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战“疫”中,一句“别太累,有我在。”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家庭抗“疫”爱情故事中,最朴实却又最动人的情话。
他们或是并肩作战,或是一方在前线,一方守家守岗位。无论怎样,他们的心始终在一起。
林建华与杜丽娟:
“别太累,有我在”
“疫情袭来,容不得你有时间考虑。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内科的林建华与杜丽娟,同为医院新冠病毒防护专家组成员。他们曾共同经历过H7N9,如今又“医”无返顾地一起踏上了抗“疫”之路。丈夫林建华对她说:“关键时刻,我陪着你!”
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为了能全身心投入,也为了降低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带来感染风险,两人决定将父母和孩子送回新疆老家。林建华说:“因为我们俩就是要往前冲的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是职责所在,但是也要保障家人的安全。”10岁的儿子就这样被爸爸妈妈“遣送”回老家。
从战“疫”打响那一刻开始,专家组分工明确。杜丽娟是医院专家组组长,林建华是专家组中医防控组组长。杜丽娟每天都围绕接诊、会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巡查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岗位是否到位,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然后在接诊病人中不断摸索、不断优化。而林建华则与同事们潜心研究适合大众的防感汤剂。“她忙起来,很拼的,别看她是医生,有时候也会疏忽自己的健康。”抗疫期间,看到爱人有些咳嗽,林建华就默默地热好防感汤送到爱人面前,看着她喝完才安心走开。
两人同是专家组成员,加班是常事,但他们一路都是互相等待,互相陪伴。林建华说:“有杜主任在,我就很踏实。希望她别太累,有我在。”杜丽娟说:“关键时刻,林主任陪着我,我就很安心!”
陈忠红与郭秀丽:
“虽然我是专家,但我还是担心她”
医生陈忠红也是新冠病毒防护专家组成员,他的爱人郭秀丽是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2003年非典期间,他们都曾在发热门诊一线奋战。但即使如此,陈忠红还是非常担心爱人郭秀丽的安全。
一天,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一名高度疑似患者,需要从发热门诊留观病房转至定点医院。那天,陈忠红值二线班,郭秀丽是当天发热门诊的值班护士,也是该患者的责任护士。
陈忠红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到:“我要进去,跟她一起处理。”但当天隔离留观病房有当班医生,为了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陈忠红一直徘徊在发热门诊的门口。作为专家组成员,他知道从专业角度讲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没有陪在爱人郭秀丽身边,他还是有些坐立不安。
过了一会,那名高度疑似患者在医护人员陪同下上了120急救车被送往定点医院。陈忠红第一时间穿上防护服去到发热门诊的隔离留观病房见郭秀丽,那一刻,他才觉得心安。随后,他与在场的医护人员对区域进行了终末消毒,并询问他们刚才的转诊过程,对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建议。
桂书斌与张凌凡:
“守好岗位,等你平安归来,猪蹄儿管够”
“爸爸呢?他什么时候回来啊?”两岁半的小桃子每天都会站在家门口问妈妈同一个问题。小桃子的爸爸桂书斌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社康筹建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她的妈妈张凌凡是该院小儿及上肢科的一名护士。
年三十那天,桂书斌接到医院通知。下午才从坪山赶回罗湖的他,匆匆吃了两口饭,立刻整理衣服赶回坪山。那天晚上妻子张凌凡在科室值班,团圆夜两人也没见上一面。
桂书斌负责坪山区马峦社区隔离人员的上门排查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同时,作为护士,在没有排查任务的时候,他还要对辖区内民警、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防控知识的培训。为了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桂书斌坚持由他一个人负责马峦社区隔离人员的上门排查工作。“少一个人接触,就少一份被感染的可能,也能少消耗一些防护用品。”
“年三十到今天,已经17天没见到他了,还不知道要啥时候才能见到。”桂书斌的爱人张凌凡说。“他三十那天匆忙赶回医院,衣服也没带够,我这边上班也忙,只好整理了些衣服,买了些零食,给快递过去。给他打电话他很少有时间接,就是接了,也就是简单的说‘啥事,快说。’我想他很忙,所以后来也很少打电话。”
当问她有什么话想对爱人说时,她说“今年的疫情,把我们一家五口人分到了四个地方,我只想大家都平平安安,我们都守好岗位,我也会替你守好家!等你平安归来,红烧猪蹄儿管够!”
李超与罗小婷:
“我们都是医护人员,我理解他”
护士李超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手术室的一名男护士,他的爱人是医院创伤病区的护士。在疫情期间,李超主要负责坪山区坪山大道体温检测点工作。医院第一次派出的5名医务志愿者到一线工作,他就是其中一人。
“去一线会怕吗?”
“家里有老人有小孩,你说一点都不怕是假的。对于现在多数90后的年轻护士来讲,我这个80后的’老’护士这个时候冲在一线,或许会让他们安心一些,我必须要做个好榜样!报完志愿者没多久,就接到医院电话安排我到体温监测点,知道具体任务,我就安心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严防死守,做好每一步流程。”
问到罗小婷对他上一线是怎样想的,她非常平淡的说:“相信他没事的,我们都是医护人员,我理解他。”每次去体温监测点值晚班时,罗小婷都会把孩子哄睡后,亲自开车送他到医院。
王昕怡与郭卫华:
“我希望能尽快跟她一起战斗!”
护士郭卫华和王昕怡是一对90后夫妻。郭卫华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ICU的一名男护士,他的爱人是医院创伤病区的一名护士。从年初一至今,王昕怡一直负责坪山区坑梓汽车站体温检测点工作。
“累吗?”
“不累,就觉得很自豪。开车进出小区检测体温时,保安都会问我,怎么这个时候还出去,我说去上班,他们就会问我在哪里上班。我说我是医院的护士,他们马上就会对我说,辛苦了!不光是小区的保安,开车上班途中,也会遇到检测体温,当他们知道我是护士时,都会跟我说,辛苦了!我感觉很欣慰,很自豪。”
春节期间,医院ICU一直住着5名重症患者,郭卫华也非常忙碌。因为要倒班,所以王昕怡去体温检测点上晚班的时候都是自己开车去。“凌晨1、2点也会有车从外地到站的大巴车,那时候她就要去车站做体温检测。我又上夜班,没办法送她去,那时候就会很揪心。我们医院新建的发热门诊快建设好了,这一次我应该可以上一线了,我希望能尽快跟她一起战斗!”
他们是彼此牵挂的恋人,也是这场战“疫”中的守护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彼此,把思念和牵挂深埋心底。
“看似一句句朴实、平凡的话语,透出的确是我们骨子里的‘平乐精神’,这也是我们老院长郭春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直传承着、发扬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保林说。
【记者】姚淑慧
【通讯员】深平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