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疯狂的石头”,上演了一位80后青年的励志故事。
2月21日,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头科技)正式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271.12元/股,此后一路走高几近翻倍,最后报500.10元/股,涨幅达84.46%,总市值达到333.40亿元,成为科创板股价最高的新个股。
石头科技核心产品为扫地机器人,被网友戏称是“最接地气”的产品和公司。要知道,这家公司创办不足7年,公司全员至今不超过500人,2019上半年总营收21亿。
公司发展一日千里,其创始人同样让人惊讶。招股书显示,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1982年生,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如今身价近80亿元。2月21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独家专访了昌敬。
疯狂的石头
20万元起家公司成立不足7年
“今天是一个重要日子,所以醒的比平时要早一些。”对于上市这一天,昌敬轻描淡写。
仅一天内,昌敬的身家就来了翻番。截至收盘时,石头科技报收500.10元/股,涨幅为84.46%,市值达333.40亿元。按此计算,昌敬通过石头科技,身家已增值超过77亿元。
这份喜悦事先并没有大张旗鼓。受疫情影响,石头科技取消了到上海敲钟的仪式,只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庆祝和合影。“然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很开心。”
这其中包括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一大早便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祝贺石头科技上市。“这是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也是继华米和云米之后,第三家小米生态链的上市公司。它的上市再次印证了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成功。”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仅花了一年时间便扭亏为盈。招股书显示,石头科技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仅20万元。产品发布第一年2016年即进账1.8亿,2017年至2019年1~6月,全年营收11.1亿、30亿、21亿。净利润方面,分别为6699万、3亿、3.8亿。
无论营收还是净利,都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销售渠道占比方面,从完全依赖小米渠道,到仅有43%营收贡献来自小米。
梅开二度再创业
踩准节奏选定机器人与AI行业
在创立石头科技之前,昌敬也有过一次小有成就的创业经历。
2006年7月,昌敬从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傲游浏览器。“我判断未来互联网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而在北京互联网企业更丰富一些,所以先进入这个行业。浏览器是上网的入口,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所谓“男怕入错行”,昌敬坚定认为,选择怎样的发展行业至关重要。“因为发展会充满挑战,会带动成长。成长会带来认知和心力的提升,累计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有质变。”
此后,昌敬经历微软、腾讯的岗位,2011年,昌敬第一次创业开始做魔图,几乎不用运营就能获得几百万用户,后来被百度收购。2014年转身创立了石头科技。
这一次创业再次踩准了节奏。“我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比较感兴趣,认为是一个长久的趋势。另外我一直是做To C端的产品,机器人落地的话最合适的就是扫地机器人,所以当时选了这个方向。”昌敬说。
当时媒体报道,当时小米在布局智能家庭,扫地机器人就是其中元素之一,所以他们也关注到了这个领域。不过第一次和小米生态链团队谈的时候,他们说“你啥都没有,怎么投啊?”
昌敬拉来4个微软的前同事组建了团队,用42天时间做好了Demo(展示品),然后打电话跟小米说,你们定个时间来看看东西。
此后石头科技一路发展顺风顺水,但昌敬也时刻关注未来,“迷茫主要源自于认知的局限。所以通过去上课、去请教高手、去阅读来提升认知,当认知提升了以后,方向自然就清晰了”。
大学才接触计算机
“和很多同学比不算很出色”
随着招股书的进一步披露,把昌敬本人放置在聚光灯下。资料显示,昌敬于1982年8月出生,住址为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
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校友录上,可以查询到“昌敬”,系2003届264名本科毕业生之一,也是2006届342名硕士毕业生之一。
“主要是由于我舅舅还有表哥都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他们对这个大学评价非常高。”昌敬向记者解释当初报考华工的初衷,“计算机在我读书的那个时候是热点,而且也认为计算机是未来,所以选的这个专业。读研是因为保送的研究生,所以顺其自然就读了”。
昌敬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多个奖项,其中2006年获得“趋势科技百万程序竞赛”全国赛区预赛第三名,2006年获得研究生学术论文奖,2005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03年获得“微软创新杯”全国赛区优胜奖。
“从小学习成绩比较好,基本都是班上的第一、第二名吧。”昌敬说,理科成绩会更好一些,数理化比较突出一点。但对于外界理解的“学霸”,昌敬有自己的看法:上大学的时候才开始接触的计算机,跟很多同学相比有点晚,不算很出色,“后来参加过一些计算机的竞赛,也得了一些奖”。
学生时代,昌敬比较喜欢看科学家的书,例如《院士故事》,对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特别崇拜,会崇拜钱学森、邓稼先等优秀科学家。“我从小学习比较独立,父母管我也管的比较少,这样会让我很早的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昌敬说。
对昌敬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但依然与广东有不解之缘。石头科技供应链大部分在珠三角,这里拥有中国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同时,石头科技也在深圳建立分公司,拥有100多名员工。“珠三角优质的环境为我们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昌敬说。
■花絮
寄语华工学弟学妹:逆流而上,只有挑战才会成长
南方日报:工作之余,您是如何利用时间的?
昌敬:我一般喜欢泡一杯茶看看书,或者找好朋友聊聊天,交流一下最近的感受。
南方日报:您的故事对很多创业者也是一种激励,这几年创业氛围有何不同?
昌敬:创业跟大周期有关,上一波的浪潮是移动互联网。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不是那么大了,所以会感觉创业氛围不如前几年。现在的浪潮是人工智能和产业互联网,这个浪比较温和,不如之前移动互联网来的猛烈。
南方日报:寄语华工学弟学妹,您会说什么?
昌敬:有一条河流,可以顺流而下走,也可以逆流而上走。希望大家尽量选择逆流而上走,因为只有挑战,才会让我们成长。
【记者】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