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各地打响。在麻章公安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麻章禁毒大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快速响应、全面动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冲锋在前,凝聚激发一线民警共战疫情、攻克难关,大队上下形成了众志成城的浓厚工作氛围,并涌现出一批奋战一线的好人好事。
一身藏蓝,不辱使命
舍小家,全力以赴战疫情。这个春节,禁毒大队教导员蔡小军和妻子都在抗“疫”的战线上忙碌着,担负着各自的使命。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带着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分别走上各自的抗“疫”岗位。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元宵节,蔡小军同志作为禁毒大队的教导员一直在忙碌着。在高速防疫检测站执勤、下乡排查走访宣传、脱失吸毒人员排查、娱乐场所检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走访等每一处都有他的身影。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手腕旧患复发,同事们极力劝说他才匆匆去医院做了个手术,术后马上回到岗位。由于术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第二天其手腕肿胀发热,医生要求其住院接受治疗,但一想到目前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他选择了简单的包扎保守治疗。天有不测风云,蔡小军刚从医院回到单位就接到父亲电话,他96岁的奶奶摔断了骨头急需入院。身旁的同事想帮他顶班让他赶紧回家,他婉言拒绝说:“现在正是特殊时期,你们值完班已经很累了,我不能再让你们接着值,我奶奶的事情已安排家人办妥了,等值完这一班岗再回去看她”。说完又直奔执勤点执勤,直到晚上下班后才匆匆赶往医院。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晚上在医院陪奶奶,白天回单位上班,眼睛熬出了红血丝也时刻坚守岗位。他坦言:战“疫”在前,使命在肩,在所有人与疫情赛跑的当下,作为大队的“大家长”我不能离岗。一 民警察,一身藏蓝,不辱使命”的优秀品质。
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禁毒大队民警邓其佐作为涉毒打击工作的主力,平常陪家人的时间甚少。春节本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光,但疫情之下,邓其佐再次爽约,年初二便匆匆归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个新的战场,他白天在疫情检测站卡口执勤,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轮班没到他的时候,主动请缨加入分局“党员突击队”进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和禁毒知识的宣传工作。非常时期,毒情容易出现反弹,涉毒打击工作更是刻不容缓。此时,邓其佐又主动承担起案件扩线侦查,嫌疑人活动轨迹跟踪研判工作。白天忙于疫情防控,晚上又伏案于电脑桌前分析研判案情,恨不得把一天的24小时都用上。面对家人的抱怨,他坦言:“禁毒是毒,病毒也是毒,我责无旁贷,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
不同战场,相同的使命
在人们印象中,警察都是英勇善战、无坚不摧的钢铁战士,闪着耀眼的光,然而毫不起眼的内勤岗位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坚守,干着不显山露水,却又不可缺少的工作。陈诗屏就是这样一名内勤民警。
春节前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起。在接到返岗命令后,她义无反顾地把年幼的女儿交给丈夫照顾,独自一人驱车百里返回工作岗位。在禁毒大队的她负责起草文书、指令上传下达、数据报表、撰写简报、值班备勤、后勤保障等工作,由于疫情勤务变化快,她一刻也不敢大意,笔记本上记满了每天的工作流程。一天下来,打了多少电话、收集了多少数据、填了多少份表格自己也记不清了,只知道接来下还有什么工作需要完成。疫情爆发后,口罩、消毒水、喷壶等防护用品成了紧俏物品。为了尽快买到大队民警所需的防护用品,她利用下班时间走街串巷,一间间药店问,给朋友群发求购信息, 通过多方面渠道购买到了大队民警需要的防护用品,暂时缓解燃眉之急。陈诗屏表示:虽然自己没有在一线执勤,但作为后勤保障人员,保障好每一位执勤战友的安全是我应尽的职责。
主动请缨,直面疫情
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麻章公安分局全员上岗。冲在最前方的有公安民警,也有辅警。同样的战场,不同的肩章,却有着相同的担当。从麻章公安分局通知从分局抽派人员进驻定点隔离酒店起,禁毒大队辅警谢金玲,这名90后的小女生主动承担起禁毒大队隔离区防控一线的值班任务。于年初三起前后20多天一直在麻章中英假日酒店定点隔离区参加值守工作。值班期间,全体民辅警必须不分昼夜轮值,24小时坚守岗位。在定点健康观察点酒店内外进行定时巡逻,全力做好治安防控工作,细致检查排除酒店每一处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在做好酒店安全防控基础工作外,协助医务人员为旅客测量体温;和酒店工作人员一起配送爱心包点、水果和饮料等工作。为了让隔离的旅客感受到我们湛江的温暖,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无微不至,我们的初衷是: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面对新冠疫情肺炎,他们用责任与担当一同抗击疫情。他们未必光芒万丈,却始终温暖有光;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壮举,却在默默无闻地执着坚守,直至疫情退去,春暖花开。
南方+记者/顾大炜
通讯员/颜荣生 陈诗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