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珠海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一、高二年级开始在网上上课。连同前期已经上网课的高三年级,当天全市约30万名中小学生实现云端上课。
“无论同学们身在大江南北哪一处,只要网络覆盖到的地方,你就能上香洲‘空中课堂’。”在香洲区实验学校网络授课直播点现场,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介绍,香洲“空中课堂”由区级统筹,采取团队协同、名师主讲、在线直播、即时互动的方式授课,在保教学应急与保课堂效率方面力求找到平衡点。
据统计,这次香洲“空中课堂”为香洲区、横琴新区、高新区和万山区共约17万名中小学生提供在线教学,还辐射到甘肃、云南怒江、阳江阳春等香洲区对口帮扶地区学校,以及全区2000多名暂时留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同学。
区级统筹
全区设12个授课直播点
与其他地方将在线课堂工作下放学校,分散到各班级由任课教师直播不同,香洲“空中课堂”由香洲区教育局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统筹安排。
“集中力量办大事。”朱秀湖表示,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兴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学校、老师都处于探索阶段。学校承担网络教学直播工作,其资源相对有限,组织实施难度大,最后可能出现学校、老师累得够呛、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各方都不满意的情况。
香洲区教育局根据学生数量及上课需求等倒排计算,组建了5000人次的教师及技术人员团队,在全区8所学校和区教师发展中心共设12个直播点,每个年级一个直播点,并设有备用直播点。主讲老师直接到直播点授课。
“呈现出来的是一位老师对着同学们授课,但背后是整个团队在作战。”区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安排授课老师,教研部门负责组织备课,装备中心负责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对各直播点及校园关键地方进行消毒……各部门工作职责不变,各司其职,只是换了一个战场。
直播课堂系统采用该区自行研发、长期使用的香洲学习型智慧校园云平台。这一平台对带宽要求不高,有利于云直播流畅辐射到千家万户。
具体而言,上过香洲“空中课堂”的学生和家长朋友会发现,上课操作方便,不需要另行下载客户端、注册账户、登录等繁琐操作,手机对着二维码即可进入直播课堂。
尝试互动
着力提高在线教学效率
“还是有点紧张。”有着20多年教学经历的李雪华老师,在第一次做主播在线教数学时她仍有些忐忑。“以前讲课,台下有50多名同学,很容易互动。现在线上上课,眼前没同学了,有些不习惯。”
这次网络授课,香洲区将名师推到台前。区教师发展中心从全区省市名教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中遴选直播主讲老师。据统计,近300位主讲教师中,省市级名教师28名,学科带头人43名,其余均为各学科精挑细选的教学骨干。
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龚德万介绍,名师教学经验丰富,同时他们深耕香洲教坛,熟悉香洲学情,能更好依据学情对各学科网络授课资源进行研究、预判,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确保“空中课堂”的精彩高效。
师生互动是网络教学的一大短板。老师屏中讲,学生屏前听,很难像课堂教学一样做到随时互动。
香洲“空中课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直播课堂上,主讲教师可以邀请最多三名学生面对面即时互动、隔空对话,同时一名主讲老师配3名答疑老师,答疑老师负责集中解答学生在留言中提出的疑难提问,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孩子们的任课教师也在线同步听课,并进行在线辅导,更能让学生感觉帮助时时刻刻就在身边。
跟踪学情
确保“一个学生都不落下”
学生因人而异,在家上课条件不一,接受能力不同。对此,香洲“空中课堂”建立了学情跟踪机制,确保“一个学生都不落下”。
课后布置个性化作业,助力学生及时巩固提高。每一节课结束后,全区1000多位学科老师均会对2000多个行政班级的学情进行全面跟踪,做好在线辅导与答疑、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教师通过电子版布置作业,学生在家纸质作答并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将作业通过各类平台,譬如网络学习空间、微信群、QQ群发给各自的科任教师批改,教师将通过平台集中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孩子作业进行点评。
正式开学恢复课堂教学后,各校还会组织教师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对已经居家在网上学习过的学生,将有重点地对已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复习,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对小学低年级没有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孩子,则将从头开始教学。
此外,香洲区中小学校还会特别加强对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加强学情跟踪力度,落实更多的教学帮扶措施。
【记者】冉小平
【通讯员】林小涛
【图片】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