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27个模块!深圳三院二期医护人员公寓“中集造”

南方+ 记者

2月24日,由中集在短时间内建好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称深圳市三医)二期工程应急院区医护人员公寓完工,并将迎来第一批医护人员入住。该公寓将为深圳市三医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充分休息的场所。据悉,该公寓楼项目由中建科工集团(原“中建钢构”)总包、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模块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集模块化”)承建。

据了解,中集模块化建筑体系是箱式钢结构、装饰装修以及设备均在工厂高度集成的可移动永久性建筑体系,将传统建筑装修工序90%以上转移至工厂环境下完成,最大程度保证质量和安全的稳定性。其不仅满足该项目高质量、快速交付的要求,同时还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要求;不仅能满足当前短期应急需求,在完成本次使命后还可腾挪迁移到其他地方循环使用。

紧急调用华东地区学生公寓建成模块

2月2日上午,中集模块化团队紧急召开电话会议,迅速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与中建科工共同评议出最佳方案,即该公寓楼共三层,共27个模块,每层7间四人间公寓(可升级为高配双人间或单人间),最大可容纳84名医护人员。房间内配置卫生间、淋浴间、盥洗间、储藏区、独立阳台等5个功能区,干湿分区。除公寓外,每层还配置开放式休闲区、多功能房、开水房、洗衣房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据中集模块化国内事业部副总经理、该项目总负责人张军介绍,本项目的工期只有不到20天。由于在春节期间,且属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果完全重新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采购原材料并生产模块,基本不现实。因此,为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交付,经过综合研讨,中集模块化决定紧急从华东地区调用已经制造好的学生公寓模块,改造成医护人员公寓模块。项目总包方中建科工将总体方案上报深圳市工务署并获批后,中集模块化立即全面开展相关工作。

2天27个模块全部运抵项目现场

据张军介绍,2月5日接到中建科工的指令前,中集模块化旗下的中集建筑设计院已经开始设计详细的现场施工图、现场管理方案和模块运送方案。接到指令后,中集模块化立即协调中建科工对施工现场进行土地平整、放线安装墩基等,为后续所有模块抵达后进场快速吊装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中集模块化还积极从广东江门生产基地调配人员支援施工现场内装等收尾工作。

“但从华东地区调运模块到深圳并非那么容易。”张军表示。为防止疫情扩散,当地政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如非必要,辖区内所有外市人员和车辆限制出入。运输车辆方面,27个模块需要用27辆平板车运输,每辆车需两名司机轮班驾驶,但严峻的疫情形势,给运输车辆和运输司机的调度增加了不小难度。此外,由于当地政府禁止外籍车辆下高速,要想到基地装模块,还必须经过当地政府的特别审批。

从2月7日上午10点起,所有模块陆续从华东地区发运。每辆运输车都是两个司机轮班驾驶,马不停蹄开往深圳。2月9日凌晨1点50分,第一辆模块运输车抵达项目现场,当天下午3点,所有模块全部到达项目现场。”董博介绍,“整个调运过程只花了2天时间,为整个项目如期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24小时完成所有模块吊装、医护公寓封顶

尽管所有模块已经运抵到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刻进场吊装。该公寓楼项目属于深圳市三医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的一部分,由于整个应急院区项目建设正处于紧张攻坚阶段,施工现场每天有600多辆施工车辆进出,而进出通道只有一条双向行驶的三车道道路,现场的施工车辆进出协调难度非常大。

“一个车道为3.5米宽,但运输模块的平板车基本上要占到4米宽。如果不能有效协调的话,运输模块的平板车要进场,就会影响其他施工车辆的进出。”张军表示,“如果一直轮候进场的话,将严重影响我们的施工进度。既然交付日期确定了,就要尽可能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为此,我们紧急与中建科工项目指挥部沟通协调,商请深圳交警部门派人现场协调指挥。”

经过多方协调,在十多名交警的现场积极指挥调度下,2月11日凌晨4点10分,第一个模块顺利进场,早已等候在场的吊装车快速完成了吊装,标志着中集模块化建筑正式在深圳市三医项目现场落地。随后,剩余模块运输车在现场交警的指挥调度下,按序进场。2月12日凌晨3点58分,最后一个模块吊装完成,标志着该公寓楼项目正式封顶。2月18日,该公寓楼项目按时完工。

“整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中集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白天加黑夜24小时高效运转,真的是争分夺秒,最终确保了整个项目按时、高质、高效完工。”中集模块化总经理朱伟东表示。

【记者】张秀娟

编辑 文海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