上报容易混乱等问题,分局与区卫健局、各镇街联合联动,在“平安白云”系统增设“健康管理人员”模块,全区统一平台入口,依托公安大数据系统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管控,实现了统一上报途径、统一规范填写、统一核查要求、统一数据出口的“四统一”。

在此模块中,从新增人员到待确认,再到隔离中,最后到解除隔离(转集中或转住院),每一步都有相应的部门进行操作,各环节实时流转,后台可全程跟踪,并对确诊、疑似、住院留观、密接隔离、集中健康管理、居家隔离等六类人员生成清晰的“六本台账”,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形成闭环管理,各部门可根据自身需求实时导出数据。同时,后台跟据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能设置了查看及修改权限,确保信息数据安全。

神器四:复工神器服务企业

“平安白云”开发“企业复工复产”模块助力全区企业复工,对企业员工推出复工通行证,把备案流程做到最简、服务效果做到最好。

企业在“平安白云”进行登记后,会生成一个专属的小程序码,员工扫一扫便可一秒生成复工通行证,企业及员工无需跑腿。

复工通行证以公安大数据为基础,分为蓝色、红色两种版本,蓝色表示员工当前无症状,可凭码通行和正常上班;红色表示该员工仍处于居家隔离状态,需按规定每日上报健康情况,满足相关条件后才会自动转为蓝色。

02.数据共享,部门联通,高效便民服务实战

大数据对于疫情预防、溯源、管控、追踪,以及各级部门信息流转、数据共享等方面都存在很高的价值。而大数据的核心又在于互联互通,打通“墙”、拆掉“块”,以快速反应支撑“整体战役”。

为此,2月5日,分局主动担当,作出一项重要的决定,现如今看来也是具有前瞻性的一步——以“平安白云”为数据统一入口,统筹起全区疫情防控信息化作战工作,联合白云区政数局、卫健局、区委政法委、教育局等部门成立区防疫信息数据工作专班,按照“统一入口、求同存异、相互融合”的思路,升级系统,将政府服务热线、粤省事小程序、穗康小程序、来穗系统等12种不同渠道来源的数据进行融合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靶向”,让大数据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真正服务实战。

“平安白云”系统通过对防疫信息进行梳理,实现“一次采集、多部门共享应用”的战略目标,来穗、卫健、教育等各部门可根据数据报送的要求,实时在线生成数据分析报表并一键导出,服务精准防疫和科学决策,真正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让基层工作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疫情落地防控当中。

小程序、大数据,跨行业、促融合,高效率、闭环式,从横向看,“平安白云”系统实现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联合联动的扁平化管理,从纵向看,则实现了从群众到企业、再到政府的纵深管理。可见,面对疫情这块“试金石”,综合治理如何从割裂到融合,从单点到联动,从数字化到智慧化,需要共建的力量,更需要扎实的基础。

03.深耕基础,厚积薄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疾风知劲草,烈火练真金。“平安白云”在这场战“疫”中能够一次次及时地转身,精准出击,无不得益于前期积累的鲜活基础数据,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再严密的算法和模型都只是“无米之炊”。

自2017年起,分局固本强基谋长远,以实战为导向,以大数据为核心,科技引领,信息支撑,扎实推进各类基础要素的采集、融合、应用,构建“云安”智慧管控生态体系。依托“四标四实”的成果,由民警牵头开发,分局自主版权,深度开发了“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云盾平台”系统(简称“云盾”系统),而这也是“平安白云”系统的前身。

“云盾”系统由一个统一平台——“云盾”平台,及四大子系统——“平安白云”小程序、“门禁系统”、“云递安系统”、“巡控系统”组成,通过信息技术打造“1+4”警务大数据体系,对本地治安基础要素进行多维度刻画,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2019年,“云盾”系统在公安部移动应用创新专项工作优秀成果的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不同于传统的采集方式,“云盾”系统的信息采集模式是开渠引水、自然汇入,由民警发动企业管理者、出租屋主、“栋长”及快递物流等群体利用微信小程序,对人员的信息进行采集,系统通过清洗、合并、去重,便生成“人、证、机合一”的电子身份,确保人员信息真实有效。

此外,民警在日常的排查走访、门禁办理、盘查管控等工作中,逢人必采集、逢事必录入,随时随地对数据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了数据鲜活,变死水为活水、本地水、新鲜水。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为进一步扩大采集范围,分局打通多个部门的数据交换通道,把147类共72亿条数据汇聚在一起,改“挑水入缸”为“引水入库”,百川归流,源源不绝,真正实现本地信息的动态积累。

本次疫情防控,对“云盾”系统来说是一次实战检验,也是一次系统和技术革新升级的契机。分局依托前期的数据基底,打破烟囱林立现状,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进行数据融合应用创新,构建起全区数据一张网,将“取之于民”的数据“用之于民”,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撑。

对公安而言,基层基础建设和精细化社会治理是一场“持久战”,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考验,祸福相依,危中有机,白云分局在大考中不断总结提升,夯实基础,用实际行动给疫情防控与治理能力的提升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来源丨广州改革

编辑丨小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