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出去吃饭?”成了在家宅了一个月的深圳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作为深圳的商贸、消费大区,要寻找最能代表深圳味道的餐馆,来罗湖找到的机率很大。
疫情放缓,分级管理,罗湖被划为三级疫情防控区,属于可以开展堂食服务,意思就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客人们可以坐下吃了。
到底街面上情况如何?Plus君实地探访了一下。
进店需登记信息用餐只能一人一桌
“身边的朋友都很想去店里吃饭,现在能找到一家可以堂食的餐厅不容易。”在家宅了一个月,许女士终于在黄贝岭新发烧腊茶餐厅一饱口福。
2月24日,家住福田的许女士来罗湖办事,办完事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消费点评app,在显示营业的餐饮店里一眼看到人气榜前几名的新发,于是她拨通了茶餐厅电话,“我们已于23日傍晚恢复提供堂食服务了,欢迎来店堂食或打包。”
于是,许女士迎来了她一个月来第一顿餐厅堂食体验。黄贝岭新发烧腊茶餐厅位于黄贝岭社区中,进社区前要经过第一道关口:测体温,出示“深i您自主申报”二维码。紧接着是第二道关口,茶餐厅门口有店员拿着测温枪和顾客进店信息记录二维码。
茶餐厅经理李女士表示,店铺23日下午收到政府通知——《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茶餐厅可提供限制性堂食服务,仅提供一人一桌的餐饮服务。公司因此开发了扫码登记小程序,每位进店顾客需填写进店时间、姓名、手机号码和体温信息。
“这些信息疫情结束后将统一销毁,内容只由一人负责,以便疫情发生时及时通知顾客。”李女士说。
进店后店员会引导顾客使用免洗洗手液清洁,然后选择单独一张餐桌就餐。许女士进店时正值晚餐时间,但是店里只零零散散坐着几位顾客。
“以前这个时候是用餐高峰期,顾客都要在外面等位,满座率基本百分之百,”李女士介绍,茶餐厅最多能容纳200人同时就餐,而今人流量只有正常营业时的3成。
“2月14日禁止堂食服务后我们仅提供外卖和打包,每天的营业额下降约60%~70%。”李女士表示,虽是周一,但复工复产对该店的影响不是很大,“来消费的基本都是社区的熟客,大家出于在外就餐的担忧更多选择在家自行解决。”
提供堂食服务意味着防控工作要细致到位。李女士表示,餐桌客人一离开,工作人员就会立刻上去清洁消毒。此外,茶餐厅每小时喷洒一次消毒液,每3小时进行一次大消杀。员工要加大洗手频率,一天测三次体温,均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
茶餐厅的外卖服务也在同步进行。在餐厅另一个出口,门口摆放了打包的餐食,快递小哥在门口排队等候取餐,每一份外卖上都加了一张“外卖安心卡”,上面记录菜品制作人、装餐人以及骑手的姓名和体温,以实现食品制作、装餐和配送全流程人员安全条线可追溯。
“茶餐厅当然还是堂食最好,不影响口感,而且我最多停留十几分钟,吃完就走。”在座位等餐的许女士一直等到餐食全部上齐后才摘下口罩,“做好防疫措施应该能保护好自己。”
外卖和打包依然是主流选择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来了,请接单。”疫情发生以来,罗湖向西社区的面馆、火锅店、茶餐厅里出现最多的就是这段语音提示。
每家店的门口基本上都有一张桌子和海报,桌子用来放打包食物和阻隔外来人进入,海报上写着“只接外卖,不做堂食”等字样,担心人员聚集扩大病毒传染,在堂食和外卖之间,餐饮店老板大都选择后者这个更安全的复工方式。目前在向西社区约有70%餐饮店复工,而提供堂食的寥寥无几。
可以进入门店的店铺如面包店,进门前需要完成体温检测和使用免洗洗手液两项任务,店里的面包都改为独立包装,因为人少,排队结账的人们彼此之间都隔着安全距离。
门口摆上消毒液,贴上无接触扫码自助点餐二维码,公告上写明“每2小时消一次毒”……店铺为了证明防控工作到位,消费者可安心吃食,纷纷将消杀工作直接展现在门店的显眼位置。
这还不够,社区网格员突击队会不定时上门检查防疫物资是否到位,消毒记录表和体温测量表上有没有按时记录,这样的检查工作每天都在进行。
向西社区的谭鸭血老火锅店店员表示店内目前只提供外卖和打包服务,“堂食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另一家火锅连锁店的负责人也表示,综合考虑安全和成本问题,目前不做堂食,客户可以把食材买回家自己做。
“堂食服务估计要等到3月才恢复。”该负责人表示,客人到店吃饭的那段时间需要摘下口罩,出来吃饭的客人自己也怕,万一来的客人被传染,出现确诊病历,对店里来说影响很大,要是被封店了想再开就更难了。
此外,火锅店需要的食材不仅品种多还要保证新鲜,一般采购量都比较大,没有人来店里消费,东西就浪费了。且恢复堂食后需要更多人手,员工全部正式开工后,对店铺来说无异于再加大人工和房租的成本压力。
