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距离公司开工还剩两天的时候,小松打包好了行李箱,与家人告别,坐上了从四川省宜宾市到成都市的动车。
但他的目的地却是另一个方向的重庆。疫情发生后,四川省暂停了省际客运班车,小松苦等数日,盼望着会顺利恢复,但过了正月十五,两地之间的客运班车服务却依然停摆。他不得不另行打算:先坐到成都,再转乘至重庆。
不一样的春节
宜宾作为川南重镇,美酒、竹海皆是此地特产。由于与重庆相距仅两百余公里,因此常年来两地之间的商贸往来频繁。生于宜宾的小松,大学毕业后至今已在重庆工作10余年。在过去,他每年都回宜宾与家人团聚。
(宜宾、重庆、成都位置关系。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今年春节刚开始的时候,疫情的消息逐渐在朋友圈、新闻中传播开来。
“最开始大家都没怎么引起注意”,小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我是1月20日回的宜宾,当时在重庆汽车站并未测量体温,车站里人声鼎沸,如同往常任何一个春节一样,也只有少数乘客在车内佩戴了口罩”。
但回到宜宾后,随着疫情的发展,小松的这个春节和过去大不一样了。“2020年的春节可能会是很多人一生当中最特别的一个春节。没有聚会、没有拜年,一切都是‘云联系’,最关心你的人可能是小区物业,帮你买菜,帮你丢垃圾,帮你梳理家里亲戚都是哪里的。最硬核的可能是保安门卫,关心你的行动轨迹,关注你的日后动向,每天三问你哲学问题”——在家呆了多日后,小松在他的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段话。
(宜宾高客站的线路停运提示。图片来源于该公司网站)
如果说宅在家里的日子还可以忍受的话,如何返回重庆则是一个难题。这是因为,1月底,四川和重庆相继宣布暂停省际客运班车服务,尽管在2月9日四川省宣布将逐步恢复,但宜宾与重庆之间的客运往来却依然停摆。
小松说,现在马上复工了,回不去重庆是很头疼的事情,尽管公司提倡“云办公”,但大量的资料都在家中电脑里。
因此回到重庆,是小松最迫切的事情。
回到重庆
如何才能回到重庆?
小松想到了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很快被否定掉:宜宾与重庆的省际客运服务未有恢复时间;第二个方案,是找平日熟悉的网约车。小松迅速联系了司机,平时从宜宾到重庆的拼车价格大概是120元,春节里涨到了300元,“本来约好了,但后来司机又联系不上了。很多司机现在不敢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怕到了外地被隔离”,小松说。
第三个方案,则是先到成都,再转车至重庆。“在过去,宜宾到重庆的客运大巴每天都有很多班, 90-110票价不等,平时几乎都是满客”,小松对21记者说:“现在面临着想要回去就必须转高铁的情况,先从宜宾到成都,再从成都到重庆,这样转的话,要比平时直接坐大巴多花3个小时,多花150元钱,多绕了300多公里”。
抢火车票是一个新难题。目前成渝之间的多趟高铁动车停运,时间合适的班次往往“一票难求”。
“我用抢票软件,花了两天时间才买齐车票”,小松说,“但只要能够回到重庆尽快复工,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2月15日,小松来的了宜宾火车站,“候车室人并不多,还有乘客穿上了全套的防护服,带着手套,连鞋子上都戴上了鞋套。”
(宜宾火车站接受安检的乘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了火车,小松发现整节车厢,就他一名乘客。这是一个奇特的旅程,他感觉自己终于坐上了“专列”,另一个感受是“车厢内的风更大了,温度不如过去设定那么高,或许是为了增加空气流通”。
(车厢内空无一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号称“中西部最大的客运站”之一的成都火车东站,其候车厅里也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名乘客。小松发现,成都到重庆的高铁上,乘客也不多。但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成渝高铁的日均旅客运送量达到了4.9万人次。
小松到的是重庆西站,出站处需要接受体温检测。好不容易到家,家门口一张告示似乎已经贴了很久。凑近一看,一份社区所发的“致居民的一封信”中写:外省回渝居民需要登记,并居家观察14天,并有人员进行随访观察,发布日期为2月2日。
(小松家门口张贴的告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月30日,根据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市外来渝(返渝)人员居家隔离观察14天,由所在社区、单位服务管理。
“最近我在重庆居住小区的社区打过几次电话了解情况,回去的人员信息都要上报所在街道。”小松表示。“所以说我也要面临隔离14天的情况,‘云办公’的状态一时半刻还改变不了”。
(编辑:周上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