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深圳市人民医院全体人员全力以赴
展现深医人的专业与担当
24小时坚守战疫前线
深夜12时
2月8日23:30,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史菲接到了一通火急火燎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当天科室值班医生陈璟。
“主任,我遇到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怎么办?”
当天,急诊科来了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已发烧咳嗽1天,体温达38.6℃,因无湖北疫区接触史,分诊护士将她转到了急诊内科就诊。按诊疗流程,陈璟给患者排查了新型冠状病毒、血常规等,但排查结果显示该患者具备新冠肺炎相关症状,陈璟马上打电话给史菲。
接到电话后,史菲顾不上安抚半夜被吵醒1岁大的儿子,看了陈璟发来的CT后,她心里一紧。因为根据CT显示,该患者为高度疑似病例。通知陈璟让患者就地隔离后,史菲迅速给市新冠专家打电话,并且提供会诊资料。专家考虑为疑似病例,建议立即取咽拭子后转发热门诊,隔离留观。根据专家建议,史菲迅速协调医院相关科室,处理此例疑似病例。
⬆️工作中的史菲主任医师
凌晨5时
作为深圳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深圳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管骅在武汉“方舱医院”的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7点,由于住宿地点离方舱医院有20分钟的车程,她最迟凌晨5点半就一定要出发。
在日记里,她写道:“我们这些‘早班族’一上车,司机师傅都会热情地问候一声‘你们辛苦了’。这声问候足以击退周遭的寒冷,像是坐上一趟开往春天的班车,让我们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天。”
她说,虽然身在寒冬的异乡,但深圳后方不断的支援,亲朋好友的关怀以及医疗队员的互助互爱,让她感受到了潮水般的温暖。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和希望,只要每个人都做到自己最好的样子,国家就会是最好的样子。
⬆️武汉“方舱医院”医护通行证
早上8时
“请问您近期是否到过疫情发生地?”
“请问您近期是否有接触过发热或伴有咳嗽的患者?”
“您好!请您详细填写流行病学信息采集表。”
自大年初三开诊,从早上七点半开始,深圳市人民医院奋战在门诊防控第一道关口的预检分诊、转运护士、保安人员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身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手持红外线测温仪,仔细耐心地为患者测量体温,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登记患者居住信息,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宣教就诊注意事项等。面对严峻的疫情,这些白衣天使们每日工作繁琐,但他们却始终能够做到忙而不乱。
市人民医院二门诊诊疗区域空间狭窄,却集合了43个专科在此出诊。在防疫期间,即使相对调控了诊位,每天门诊量仍将近2000人次,加上家属等陪同人员,二门诊每日来往人员达4000多人,疫情防控任务之艰巨性和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忙碌中的门诊医护人员
早上11时
这是深圳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骨干护师李颖芝支援武汉的第十一天,这天她进入武汉方舱医院的工作时间是7:00-13:00。
“10点50分,舱内负责统筹的老师过来给今日10位出院的舱友开欢送会,用他(她)们的事迹来鼓舞其他舱友。新疆队的周老师用一首《让世界充满爱》鼓励大家,在歌声的陪伴下,大家互相合影,互相鼓励,互相道谢。此时,大家眼里都泛着泪花,我强忍泪水不让护目镜被泪水冲花。每个人都明白等来这一天是多么不容易……”
李颖芝在当天的日记里记录下这个温暖的场景,她还写道:“乍一看很难相信这里是一个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在这里,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部分人乐观自信,相信医生,相信科学,相信国家,没有恐慌与混乱,整个病区管理井然有序。医护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互不相识,但是大家为同一件事努力着。”
⬆️工作中的李颖芝
下午2时
1月21日,接到医院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指示后,深圳市迈康后勤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丽霞、总经理张小娟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各部门经理及主管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应急工作,并要求全体员工严阵以待,积极应对。
深圳市迈康后勤物业有限公司属于公益性社团机构下设全资子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迈康公司与深圳市人民医院同呼吸、共命运,不忘社会责任,为留医部和龙华分院的后勤保障分忧解难。
⬆️迈康公司召开紧急会议
下午3时
2月27日下午3时,深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秀峰向深圳市人民医院支援武汉的刘培、管骅、李颖芝和郑明谜四名医务人员,发送了一封饱含真情的信。距离四名医务人员出发援鄂,已经过去十七天了,在此期间,叶秀峰书记时刻关心和关注着他们工作、饮食、休息等各方面的情况,她把心中的牵挂都写进了信里,寄予早日凯旋的期盼。
(向上滑动启阅)
致我院支援武汉医务人员一封信
亲爱的刘培同志、管骅同志、李颖芝同志和郑明谜同志:
你们好!
