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看镇街|陈宇莹:制“罩”扩宽新材料产业链条,均安村改“快马加鞭”

南方+ 记者 欧阳少伟 刘嘉麟 2020-02-27 07:30

■编者按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当前,佛山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佛山努力、佛山担当。而镇街,正是佛山“两手抓、两不误”的主战场。近日,南方日报走访镇街一线,走进企业复工复产现场,并对话镇街书记、镇长,呈现佛山镇街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做法和实践。

今日推出“复工复产看镇街”第八期,走进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并对话镇委书记陈宇莹。


■一线走读

机器运转起来,员工忙碌起来,抢抓抗疫成效为发展先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数已达100%,这是中国牛仔小镇在2020年2月写就的一份复工复产日志——

2月10日,佛山市洁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复工。

2月11日,利威格服饰(佛山)有限公司复工。

2月15日,佛山市顺德区世源热能有限公司复工;2月18日,佛山市顺德区力高制衣有限公司复工。

2月21日下午,在均安镇政府的协助下,广东顺德安和密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顺德区力高制衣有限公司的106名员工分6辆大巴,先后返抵工厂,他们来自于江西赣州、广西桂平、平南和肇庆封开。

2月22日,佛山市顺德区港汇环保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复工,这意味着均安镇蒸汽、工业污水处理和工业用净水三大主要配套环节均已动起来,全产业链复工复产摁下了“加速键”。

2月22日,世源热能的锅炉已经点燃。欧阳少伟摄2月22日,世源热能的锅炉已经点燃。欧阳少伟摄

“我们是园区的主要配套企业,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先动起来。先复工复产,企业预计每天会增加3万元以上的开炉支出,但总要有企业要先站出来,给行业以信心。我是土生土长的均安人,希望家乡经济能不受疫情的过多影响,早日恢复到正常跑道上”2月22日,顺德区均安镇畅兴产业园,佛山市顺德区世源热能有限公司经理欧阳海伟回忆说,在区政府出台包车补贴政策前,他所在企业已用车费补贴的方式让员工提前到岗。

位于畅兴产业园内的利威格服饰(佛山)有限公司是园区内最早复工的企业之一,这家处在品牌服饰产业链研发端的企业,给牛仔小镇注入了更多的信心。成立于2019年的利威格,是全球生活时尚服装公司Kontoor Brands在亚洲区的2个样板研发中心之一,主要负责Kontoor产品Lee、Wrangler等服装面料的前期市场开发工作。

利威格2月11日正式复工,截止至2月21日,复工人数154人,复工率97.5%。“总部是没有春节的概念,我们要把时间给抢回来,员工们通过云办公、居家办公的方式已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利威格经理叶仁德说,顺德及周边城市的产业链配套优势明显,相信疫情对产业影响是暂时的,远在美国的总部仍看好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研发工作和市场前景。

服饰产业链制造端的企业信心更不减,“我们在去年就开始转中高端订单,为男装品牌太平鸟、JACK & JONES(杰克琼斯)、国际品牌MO&CO、Armani等提供代工服务。”力高制衣董事长王德生说,企业制造能力不断提升,获得更多大品牌的信任与托付,相信员工陆续到位,也将释放企业的产能和提升订单交付能力。

力高制衣车间,工人已在忙碌起来。欧阳少伟摄力高制衣车间,工人已在忙碌起来。欧阳少伟摄

王德生还预计,受疫情影响,今年纺织服装订单的特点将以快单为主,企业也将敏锐捕捉市场趋势,用更灵活的生产方式来应对。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作为均安首批复工的企业之一,洁邦卫生用品,这家年产量20亿片的母婴用品生产企业正在上马5条口罩生产线,而这源于防疫物资短缺背后的制造变阵。洁邦董事长陈继全说,由于卫生巾与口罩两种产品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区、镇两级党委、政府部门又提供了贴心的上门服务,公司整个转产过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镇街访谈

以下为南方+对陈宇莹的访谈实录:

问:牛仔服装产业是均安的传统特色产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政府如何精准施策、服务到位?