持观望态度的不止向西这一家火锅店。笔者电话询问了消费点评网上罗湖区人气靠前的餐饮店,其中位于东门街道的八合里海记火锅店表示不提供堂食服务,具体恢复日期待定。付小姐在成都国贸店表示目前只提供外卖打包,堂食服务要等街道办通知,“至少要到月底才会开。”润园四季椰子鸡KK MALL店则表示目前商场通知的恢复堂食时间是3月20日,可以提供外卖和打包服务。
精准防控是关键
“疫情结束后大家都想吃什么?”“要组团去吃火锅、炸鸡、烧烤……”
社交网络上的投票背后既有消费者对“什么时候可以去店里吃饭”的期待,也有“敢不敢出去吃”的担忧。对餐饮店来说,则要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去店里能否吃得安全放心?”
在广东,禁止堂食的通知已改为“可根据所在地防控区等级,适当开放堂食服务”。
2月20日,《广东省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正式出台,通知提供了《广东省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根据指引要求,分级为Ⅲ级防控区的县(市、区),餐饮经营单位可提供限制堂食服务,分级为Ⅳ级防控区的县(市、区),餐饮经营单位可以开放堂食服务。
根据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对深圳餐饮分级管理的要求,罗湖属于Ⅲ级防控区,可提供限制性堂食服务,但要严格依据省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执行。指引对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场地消杀、采购、加工、设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出台后第一时间传达给了餐饮企业,符合要求复工的罗湖餐饮经营单位可以提供堂食服务,相关部门和街道会加强后续的的监管和检查。”罗湖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湖被评定为三级防控区,但是和二级的分数相差不大。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疫情发展的拐点尚未到来,餐饮行业提供堂食服务依然要采取谨慎态度。
谨慎不是“一刀切”,而是把防控工作精细化。罗湖对餐饮经营单位的复工要求是动态的,在前期严峻情况下,禁止餐饮企业提供堂食等人员集聚性服务。
“现在复产复工不用等待审批,企业本身主体责任更要落实到位,开展堂食服务之前一定要做好风险评估和防控准备。”该负责人表示,经过前期联防联控宣传引导,网格突击队面对面指引安全防疫工作,辖区餐饮经营单位已知晓其主体责任。复工前,要做到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等“四个到位”。复工后,相关部门将结合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后续监督,提供上门指导和服务,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要求立即整改,并由社区三位一体小组提供防疫指引,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将责令其暂时停业。
区工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罗湖餐饮经营单位的复工率约50%。
寒冬下可能暗藏暖流
目前,出于对人员聚集的担忧,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自行解决吃饭问题。但即便是疫情过后,人们可能也需要一段时间消除紧张情绪才敢堂食。
疫情下的餐饮业,如何回血自救?
如今,部分餐企逐渐恢复营业,大都选择外卖和打包争取降低损失。餐企不妨在“线上复工”经营模式上多下功夫,与其让员工在前厅苦苦等待顾客,不如尝试与外卖平台和生鲜电商等企业跨界合作,在灵活用工、金融信贷等方面进行探索式合作,在线上寻找新商机。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部分菜式可能一时半会无法恢复供应,主厨可以借此机会开发新菜式,也可增加主食、半成品等产品品种,更方便顾客点外卖和打包带走。
也可以主动寻找周边社区工作站与其合作,根据社区居民需要提供服务和便民措施,为周边百姓提供“免费”送餐活动,尽其所能满足百姓需求。
企业也可借科技之力,扩展发展路径,如利用高科技,实行机器人生产+自动取饭机模式,将无接触安全销售打造成店铺卖点。
【撰文】祁觊
【统筹】吕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