你们从2月9日出发支援武汉至今,眨眼间过去十七天了。得知你们在武汉平安,而且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受到当地同事们和患者们的高度赞扬,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骄傲和高兴。我每天都在关注着你们的情况,每当看到你们的事迹报导,尤其是看到你们的日记和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我都不禁泪目。说实在话,每每受到感动的同时,我更多地却是对你们的担忧,老想着你们在武汉是否安全,冷不冷,是否吃得习惯,是否休息得好,是否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这几天武汉的天气逐渐转暖,连樱花都提前开放了,是不是预示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有了好的转折。
记得是2月12日下午见到了你们的爱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告诉他们医院安排了一对一人员与他们对接,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医院一定会帮助解决。但他们四人根本就没有商量过,却表达了共同的愿望,他们说,家里的困难,他们自己一定会克服,只希望自己的亲人们保护好自己,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华丽的词藻来赞扬他们,只深深地被打动,正是有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有了他们的理解,才使你们没有后顾之忧,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前线。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不仅有家人的惦念和关怀,我们大家的爱与温暖也始终与你们相伴。
我既是你们的同事,更是你们的大姐姐,我知道你们面对着繁重任务,面对着高风险工作,但请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感到疲惫了,一定要好好休息,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你们身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家人,医院永远是你们的大后方。让我们一起,不论身处何处,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最后,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想告诉你们所有武汉人的心声:最美天使,感谢你们!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待到春暖花开时,共同迎接胜利的喜悦。
叶秀峰
2020年2月27日
下午4时
下午4时,最后一批献血的医护人员正在有序排队等待。近日,受疫情影响,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中心血站告急,急需爱心人士无偿献血。通知一经发出,来自医院各科室(包括龙华分院)近百名医护人员踊跃参与。为尽量减少人员聚集,血液中心共派出两部献血车,每部车每小时可采血6名献血者,从早上9:30到下午16:50,分6个时间段间隔采血。
⬆️无偿献血的医务人员们
下午6时
下午6时,专业消杀人员正在对门诊的地面进行含氯消毒液喷洒。门诊大楼人员杂多,消杀工作十分重要。无论大到整体地面、疑似病例的转运秉承路线段,细到车床、轮椅、电梯按钮、各类自助机的键盘和操作界面,都安排了每日的终末消毒和擦拭,确保对诊疗环境全方位、无死角消毒,避免院内二次感染。
⬆️专业消杀人员进行全方位消毒工作
晚上8时
2月20日晚上,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到深圳市卫健委紧急文件,急需派遣一名专业临床药师支援第三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当晚,信息转发至药学部临床药学微信群,全体临床药师纷纷踊跃报名。临床药学室副主任药师刘丽华、肿瘤病专科临床药师李俊威、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贺淑媛、一线药师简秀娟等临床药师纷纷表达抗击“新冠肺炎”的决心和信心,请战参加抗疫一线。药学部经过综合考量,结合疫情及专业实际情况,最终决定选派呼吸病科周桂保药师,前往市三医院。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药学部谢守霞主任、李江林主任、原文鹏书记及全体药学人员,积极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期间,为了方便患者特别是慢病患者的需要,同时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药学部通过科室微信公众号,开展专科化在线药学咨询服务;3名中西药临床药师加入医院开通的免费线上合理用药咨询,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用药知识宣教,解决患者药物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医院党委书记叶秀峰、副院长张伟、医务科刘大乐科长、药学部主任谢守霞为周桂保药师壮行
晚上10时
夜晚,院前急救科的120负压救护车又一次出征了。自新冠肺炎防控战开始,院前急救科的120负压救护车就24小时不停转,将全市各区的疑似病人转运至市三医院。
在防控疫情时期,急诊科严格布置患者的进出通道,在急诊科分诊台另一侧设立“疫区接触者”急诊发热分诊台,并采用轮班轮岗制。为做好接诊相关工作,抢救室所有在岗人员立即停止休假,随时备战。其中,急诊科黄芸医生从年前一直轮岗至今,仍未退却。每当任务来临时都冲在前线,用他自己的话就是,“青春是用来践行自己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急诊科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
深医人付出了无数个“24小时”
坚守在战“疫”一线
只为等来最后的胜利!
来源 | 深圳市人民医院
运营服务 | 晶报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