陈宇莹:为了确保整个牛仔服装产业有序复工,前期我们派出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指导员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污水处理厂、清水厂、蒸汽厂,三大配套的复工复产很重要,这是整个产业复工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协助企业执行落实好“八个一”要求,做好企业厂区管理和外宿员工管理,强化企业主防控主体责任和员工自我防护意识;企业员工到岗率也很关键,通过规上企业主导和商协会筹措,点对点的运输服务,力推外地员工陆续返岗;同时,人社部门还通过联系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采取网上招聘、异地设点等方法,为企业引入新员工。

问:口罩等防护物资供应紧缺,均安镇在防疫初期如何有效筹措?

陈宇莹:疫情来势汹汹,给我们防疫工作也带来了压力。政府在1月底、2月初就意识到口罩短缺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在防控物资的准备上,政府在前期已未雨绸缪,集中采购了一批消毒用品、测温枪和口罩。并且,镇委镇政府还发挥本地社会组织和产业优势,将镇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了简易的口罩工作坊,在地方医院的支持下,采用了有效的灭菌消毒方式,自制了一批口罩供机关干部使用。

为了解决防疫口罩紧缺难题,均安发挥产业优势,将镇委党校改造成口罩工作坊。 均安宣办供图为了解决防疫口罩紧缺难题,均安发挥产业优势,将镇委党校改造成口罩工作坊。 均安宣办供图

此举腾出来的5万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我们在前些天以暖企行动的方式,通过9个商协会派发至相关企业中,解决这批企业复工后口罩短缺的难题,用党建引领的方式,凝聚起了全社会共抗疫情的坚定决心,更向企业传递了复工复产的信心。

问:在制“罩”上,均安可谓先行一步。目前,洁邦等企业也在加紧上马口罩生产线,这对均安产业格局会有怎样的改变?

陈宇莹:均安镇的劳动人口约12-13万人,一旦企业复工复产,对于口罩需求量将增大。地方企业依托原有产业优势,通过上马自动化生产线来制造口罩。

一批口罩生产线正在均安镇内上马。欧阳少伟摄一批口罩生产线正在均安镇内上马。欧阳少伟摄

包括洁邦在内,部分企业还计划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小口罩,用大生产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3月初,随着辖区企业口罩生产线的陆续上马,全镇口罩供应日产能有望达到50万个以上,这对于地方经济恢复、企业复工复产都将是利好,这更是均安制造军团担当有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近期走访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传统纺织服装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发展新机遇,即面向医疗防护领域的产业升级。目前,均安镇有一帮生产运营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更有一群熟练的纺织产业工人,在防护服等专业医护设备的制备上,整个均安纺织服装行业都有发力的新空间。

问:今年顺德区村改大总攻3万亩的目标不变,均安如何趁势而上、快马加鞭,为新产能新项目的落地腾出空间?

陈宇莹:近期,均安镇内涉医疗、器械、保洁等11家制造企业转产、扩产相关医疗物资,要急聘多个工种、数百名员工。在这11家企业中,有6家是卫生用品企业和无纺材料企业,这是市场转型升级的一个积极信号。

3月后,均安全镇预计有15条口罩生产线将陆续上马,这为均安在纺织卫材等新材料产业领域将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更为均安新一年,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推进精准招商引资工作,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

均安镇政府将此前盈余的5万个口罩,通过镇内的主要商协会派发给相关企业,为镇内企业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信心。欧阳少伟摄均安镇政府将此前盈余的5万个口罩,通过镇内的主要商协会派发给相关企业,为镇内企业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信心。欧阳少伟摄

村改不是简单的拆与建,是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自去年以来,洁邦落户的永丰工业园已在加紧改造升级。我们计划以国资撬动、龙头企业牵引的方式,在传统纺织产业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卫材产业,吸引更多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将永丰工业园建成纺织卫材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新材料产业项目的落地,将使得均安制造产业链条内涵更加丰富,在发展上也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将把防疫成效转化为发展先机,着眼未来,在乡村振兴、产业提升、城市升级等三个方面继续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紧抓顺德建设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和高标准规划建设“20+80”超百平方公里顺德港澳城契机,围绕顺德港澳城均安组团“一镇、一城、一园、一岛、一带”规划,结合村改统筹开发建设,力争将均安打造成顺德对港对澳合作的桥头堡,走出一条具有均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均安凫洲河东西两岸借力村改契机,加速升级改造。均安宣办供图均安凫洲河东西两岸借力村改契机,加速升级改造。均安宣办供图

【南方日报记者】欧阳少伟 刘嘉麟

编辑 李嘉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239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